1 铁有哪些主要营养功能?2 铁与叶绿素含量有何关系?3 铁是哪些酶的组成分?4 硼有哪些营养功能?5 缺硼植物的典型症状是什么?6 对硼敏感的植物有哪些?7 锰与植物生长素的含量有何关系?8 植物缺锰的典型症状是什么?9 锰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何关系?10 铜有哪些主要营养功能?11 铜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何关系?12 铜是哪些酶的激活剂?13 锌有哪些主要营养功能?14 锌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何关系?15 锌是哪些酶的激活剂?16 对锌敏感的植物有哪些?17 碳酸酐酶有何作用? 锌与它的活性有何关系?19 钼有哪些营养功能?20 钼与豆科植物固氮有何关系?21 钼与硝酸还原酶的活性有何关系?22 哪些植物对钼敏感?23 大麦灰斑病、番茄脐腐病、苹果小叶病分别是缺乏什么元素引起的?24 果树黄叶病、甜菜心腐病、花叶菜鞭尾病分别是缺乏什么元素引起的?25 简述根际的概念和范围26 根际N、P、K养分的亏缺区宽度大小顺序如何?27 化学有效性养分与生物有效性养分有何差异?28 那些因素影响根系的生长?29 什么是根分泌物? 有哪些种类? 举例说明造成根际pH值变化的因素有哪些?31 何谓菌根? 对植物生长有何作用?32 菌根促进植物磷素吸收的主要机理是什么?33 说明排根的形成条件及其在植物营养中的作用34 什么是土壤养分的强度因素和容量因素?35 交换性钾含量相同的沙土和粘土在钾肥施用上有何区别?36 根际pH值变化对养分有效性有何影响?37 土壤A的全磷含量比土壤B高, 能否推断土壤A上植物生长一定比土壤B好?38、试分析土壤条件与土壤中微量元素有效性的关系。
39、列出土壤中养分向根表迁移的集中方式, 并说明氮磷钙各以那种方式为主? •它们在根际的分布各有何特点? 并分析其原因。
40、试比较钙和磷在根部吸收的部位、横向运输、纵向运输、•再利用程度和缺素症出现的部位等方面的特点。
41、简述植物根分泌物的成分、性质,它对土壤微生物和植物营养有什么意义?42、华北石灰性土壤上哪些微量元素容易缺乏? 为什么? 其主要症状表现有哪些?43、说明植物对铵态氮和硝态氮在吸收、同化、运输、•贮存和利用方面各有什么差异?44、试说明钾对增强作物抗病虫能力的原因。
45、钾对增强作物抗性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其作用原理是什么?46、钾对改善作物品质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其作用原理是什么?47、硼的主要营养功能是什么? 列举三种对硼敏感的作物,并说明缺硼时它们哪些主要表现?48、磷肥为什么具有增加作物对外界酸碱反应变化的适应能力? 说明其原因及在什么条件下这种缓冲能力最大?49、试说明水稻营养中铵态氮肥优于硝态氮肥的内因和外因。
50、水田中氮肥施用后损失的途径是什么?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措施有哪些?51、分别说明氮肥在旱地施用时,氮素损失的途径有哪些?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相应措施是哪些?52、北方冬小麦返青早期和拔节期都是施肥的关键时期,试比较碳酸氢铵与尿素在这两个时期作追肥有什么特点。
53、什么叫氮肥利用率? 试评价硝态氮肥的利用率,并指出应怎样合理利用硝态氮肥?54、如何提高铵态氮肥在石灰性土壤上的肥效?55、简述酸性土壤对水溶性磷肥的固定机制和提高磷肥利用率的关键与途径。
56、通常作物对磷肥的利用率低于氮肥和钾肥,试分析其原因。
在磷肥用量一定的条件下,如何安排作物种植制度和使用技术去提高磷肥利用率?57、简述石灰性土壤对水溶性磷肥的固定机制和提高磷肥利用率的关键与途径。
