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土石方工程施工技术
(一)土石方工程分类
1、场地平整:确定场地设计标高,确定挖方、填方的平衡调配;选择土方施工机械;拟定施工方案。
建筑物场地厚度≤正负300mm的挖、填、运、找平,应按平整场地项目编码列项。
厚度>正负300mm的竖向布置挖土或山坡切土应按一般土方项目编码列项。
2、基坑(槽)开挖:浅基坑(槽):开挖深度<5m。
深基坑(槽):开挖深度≥5m。
3、基坑(槽)回填:填土必须具有一定的密实度,填方应分层进行,并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
4、地下工程大型土石方开挖。
5、路基修筑。
6、沟槽、基坑、一般土方的划分为:底宽≤7m,底长>3倍底宽为沟槽;底长≤3倍底宽、底面积≤150㎡为基坑;超出上述范围则为一般土方。
(二)土石方工程的准备与辅助工作
1、土方边坡及其稳定。
土方边坡坡度以其高度(H)与底宽度(B)之比表示。
边坡可做成直线形、折线形或踏步形。
2、基坑(槽)支护
(1)开挖基坑(槽)时,如地质条件及周围环境许可,采用边坡开挖是较经济的。
但在建筑稠密地区施工,或有地下水渗入基坑(槽)时,需要进行基坑(槽)支护。
(2)基坑(槽)支护结构的主要作用是支撑土壁,此外,钢板桩、混凝土板桩及水泥土搅拌桩等围护结构还兼有不同程度的隔水作用。
(3)基坑(槽)支护方式:
①横撑式支撑:
开挖较窄的沟槽,多用横撑式土壁支撑。
分为水平挡土板式和垂直挡土板式;水平挡土板式又分为间断式水平支撑(湿度小的黏性土挖土深度小于3m时)、连续式水平支撑(松散、湿度大的土,挖土深度可达5m);对松散和湿度很高的土可用垂直挡土板支撑,其挖土深度不限。
②重力式支护结构:
1)用搅拌机械将水泥、石灰等和地基土相搅拌,形成相互搭接的格栅状结构形式,也可相互搭接成实体结构形式,具有防渗和挡土的双重功
能。
由于采用重力式结构,开挖深度不宜大于7m。
施工工艺可采用“一次喷浆、二次搅拌“或”二次喷浆、三次搅拌“。
2)搅拌桩面积转化率、嵌固深度、墙体宽度根据不同的土质有不同规定。
③板式支护结构:
1)板式支护结构由两大系统组成:挡墙系统和支撑(或拉锚)系统。
悬臂式板桩支护结构则不设支撑(或拉锚)。
钢板桩有平板形和波浪形两种,具有较好的隔水能力。
在基础施工完毕后还可拔出重复使用。
2)工程量计算规则:挡墙系统:地下连续墙的计量单位为m³;咬合灌注桩、圆木桩、预制钢筋混凝土板桩的计量单位为m/根;型钢桩的计量单位为t/根;钢板桩t/㎡。
支撑系统:钢筋混凝土支撑的计量单位为m³;钢支撑的计量单位为t;锚杆(锚索)、土钉的计量单位为m/根;喷射混凝土(水泥砂浆)的计量单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