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我国的蒙台梭利教育法本土化存在的问题_王要有
我国的蒙台梭利教育法本土化存在的问题_王要有
[1]梁志燊.蒙台梭利主题活动课程.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5 年版,第 1 页.转引自杨静茹《: 蒙台梭利法在美国的传播与本土化研 究》,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年
[2]鲍亚.蒙台梭利儿童课程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都不够深入,更多的是在做表面功夫,断章取义。这样不好。学习 别人的先进经验是好事,但绝对不要功利化。" [4]
2011 年 1 月刊
商品与质量
理论研究
我国的蒙台梭利教育法本土化存在的问题
□王要有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 210029)
摘 要:发现蒙台梭利教育法本土化存在的问题是推进我国蒙台梭利教育法本土化进程的关键。我国的蒙台梭利教育法本土化存在的问题 表现在:蒙台梭利教育法本土化的理论研究薄弱,教师、幼教管理者和幼儿家长在把握握蒙台梭利教育法精髓上的缺失和蒙台梭利教育法 实际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
师的素质不高也与蒙氏教法培训机构的培训质量有一定关系。蒙
因为家长对混龄编班存在顾虑,混龄班幼儿存在的年龄差异加
氏教师的培训盈利为目的,大多质量差,很多培训机构把操作蒙台梭利教具
大了教师的工作量,普通班与蒙氏班并存的现状影响幼儿的成绩考 核。在编班问题上,我国幼儿园并没有严格遵循蒙氏教法混龄编班
当作蒙台梭利教育法等错误的培训方式, 也把不少幼儿园教师带入 了误区。由于"蒙台梭利教师的培训上只做表面文章,老师们对蒙台 梭利教育的学习只学习了表面的、形式的东西的现象,而缺乏对蒙 台梭利教育精位和实质的把握。" [2]未曾真正领会蒙台梭利教育思 想,在其工作中就存在着"不求其解"、"囫囵吞枣"、"照抄照搬"的现
4、忽视蒙台梭利教育法本身的局限性
主义的影响, 存在着盲目跟风, 追求形式上的模仿, 照搬。蒙台梭利 教育法对于很多幼儿园管理者来说,是作为一个旗号和卖点向家长
由于人们对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盲目崇拜,不仅没有真正领悟其 精髓,而且在实践中忽视了蒙台梭利教育高结构化的课程不利于发
推介的,是向家长额外收取高额费用的"幌子",而对于其是否真正有 利于提高幼儿教育水平则考虑不多。由于幼教管理者过于注重经
来。当前,我国很多地方开办了蒙台梭利幼儿班、幼儿园,"据不完 全统计,我国已有 1 万个幼儿班进行蒙台梭利法园本化实践"[1]。蒙 台梭利教育法的本土化是一个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这个" 发展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完善蒙台梭利 教育法在我国的本土化实践、促进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发展,找出 蒙台梭利教育法本土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关键。
二、对蒙台梭利教育法精髓的把握上存在的问题
盲目购买教具。"传统蒙氏教具多,自制教具少且没有做到因地制 宜,体现不出民族化、本土化的特色。"[5]没有领会蒙台梭利教育法 精髓的教师,对蒙氏教具的理解上也存在偏颇,导致了实际中的蒙
1、教师方面 目前,我国蒙氏教育法本土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教 师不能正确把握蒙氏教法的精髓,把蒙氏教法等同于蒙氏教具的操
挥儿童的主体性、不利于儿童的情感陶冶和社会化过程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济效益,在对蒙台梭利教育法不甚了解的情况下就办"蒙氏班""蒙氏 园",导致多数幼儿园在采用蒙氏教育时只注重其形式而忽略其精 髓,引进与移植的形式主义非常严重。对此,我国幼儿教育家卢乐 山教授就曾指出: "现在许多的幼儿园都在办蒙台梭利班,但我觉得
作者简介:王要有、女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159
3、幼儿家长方面 幼儿家长对蒙台梭利教育法的了解主要是通过幼教机构在社
