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

会计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

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具有
以下几个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以资金运动作为会计对象; (3)以提供决策使用者相关决策信息为会计目标; (4)具有一套完整、科学的专门技术和方法; (5)具有反映和控制两种基本职能的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计量

(记录数据)
2、基本内容
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
3、目的
保证企业经济活动的合理合法
(三)会计两大基本职能的关系 1.反映职能是监督职能的基础。 2.监督职能是反映职能的保证。
三、现代会计的两大分支
传统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方式,运用复式记账原理 按照规定的程序,对某一会计主体(例如企业)的经济 活动(交易和事项)进行记录、计量、分类整理,定期 编制反映一定期间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进 入本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次大战以后,现代管理科学和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会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会 计学科的领域得到新发展,传统的会计逐步发展成为财 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
BACK
会计期间假设:
会计期间是指把会计主体的持续不断的经济活动
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首尾相连、等间距的时间段,
每一个时间段称为一个会计期间。会计期间分为
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我国以公历年度作
为会计年度。
BACK
货币计量假设:
BACK
持续经营假设:
企业或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将无限期地继续下去。会计 主体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其经济活动是持续正常进行的, 不会面临破产清算。 确立持续经营前提的意义: 明确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和内容(资金正常运动期间 发生的经济活动); 是“会计分期”假设和实际成本原则和配比原则等建立 的基础。



活 计量
处理
输出
动 (记录数据) (存储和整理) (编制和报送)
会计系统
图1-1 会计信息系统
二、会计的职能
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 可归纳为两种基本职能:反映(核算)职 能与控制(监督)职能。
除以上职能外,会计还具有控制经济过 程、分析经济效果、预测经济前景、参与 经济决策等职能。
房客270与服务生20 不可相加,因为主体不同,不能 归为一类。
只有老板实收的250元与服务生私吞的20元可以相加。
【例题1】确立会计核算空间范围所依据的 会计基本假设是(A )。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意义: 会计主体假设明确了核算的空间范围,解决了会计核算 谁的经济业务、为谁记账的问题。 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假设和全部会计质量 质量要求原则建立的基础。
1. 现代会计的两大分支:财务会计和管理 会计。
2. 会计学及其组成内容
财务会计(Financial Accounting),是以传 统会计为主要内容,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将 企业经济活动中的业务数据,经过记录、分类和 汇总,编制成会计报表,向企业外部与企业有利 害关系的集团和个人提供反映企业经营成果和财 务状况及现金流量变动情况的会计报表。 管理会计(Management Accounting),是 适应现代管理的需要,突破原有会计领域而发展 起来的一门相对独立的会计学科。
第一节 会计的概述
一、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二、 会计发展历程总结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1、第一阶段会计萌芽阶段(原始社会—1494年)
(1)出现结绳记事等早期会计行为。 (2)中国、印度、巴比伦、希腊和埃及等国运用有
各国特点的早期会计核算方法。
2、第二阶段近代会计阶段(1494年—1900年)
(1)会计理论起源于意大利复式簿记方法。卢卡. 帕乔利撰写了《算术、几何及比例概要》第一部 会计专著。标志着会计理论的产生。 (1494年 )
通过对会计历史发展过程的回顾,得到以下结论:
(1)会计活动不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存在,而是社 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经济愈发展,会计愈重要。 (3)会计实践和会计理论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会计
实践活动有漫长的历史渊源;而会计理论(会计 学)却仅有数百年的历史,两者不可混淆。
第二节 会计理论的基本结构
(2)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工业革命与工业生产的 迅速发展。 --形成了成熟的财务会计
3、第三阶段 现代会计阶段(1900年—至今)
(1)出现了面向企业内部管理服务的管理会计,管 理会计的产生标志着现代会计的诞生。
(2)会计学家开始建立现代会计理论。 (3)由具有更大政治代表性的会计团体(例如国际
会计师联合会等组织)健全和发展会计理论和实 践的时期。 *这一阶段的会计发展特点(四点)
(一)会计的反映职能
1、基本含义 指会计按照公认会计准则的要求,运用一定的程序
和方法,提供会计信息。
2、基本内容
经济 业务
记账
算账
报账
(二)会计的监督职能
1、基本含义
指会计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以及有关的法规 和计划等,对会计主体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 到预定的目标。
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一个特定单位。
一个法律主体可以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一个会计主体 不一定是一个法律主体。
?有三个旅客住店,为了节省,住同一个房间,说好 共同负担房费。每个人交了100元。服务生把钱交到 柜上时,老板动了恻隐之心,说,退他们50元吧。服 务生拿着5张10元往回走,路上想:“3个人分50元, 不好分。”于是擅作主张,把2张10元装进自己口袋, 退给客人每人10元。所以每个客户实际付了90元,总 共是270元,服务生私吞了20元。加起来是290元。 但是开始的时候明明是300元,那么有10元跑到哪里 去了呢?
两者的特征和比较:
四、会计理论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1、会计目标
会计的基本目标是制定经济决策。会计的具 体目标是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 需求。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 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
2、会计假设
会计假设,是指会计人员面对着变化不定的 社会经济环境,所作出的一些合理推论。 会计假设有四个主体部分: 会计主体假设 持续经营假设 会计期间假设 货币计量假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