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份考试作业法学概论第3次作业满分答案(答案在后面)一、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15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1. 物质帮助权2. 行政诉讼的原告3. 企业4. 国家行政5. 债二、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0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1.王某妻子和女儿早年死亡,2003年,王某也死亡。
王某留有4间房屋的遗产。
遗产未分割,王某的儿子也死亡。
为这4间房,王某的女婿、外孙女与王某的儿媳、孙子发生争执。
问题:这4间房该如何继承?为什么?2.某县工商局和卫生局根据举报和调查,以出售变质食品为由对某私营酒家(非法人)予以罚款3000元的处罚,该店主李某不服,以工商局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问题:⑴本案李某为原告还是私营酒家为原告?⑵人民法院认为应该把卫生局列为共同被告,原告不同意,应如何处理?⑶如果原告起诉,工商局和卫生局改为对酒家罚款3000元并退还了2500元罚款,原告表示同意但未申请撤诉,法院应如何处理?如果原告申请撤诉,法院应如何处理?3.2003年4月6日,某公司A向公民B借款1000元,约定于2003年10月6日归还。
到期后,A一直未提还款之事,B也因工作忙未顾及此事。
2004年9月6日,B所在地突发地震,通讯、交通中断,直到2005年6月6日震情消除,通讯交通才得恢复。
问“乙的债权受到时效保护的最后截止时间是哪一天?为什么?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0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1. 试述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
2. 试述社会主义法律关系及其构成。
3. 试述国家行政与一般行政的区别。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5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1. 简述紧急避险的必备条件。
2. 民事法律行为的一般有效条件3. 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4. 简述税法的构成要素。
5. 简述刑法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
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5分,共 5 题,每小题 3 分)1.参考答案:物质帮助权指公民在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无法就业等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团体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解题方案:注意物质帮助权体现的范围。
评分标准:回答出公民在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无法就业等情况下,得2分,回答出有从国家和社会团体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得3分。
2.参考答案:行政诉讼的原告,是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相对人。
解题方案:注意区别三大诉讼的原告。
评分标准:回答出是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得3分。
回答出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相对人得2分3.参考答案:企业是指依法设立,专门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或服务性业务的营利性的社会组织。
解题方案:注意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区别。
评分标准:回答出指依法设立,专门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或服务性业务,得3分;回答出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得2分。
4.参考答案:国家行政,又称公共行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为实现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在其职权范围内对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组织、管理。
解题方案:注意和一般行政(私人行政)的区别。
评分标准:回答出又称公共行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为实现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在其职权范围内,得3分,回答出对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组织、管理,得2分。
5.参考答案:债是指按照合同的约定或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解题方案:注意债的相对性。
评分标准:回答出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依照法律的规定,得2分;回答出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得3分。
二、案例分析题(30分,共 3 题,每小题 10 分)1.参考答案:4间房应由王某的外孙女继承两间,王某的儿媳分得和继承1.5间,王某的孙子继承0.5间。
因为,王某妻子早亡,4间房皆为王某死时个人财产,即遗产。
王某的父母、妻子皆亡,故其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为儿子和女儿。
女儿早于王某死亡,由外孙女代位继承。
故由儿子和外孙女平均继承,各得房屋2间。
继承开始后,王某儿子继承的2间房为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或双方取得的财产,无其他约定的,为夫妻共同财产)。
王某儿子死亡时,应将其中1间分割给儿媳,另1间为王某死时遗留个人财产,即遗产。