[3]霍力岩.当前我国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法的主要误区、关键问题 与基本思路.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8(2)
[4]皮军功.辛勤耕耘六十载献身幼教半世情一访卢乐山教授,学 前教育研究,2003(2)
会上的宣传,而开办"蒙氏班"、"蒙氏园"的幼教机构在宣传上只强调 蒙氏教育法是国外先进的、科学的教育方法,至于其先进、科学表现
机会不多,可供借鉴的成功例子也少。培训几周甚至几天后就匆匆 儿人手一份,更谈不上自由选择。蒙台梭利教具方面存在的这些问
上岗,没有时间去细细的了解、把握蒙台梭利教育的精髓。其次,传 题严重影响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思想在我国本土化的成效。
统的"教师中心主义"思想也影响了教师"导师"意识的形成。蒙氏教
3、蒙台梭利课程实施上存在的问题
阶段,研究者大多注重的是蒙台梭利著作的译介和对蒙台梭利教育 干预的现象。
理论的解读。最近几年出现了对蒙台梭利教育法本土化研究的小 高潮,但研究的理论成果也局限在研究者在学术期刊上零散的发表
2、蒙台梭利教具方面存在的问题 最普遍的一个现象是把蒙台梭利教育简单等同于教具的操作,
一些文章和一些硕士学位论文上,至今仍未见有一本关于蒙台梭利 教育法在中国本土化实践的书籍出版。
关键词:问题、本土化、蒙台梭利教育法
在世界幼教史上,蒙台梭利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教育法 在哪里,对未曾掌握蒙氏教育法精髓的幼教机构来说,当然也就无
对世界各国的幼儿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 1994 年霍力岩在北 法正确地介绍给幼儿家长。所以,家长们对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理解
京主持蒙台梭利教育法实践开始,蒙氏教育法迅速地在我国流行起 上就存在着盲目跟风,形式主义,更谈不上对蒙台梭利教育法精髓
象。"掌握蒙台梭利教育精髓的"导师"难寻是当前我国蒙台梭利教 育实践中出现的主要误区之一。" [3]
2、幼教管理者方面 我国的各类幼儿教育机构引进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时候, 受功利
氏班"仅把工作作为教育教学的一个环节或是一种教学形式,而不是 真正意义上的蒙氏教育。采用改造过的蒙氏课程时存在着不同的 教育方案之间相互干扰的问题。
的理解了。 三、蒙台梭利教育法实际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没有真正领会蒙氏教法精神精髓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
角色的定位不明确,在发挥教师的"导师"作用时,存在不当干预的现 象。把蒙氏教法片面地理解为蒙氏教具的操作,仅注意蒙氏教具的
一、蒙台梭利教育法本土化的理论研究薄弱
操作步骤与方法,且展示"工作"时,存在着讲解过于详细的问题。奖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蒙台梭利教育法逐渐地得到我国幼教 励与惩罚的运用上,没有根据蒙氏的观点慎用奖励和惩罚;而领会
界的普遍认可,近些年更是掀起了一股"蒙台梭利热",但是对蒙台梭 利教育法本土化的理论研究却不多。引进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开始
了蒙台梭利教育法精髓的教师也难以做到蒙氏理念完全付诸实践。 在具体的实践中,对蒙氏理念的理解还是会有所曲解,仍存在不当
氏课程完全变成了操作蒙氏感官教具的过程,教师只注重蒙台梭利 教育的外在形式和蒙台梭利教具的运用, 将蒙台梭利教育法当成是 一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而没有秉承蒙台梭利教育理念来开展教育活
作,存在生搬硬套、囫囵吞枣的现象。教师们普遍视野局限,交流的 动。在有些幼儿园还存在蒙台梭利教具不足的问题,无法做到让幼
的传统做法。家长们普遍反对实行混龄编班,年长幼儿的家长担心 自己的孩子经常和年幼的孩子在一起,发展上可能要"吃亏";年幼幼 儿的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经常和年长的孩子在一起,交往上会"受 气"。目前我国缺少真正掌握蒙台梭利教育精髓的蒙氏教师的现状 制约了也混龄编班的组织形式的实施。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有的"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