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PPT扁平化设计探索

教学PPT扁平化设计探索

教学PPT扁平化设计探索
陈健苇;宦成林
【摘要】教学PPT作为一种便捷的演示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在对扁平化设计含义阐释的基础上,试图将这种风格应用到教学PPT的设计中,为教师高效设计教学PPT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实践指导.结合设计实践,总结出教学PPT扁平化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加减乘除"法.
【期刊名称】《产业与科技论坛》
【年(卷),期】2018(017)009
【总页数】2页(P61-62)
【关键词】扁平化设计;教学PPT;设计理念
【作者】陈健苇;宦成林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教育学院;长江大学计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教学PPT在教学实际应用中,存在着“教材搬家”、“图表堆砌”、“色彩不和谐”、“排版无序”等诸多设计、制作方面的问题。

PPT 强大的功能和丰富的表现形式很容易陷入“只重表现形式而忽视内容传递”的误区。

作为教学演示文稿,教学PPT其主要功能是辅助教师讲演和教学内容的传播,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教学内容。

过分的效果修饰和复杂元素的应用不仅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还会增加认知负担。

要改善 PPT 的设计制作水平,除了加强学习理论、视听传播理论以及
数字化媒体设计方面的理论修养外,还需一套可行性的实践策略。

笔者引入扁平化设计理念,探究教学PPT设计原则和方法,以提高教学PPT的设计水平和制作效率。

一、扁平化设计的含义
自 2010年以来,扁平化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设计风格。

扁平化设计可以简单解释为“二次元设计”,其核心意义是:去除冗余、厚重和繁杂的装饰效果,让“信息”本身作为核心被凸显出来。

主要特点一是视觉简化,通过图形、字体和颜色的组合,简单、直接地将信息和事物的工作方式展示出来,放弃一切装饰效果,诸如阴影、透视、纹理、渐变等。

二是专注内容,扁平化设计摒弃美学上的修饰,专注内容本身和功能实现。

三是适用性强,扁平化设计适应不同设备的性能处理,表现出多场景适用性。

扁平化设计通过去除冗余,减弱各种拟真效果,更加精炼地展示信息和突出关键部分,让用户更加专注于内容/功能本身。

设计环节,专注内容的凝练,
知识结构的构建;制作阶段,选用合适、简洁的媒体元素和呈现方式,以免“越多越乱,越认真越丑陋”;教学演示时,学习者更容易抓住教学重难点,有助于减轻学习者的认知负担。

扁平化设计让演示文稿回归本意——PowerPoint即让你的观点(point)更有力(power)地表达出来。

二、教学PPT扁平化设计原则与技巧
扁平化设计属于极简主义风格,天生简约。

但简约并不简单,表达简单并不意味设计简单。

因为去除了装饰,使得个性化的空间很小,这可能给人以缺乏生命力的感觉,要做出优秀的作品更需要优秀的设计,扁平化设计原则可归结为“加减乘除”法。

(一)加法:用色丰富。

在以往的平面设计中,一个作品用色一般在2~3种颜色之间,而扁平化设计的色彩可多到6~8种。

这种大胆的颜色应用能丰富画面层次,提升界面的视觉效果,刺激学习者的阅读欲望,有利于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参与。


何做到用色多而不乱,画面和谐统一呢?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对比效果尖锐刺激时,将一种颜料混入各色中去添加各色的同一因素,改变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使刺激强烈的各色逐渐缓和,呈现和一、和谐、有序统一的状态。

PPT设计中,可通过HSL模式进行颜色设置,使搭配的多种颜色具有相同的色相、明度或纯度。

(二)减法:简约表达。

1.精简内容。

教学PPT容易使学生承受视听觉的双重认知负荷。

在教学PPT设计时,尽量减少或去除分散注意力的、与教学重难点无关的视觉内容。

教学内容的精简设计是以教学系统设计思想为指导,在对教学目标、学习者分析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概括、整合,提炼出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

