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诉状
上诉人(原审被告):xxx,女,xx年x月x日生(x岁)
民族:汉族住址:xxxxxxx
身份证号码:xxxxxxx
电话号码:xxxxxxx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xx,女,xx年x月x日生(x岁)
民族:汉住址:xxxxxxx
身份证号码:xxxxxxx
电话号码:xxxxxxx
上诉人因房屋租赁合同纠纷一案,不服xx法院(2021)川XX民初XX号民事判决,现提出上诉,请求依法改判。
上诉请求:
1. 请求二审法院依法撤销XX法院(2021)川XX民初XX号民事判决;
2. 请求二审法院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法改判;
3. 请求二审法院判决被上诉人承担本案的全部诉讼费用。
事实及理由:
一、一审判决认定事实错误,定性不正确。
1、一审法院认定"XX有限公司作为代理人收取原告交纳的租金和押金,可视为原告向被告履行了该支付义务"是错误的。
首先,被告于XX年X月X日与XX有限公司签订了《资产委托管理服务合同》,XX年X月X日乙方按合同规定支付房屋押金XX元。
XX 年X月X日乙方支付第一个月租金XX元,XX年X月X日乙方支付第二个月租金XX元。
之后乙方就一直无法联系。
根据双方签订的合同其中第八条第(四)款明确规定如乙方逾期支付租金超过十五个工作日,经甲方通知后乙方仍不付租金时,甲方有权单方解除合同。
因此,据合同规定从XX年X月X日未收到乙方租金算起,十五个工昨日之后也就是从XX年X月X日起,甲方就已经有权利单方解除合同,该合同就已经无效。
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27条规定:承租人无正当理由未支付或者迟延支付租金的,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
如承租人逾期不支付的,出租人可以依法解除合同。
最后,一审法院认定被告解除合同行为无效,没有提供任何的证据支持,是草率不负责任的,是对当事人合法权利的践踏,法理难容。
2、关于本案的案由问题。
本案案由确认为"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是错误的。
2000年10月30日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试行)〉的通知》规定:"《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试行)》)将民事案件案由分四部分。
第一、二、三部分属于适用普通程序的案件案由,一般应当包括两部分:当事人诉争的法律关系及其争议,但《规定(试行)》只列出当事人诉争的法律关系部分,而当事人的争议部分由受理法院根椐当事人的具体争议确定。
第一审法院立案时可根据当事人的起诉确定案由。
当事人起诉的法律关系与实际诉争的法律关系不符时,结案时以法庭查明的当事人之间实际存在的法律关系作为确定案由的依据。
本案被告从始至终未和原告签署任何法律合同,也并未收取过原告房屋押金及租金,因此被告认为,本案案由应为"返还原物纠纷"。
3、关于追加被告XX的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7条,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当事人没有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通知其参加;当事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追加。
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申请,应当进行审查,申请无理的,裁定驳回;申请有理的,书面通知被追加的当事人参加诉讼。
在本案中,被告认为,本次纠纷是因为XX有限公司存在严重欺诈行为,理应把XX有限公司代理人XX列入被告。
XX有限公司代理人XX 是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当事人。
对于被告提出追加共同被告的申请,人民法院经审查认定确属必要的共同诉讼遗漏了当事人的,应当行使法官释明权,告知原告并征求其意见。
原告同意追加的,裁定准许;原告不同意追加的,可以借鉴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列为第三人参与诉讼。
二、一审法院适用法律错误。
一审法院认定本案是房屋租赁合同纠纷,适用合同法的规定,是明显错误的。
因为合同具有相对性,本案中合同双方是原告XX和XX有限公司,合同双方在签订、履行、解除的全部过程中有任何争议、纠纷,原告都应该向该公司主张权利。
所以,本案不适用合同法的规定。
并且,被告XX不是合同的当事人,如果适用合同法,被告XX在主体上就不适格,就应当撤销对被告XX的起诉。
在被告与XX有限公司合同已解除的情况下,被告一直积极想与原告协商解决此事,但原告拒不配合,拒绝调解。
原告违背本住宅业主的意愿,在无法律依据,未交付任何租金的情况下霸占公民住宅,经要求退出而拒不退出。
中国宪法第3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这一规定是刑法第245条之规定的宪法渊源。
《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原告的种种行为已严重侵害了被告的房屋所有权,给被告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精神困扰。
其次,返还原物请求权是物权保护的一项基本权利,当所有人的财产被他人非法占有时,财产所有人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请求不法占有人返还原物,或者请求法院责令不法占有人返还原物。
我国《物权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七条也规定,侵占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的,应当返还财产,不能返还财产的,应当折价赔偿;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中也规定了返还财产。
在本案中,被告认为,法院应适用物权法的相关规定,应支持被告的诉讼请求。
综上所述,一审法院认定事实错误、定性不正确,且适用法律错误。
因此请求法院在查明本案全部事实,从本案的事实真相、社会影响和社会效益出发,撤销一审判决,依法进行改判,为处于弱势群体广大劳动者当家作主。
此致
XXXX中级人民法院
上诉人:XXX
XX年 X月 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