王某儿子的第一顺序继承人为儿媳和孙子,二人平均继承,各得0.5间。
至此,王某儿媳分得和继承房屋共计1.5间,孙子继承0.5间,外孙女继承2间,女婿不能继承。
解题方案:从遗产、法定继承、代位继承、转继承等方面进行分析。
评分标准:回答出这4间房应由外孙女继承两间,王某的儿媳分得和继承1.5间,王某的孙子继承0.5间,得3分;原因得4分。
2.参考答案:⑴本案应以私营酒家为原告,以业主李某为主要负责人参加诉讼;⑵人民法院认为应把卫生局列为被告,原告不同意,法院只能以工商局为被告;⑶法院仍需对该案继续审理,在这种情况下,被诉的行为仍为初等作出变更前的处罚行为。
解题方案:从行政诉讼参加人角度进行分析。
评分标准:答对第一问得1分,答对第二问得2分,答对第三问得4分。
3.参考答案:最后截止时间是2005年12月6日。
因为本案是一般债权,其诉讼时效期限是2年,从2003年10月6日起算,因在这一天,A未还借款,B的债权受到侵害。
但在诉讼时效进行到最后六个月(2005年4月6日)时,地震仍在进行,通讯交通未得恢复,这属于“足以阻碍权利人行使权利的障碍”,导致诉讼时效中止,时效期间暂停计算。
到2005年6月6日震情消除,通讯交通得恢复,时效期间继续计算,直到2年。
解题方案:从诉讼时效的起始时间和诉讼时效的中止角度进行分析。
评分标准:回答出最后截止时间得2分,原因为5分。
三、论述题(30分,共 3 题,每小题 10 分)1.参考答案: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共有原则有:⑴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⑵辩论原则。
民事诉讼法的特有原则:⑴调解原则;⑵处分原则;⑶支持起诉原则。
行政诉讼法的特有原则:⑴人民法院特定主管原则;⑵合法性审查原则;⑶不适用调解和反诉原则。
解题方案:先论述两法共有原则,再论述各自的特有原则。
评分标准:回答出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共有原则,得4分;回答出民事诉讼法的特有原则,得5分;回答出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得5分。
2.参考答案:⑴社会主义法律关系是社会主义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以权利与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⑵它具有如下特征:首先它是思想意志关系;其次,它根据社会主义法律规范建立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现;再次,它是主体间的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⑶社会主义法律关系,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构成。
解题方案:将法律关系的基本内容应用于社会主义领域,即可得出答案。
回答出社会主义法律关系定义得2分, 回答出特点得6分, 回答出其构成得6分。
3.参考答案:国家行政与一般行政的区别主要表现在:⑴性质不同:国家行政具有鲜明的公共性质;一般行政所涉及的组织与管理活动则只具有局部或个别的非公共性质,它只是以其组织内部一般性和勤杂性事务为对象和范围;⑵目的不同:国家行政的目的在于公共利益;一般行政的组织管理活动,则是以追求团体利益为目的;⑶依据不同:国家行政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一般行政以社会组织的章程和相关合同为依据;⑷手段不同:国家行政中行政主体享有许多特权,可以采用许多手段,如命令、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手段等,这些手段可以直接表现为对相对人权利的限制和剥夺;一般行政中,任何一方都不享有优越于他方的特权,更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方;⑸救济方式不同:国家行政中若发生争议,可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解决;一般行政中若发生争议则只能通过申诉或仲裁方式解决。
解题方案:首先弄清楚国家行政与一般行政的含义,再分析彼此的区别。
评分标准:除第五点2分外,其余各点均为3分。
四、简答题(25分,共 5 题,每小题 5 分)1.紧急避险的必备条件为:(1)必须是为了避免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受到危险而采取的;(2)必须是正在发生危险的情况下采取得;(3)必须是不得已而采取的;(4)紧急避险不能超过必要限度。
解题方案:只要求回答出条件即可。
评分标准:第一点为为2分,其余各为1分,共5分2.参考答案:民事法律行为的一般有效条件为:第一,行为人应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自愿。
第三,行为不得违背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解题方案:注意是一般有效条件。
评分标准:回答出两点得3分,三点得5分。
3.参考答案: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三个特征:⑴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⑵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不对等;⑶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具有国家先定力。
解题方案:注意与其它法律关系的区别。
评分标准:答对两点得3分,答对三点得5分。
4.参考答案:税法的构成要素为:(1)纳税主体;(2)征税对象;(3)税率;(4)税种税目,纳税环节,减免税、纳税期限、违章处理等。
解题方案:只要求回答出构成要素即可。
评分标准:回答出前三点各1分,第四点2分5.参考答案:刑法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有:(1)未满14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重伤、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投毒、放火、爆炸等承担刑事责任;(3)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4)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5)对不满16周岁的不予刑事处罚的,应责令家长和监护人管教,必要时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解题方案:只要求回答法律规定即可。
评分标准:回答出一点得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