精简的内容在画面呈现设计上,可通过可视化内容的内在逻辑、提纲挈领地呈现关键内容、分条目呈现教学内容等策略来实现。

2.简化元素。

一是要简洁美观的文字,既要做到内容的精简又要体现字型的简洁美观。

相比衬线体,无衬线体看上去“更干净”,在教学演示文稿中,选用无衬线字体效果更佳。

二是要简单直观的图像,教学演示文稿中选用的图片要与内容协调一致,在视觉呈现上可尝试全图设计,这样更能吸引注意力和增强视觉冲击力,再加上与其它元素的合理排版,整个设计会显得简单、大气。

另外要简化清晰的图形,事实上人类知觉偏爱简单的结构,比如,直线、圆形、方形等。

在众多的图形中,矩形无疑是扁平化设计最耀眼的应用。

矩形色块简单不失美观,又能将文字内容强调出来,配上少量的文字,还会有一种小而美的精致感。

(三)乘法:精细排版。

扁平化设计采用极简的元素,排版就显的尤为重要。

PPT页面空间设计可遵循Robin Wulliams提出的CRAP设计原则,即对比、重复、对齐和亲密性。

1.对比。

要实现有效的对比,对比就必须强烈,即如果页面元素(字体、颜色、大
小、线宽、形状、空间等)不相同,那就让它们截然不同。

教学演示文稿设计中,
可通过字体、大小、颜色、空间等方式使教学中的重难点与其他内容形成对比。

2.重复。

Robin重复原则指出,“设计的某些方面需要在整个作品中重复,可以是颜色、空间关系、线宽、字体、大小和图片等”。

教学演示文稿设计中,母版是重复原则实现的有效途径。

在母版中为整个作品设置一致的布局风格,使编排结构及色彩保持一致。

研究表明,当画面元素,如标题、菜单等在画面上的位置不定时,学习者思考的时间几乎增加一倍。

3.对齐。

对齐原则要求:任何元素都不能在页面上随意安放,每一项都应当与页面上的某个内容存在某种视觉联系。

在教学演示文稿设计中实现对齐需注意:对齐要找到一条明确的参考线,并以此为基准。

由于教学演示文稿是线性组织、分页显示,所以除了同一页面内的元素要对齐外,还要注意跨页面元素的对齐。

4.亲密。

亲密的实现就是把逻辑上相关的元素在页面空间中适当靠近,在视觉上也让它们相关起来,这样就自动地实现条理性和组织性。

教学演示文稿设计中可通过空间位置、行距、段距的调整表现内容之间的亲密关系。

在教学中,常见的PPT
页面布局是:一级标题+二级标题+具体内容。

这种页面的教学PPT设计,往往都是直接把内容呈现在页面上,画面平淡无奇,可读性较差,不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运用“CRAP原则”重新设计后,页面简洁大方,更具视觉吸引力,可读性也变强。

(四)除法:除去特效。

Microsoft PowerPoint软件为文字、图形、图像等视觉元
素提供了诸如阴影、映像、发光、柔化边缘、三维等修饰效果。

实际上,要产生好的视觉效果,设计者需要一定的视觉传达设计方面的素养,如果应用不当,不仅不能起到增强视觉体验的作用,还会增加额外的信息负担。

教学PPT设计中尽可摒
弃这些装饰效果,保持元素之间清晰的层次和布局,使学习者直接关注教学内容本身。

三、结语
追求极简主义的扁平化设计在教学PPT设计中既体现在视觉传达上的简约,又表
现在教学内容上的精简。

“专注内容本身,而非装饰”的设计理念为教学PPT提
供了一个全新的设计理念。

对学生来说,扁平化的教学演示文稿带来了更加简洁、高效、愉悦的学习体验。

对教师来说,让他们从繁琐的效果、装饰设计中抽身出来,把更多地精力放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上。

当然,教学PPT扁平化也有其不足:
在乐趣培养和情感表达方面有自身的缺陷,这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陆原.浅谈界面设计中的“扁平化”现象[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4,6:213~216
[2] (美)库尔特·考夫卡著.格式塔心理学原理[M].李维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6~48
[3]谢云峰,刘苏,黄奕佳.从深泽直人设计探讨极简主义的本质[J].艺术百家,2009,7:61~63
[4]关中客.PowerPoint 演示的十大常见错误[J].远程教育杂志,2010,3:1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