58、某农民种小麦连年单施磷酸铵,发现第一年增产效果很好,第二年较差,第三年无效果,试分析其原因。
59、石灰性土壤土壤上施用过磷酸钙后会发生磷酸盐的转化,请用示意图表示其变化的方向、速度、生成物的可溶性,而且必须同时写出磷酸盐的中文名和化学分子式60、硫酸钾和氯化钾在性质上有何异同,应如何合理分配? 其施用要点是什么?61、解释"化学氮肥肥效快、持续时间短, 磷钾肥肥效持续时间长"是什么道理?62、化学肥料在发展过程中,有高浓度化的趋势,试评述此趋势的优越性与可能产生的问题。
63、有机肥料常作基肥, 磷钾肥亦多在播种以前施用, 而氮肥常作追肥施用, 为什么?64、如何有效施用磷酸铵(18-46-0)?65、为什么微生物要求外界营养物质的C/N比值是25:1? •如施用有机肥料作追肥,营养物质的C/N比高于此值时,会出现什么问题?66、分析秸秆还田的优点和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指出如何应用该技术达到当年明显增产的目的。
67、说明人粪尿的性质和特点,并指出在施用上应注意什么问题,对这种肥料应怎样利用?68、说明堆肥一般所经历的各变化过程及各阶段的主要特征69、试述高温堆肥的条件。
70、为什么要在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施用化肥?71、为什么植物缺乏各种元素时的缺素症状表现部位不同?72、简述有机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73、石灰性土壤上作物缺钙的原因是什么? 可采取哪些措施调控钙素营养水平?74、简述离子跨膜运输的集中假说。
75、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因素有哪些? 如何影响?76、在钾肥使用时,除了考虑土壤有效钾含量以外,还应考虑土壤性质中的哪些方面?77、土壤中硫的来源有哪些? 什么地区易发生缺硫?78、铁、锰、铜、锌在植物的营养作用方面有哪些相似之处?79、叶面施肥有何优点? 它能否取代根部施肥? 为什么?80、在生产混成复合肥料时,肥料的混合应遵循哪些原则?81、解释"化学氮肥肥效快、持续时间短, 磷钾肥肥效持续时间长"是什么道理?82、有机肥料常作基肥, 磷钾肥亦多在播种以前施用, 而氮肥常作追肥施用, 为什么?83、通过哪些技术措施可以降低植物体内硝酸盐的含量?84、化学肥料在发展过程中,有高浓度化的趋势,试评述此趋势的优越性与可能产生的问题。
85、叶面施肥有何优点? 它能否取代根部施肥? 为什么?什么是养分的短距离运输和长距离运输植物体内养分的长距离运输途径有哪几种,影响养分在木质部运输的因素有哪些?植物缺氮时症状首先出现在老叶,而缺乏铁时首先出现在新叶,说明其原因是什么。
石灰性土壤中有效性钙含量丰富,但仍会出现大白菜干烧心、番茄脐腐病、苹果苦痘病等由缺钙引发的征状,请解释其原因。
木质部与韧皮部在其汁液的组成和含量上有何差别?体内养分的再利用对植物生长和农业生产有何意义?一、解释概念:(每题3分,计24分)1、晶格固定态铵;2、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3、最小养分律。
4、鳌合态微量元素肥料;5、混成复合肥;6、离子间的拮抗作用;7、磷的等温吸附曲线;8、土壤供氮能力。
二、填空:(每题1分,计20分)1、目前国内研制的二大类缓效氮肥是()和()。
2、玉米白芽症是缺乏元素()。
3、需硫元素较多的作物主要有()科和()科。
4、尿素最适宜作叶面喷肥,因为尿素具有(),()()等优点。
5、具有调节原生质胶体水合度的主要营养元素是()和()。
6、磷肥按其溶解状况可分为(),()和()。
7、在堆肥过程中,初期要创造较为()的条件,为()并(),后期要创造较为()的条件,利于()和()。
