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拼贴艺术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拼贴艺术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拼贴艺术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应

摘要:将拼贴艺术应用于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引导儿童用独特的艺术形式、材质多样的艺术媒介、自主的认知和创造性的表达这个世界。

既实现了拼贴艺术
的现实意义,又拓展了幼儿美术教学形式。

关键词:拼贴艺术;幼儿美术教育;
1.
拼贴艺术概述
(一)拼贴艺术概述
“拼贴”源于法语“collier”,它是将各类材料用一定的手法和媒
介植入到二维平面的作品里,使作品达到奇特新颖的视觉效果的一种艺术形式。

现代艺术创造了对拼贴的独特创作表现,使不相关的事物和形象产生联系,成为
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语言。

拼贴艺术使艺术家在表达生活和观念时有更大的空间,是综合材料类绘画最
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其具有独特的技法和艺术法则,如:它的偶然性、趣味性、社会性等都是单一绘画形式所不具有的。

(二)拼贴艺术的艺术特点
拼贴艺术的多元性、趣味性和装饰性等特点影响着艺术和生活的各方面。


绘画跨越到雕塑,从技巧到思维模式,多元材料的并置重构所产生的独特艺术魅力,是单一材料所无法企及的。

不同内容、材质、观念的并置,体现学科的交叉
和文化的交融。

赋予材料在社会和文化上的意义,挖掘事物变置后的新义,拉近
艺术与生活的距离,突破了艺术与非艺术的鸿沟。

在诸多领域,拼贴艺术广受青睐,其影响范围之广,意义深远是不容忽视的。

特别是在幼儿美术教育领域,将拼贴艺术渗透在幼儿美术课程教学中,对幼儿树
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均具有现实意义。

三、拼贴艺术在学前儿童美术教学中的意义
(一)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造力
拼贴艺术作为一种打破传统绘画方式的艺术形式,在审美价值和审美教育上
有更多的可能性。

在幼儿懵懂的时期,以新奇的形式进入儿童的世界,其材料的
多样性、绚丽的色彩、独特的视觉效果能够激发儿童的兴趣。

在教师的引导下,
将兴趣潜移默化地转化为幼儿的审美情趣。

另一方面,拼贴材料便捷、可操作性强,儿童在拼贴的同时会不自觉地充满
想象力和创造力。

儿童利用多元的材料、稚拙的手法,给予生活中的废旧物品新
的生命,大胆的体验拼贴艺术偶然性的视觉效果。

在整个拼贴过程中孩子们是创
作的主导,有利于培养幼儿创新思维和主观表达。

(二)增强幼儿的图像感知力
拼贴艺术打破了人们以往的审美和认知,拼贴艺术课程打破以往一成不变的
绘画材料、形式及创作手法的局限性,不再只有油画棒、彩铅、水彩笔等单一的
工具,增添了卡纸、布料、甚至是废旧材料,并利用画、剪、撕、折多种方式创
作出二维或三维的图像形式。

使儿童对图像的感知及表达有新奇而多元的体验。

既继承了传统绘画教学的优点,又引发孩子无数的奇思妙想。

1.
帮助幼儿树立环保意识及良好的价值观念
在开展拼贴艺术教学时,教师要依据不同年龄幼儿的思想内容和心理素质,
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植入不同层次、梯度的教学内容,科学
设置活动环节,有机渗透环保节能意识和良好的价值观念。

同时,用美的形式教
育孩子们“什么是对错”,注重规范孩子的品行和启蒙良好综合素养,使孩子在
未来能更好的融入社会和家庭。

四、拼贴艺术在学前儿童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一)创新运用拼贴材料
拼贴艺术使生活和艺术零距离接触,材料与生俱来的特性在拼贴艺术中被彰
显无遗。

拼贴艺术材料的多样性为教学内容创作了更多的可能。

据其材料特性可
分为:厚、薄、软、硬;光滑与粗糙;有纸类、布类、树木类、壳类、金属类等。

据其造型可分为:点状材料,如:沙贴、壳类贴等;线状材料,如:绳贴、吸管
贴等;面状材料,如:布贴、树叶贴等。

材料的选择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以
节约、环保、安全为理念,启发儿童利用材料的具体形态,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
创意拼贴。

如:用铅笔屑制作出的裙子、用废旧纸张拼贴出花朵。

拼贴艺术课程
对于材料的创新使用,不仅培养了幼儿创新思维和主观表达能力,同时帮助孩子
树立环保节能意识。

(二)自由发挥创意技法
拼贴技法是拼贴艺术创意的一个重要因素。

拼贴艺术的技法繁多,且创作者
自由发挥的余地较大。

在幼儿童拼贴教学中主要是撕贴法、剪贴法。

撕贴法主要
以纸类为主,儿童用双手撕出所需要的形状,然后粘贴在平面上,最后配合画笔
画出其他的细节部分;剪贴法多为布料类,剪裁出所需形状,并对形状进行重叠
式的粘贴,这样不仅能锻炼儿童的剪、贴手法,还能让其了解到重叠的概念。


可发挥创意技法,如:揉皱、折纸、立体与平面结合等。

儿童通过自己的想象力
对拼贴技法创意性的发挥,得到了将熟悉的事物陌生化的视觉感受,使美术课堂
焕发了蓬勃的生机。

(三)创设情境实现导趣
拼贴艺术相对于传统绘画来说,更具有绘画语言的丰富性。

将拼贴艺术独特
的绘画语言渗透到幼儿美术教学当中,就必须创设情境,实现课堂的兴趣导入。

如,在以大自然为主题拼贴课堂中,教师要进行情境创设,使儿童充分发挥想象,勾勒出每个人不同的大自然,这些思维会影响儿童的绘画语言,无论是颜色、构
图还是内容都会有不一样的结果,且都展示了孩子们不一样的视角和心声。

所以,应创设情境,引导儿童自由创作、体会艺术情感表达。

五、总结
总的来说,拼贴艺术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创新运用,使幼儿可接触多元的艺
术形式。

有利于审美意识的培养,激发儿童探索欲;有利于想象力、观察力、创
新思维的培养;推动了幼儿美术教学形式的拓展,为幼儿综合素质培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黎明.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危机与挑战[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3).
[2] 刘剑眉.5~6岁儿童绘画创作中艺术思维的过程与特点[J].学前教育研究,2007,(06).
[3] 沈宏.现代绘画中的拼贴语言[D].北京:清华大学,2005.
[4] 虞永平.多元智能理论与幼儿园课程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4,(5).
作者:廉明
电话:150****7069
地址:南阳师范学院家属二区
第2页(共8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