8、新开垦的沼泽土最易缺乏的元素是()。
三、选择(每空1分,计10分)1、下列哪种元素对水稻有特殊作用()A、钠B、硅C、钛D、钴2、下列哪种肥料是生理酸性肥料()A、尿素B、硝酸钠C、硫铵D、硝铵3、水稻移栽后返青慢,出现僵苗是缺少元素()A、硫B、氮C、钙D、锰4、在哪种pH 条件下,土壤磷不易被固定()A、6.0-6.5B、7.5-8.0C、<5.0D、>8.05、施用哪种氮肥最易引起土壤板结()A、尿素B、碳铵C、氯化铵D、硝铵6、小麦不稔症(不结粒)是缺少元素()A、硼B、锌C、铁D、钼7、作物幼叶粘化,弯曲是缺少哪种元素()A、钙B、钾C、硫D、镁8、下列哪种肥料是生理碱性肥料()A、尿素B、硝酸钠C、硫铵D、硝铵9、秋季秸秆还田配合施用哪种氮肥效果最佳()A、硫铵B、尿素C、硝铵D、石灰氮10、甜菜心腐病是缺乏元素()A、镁B、硼C、铁D、钠四、简答题:(计26分)1、铵态氮肥深施为什么能提高氮肥利用率?(5分)2、土壤养分迁移的主要方式及影响因素?(5分)3、简述叶部营养的优缺点。
(5分)4、根际土壤养分的有效性为什么高?(5分)5、简述钾肥在提高作物抗逆性方面的主要功能。
(6分)五、论述题:(每题10分,计20分)1、以过磷酸钙为例,说明磷在土壤中的固定机制。
2、种植绿肥在培肥改土中的作用。
植物营养学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1、合成有机氮肥,包膜氮肥。
2、锌。
3、十字花科,百合科。
4、分子小易透过膜,中性有机分子不损伤叶片,湿润叶片时间长。
5、钙,钾。
6、水溶性,弱酸溶性,难溶性。
7、好气,升温,分解,厌气,保肥,腐殖质形成8、铜二、选择(每题1分)1.B 2. C 3. A 4. A 5. C 6. A 7. A 8. B 9. D 10. B三、解释概念:(每题3分,计24分)1.被2:1型粘土矿物晶格所固定的矿化铵和施入的铵。
2.某种养分缺少或过多时对作物生于影响最大的时期。
3.作物产量受土壤中数量最少的养分控制。
4.将鳌合剂与微量元素鳌合后所制成的微量元素肥料。
5.几种单质肥料机械混合而成的复合肥料。
6.在溶液中一种养分的存在抑制另一种养分的吸收。
7.土壤固相表面吸附的磷与其接触的液相磷,在恒温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所存在的磷浓度间的关系曲线。
8.指当季作物种植时土壤中已积累的氮和在作物生长期内土壤所矿化释放的氮量总和。
四、简答题:1、土壤对铵的吸附,减少氨的挥发和硝化作用,防止硝态氮的淋失和反硝化脱氮,深施有利于根系下扎,扩大根的营养面积,深施有利于增加铵在土壤中的扩散面积,增加根的吸收机会。
2、截获,质流,扩散。
氮主要以质流为主,磷和钾以扩散为主。
主要影响因素是土壤养分浓度和土壤水分含量,浓度高时根系接触到的养分数量多,截获多;浓度梯度大,扩散到根表的养分多;水分多是水流数度快,浓度高单位容积中养分数量多,质流携带的养分多。
3、优点:防止养分在土壤中的固定,减少使用量;能及时满足植物对养分的需要,转化利用快;能直接促进植物体内的代谢,增强根的活性。
缺点:由于大量元素需要量多,单靠叶喷供应不足。
4、根系分泌的有机酸等物质可增加难溶性物质的溶解度;根际有较多的能源物质,使根际微生物活性较高,有利于难溶性养分的释放。
5、钾能够提高原生质胶体的水和度,减少水分的散失,调节气孔开闭,有效用水,增强作物的抗旱性;促进光合作用,增加体内可溶性糖的含量,提高作物的抗寒性;使细胞壁增厚,提高细胞壁木质化程度,并能减少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强作物抗病和抗倒伏的能力。
五、论述题:(每题10分,计20分)1、当过磷酸钙施入土壤后,水分不断从周围向施肥点汇集,过磷酸钙发生水解和解离,形成一水磷酸一钙饱和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