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演讲稿10篇低碳生活演讲稿 (1)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记得有一次,我跟随布朗天才国际少儿英语的外教老师一起去低碳科技馆探索低碳生活的奥秘!在中国第一家低碳科技馆内,我一路听,一边看,一起学。
在二楼我乘船看到了绿树成荫,河水清沏的大自然。
经过空气污染,环境污染,出现了狂风暴雨,火灾、水灾……我身临其境的感受地球变暖给我们的灾难,更深的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保护环境低碳生活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每张纸都做到两面使用,我不用或少用一次性筷子,我们步行上学,家里使用节能灯,对垃圾分类,不过度使用空调……就是最好的保护地球。
我和小伙伴们还一边学习,亲身做了热值体验,合金的硬度测试、火车的排碳测定,了解到天车开采、风车提水灌田、桑基鱼塘是古代中国的碳的智慧,了解了我们杭州目前有六百五十万辆公共自行车系统,受益匪浅。
这次低碳之旅,我和外英老师用英语对话使我提高了听的能力,克服了怕说错外语的心态。
低碳生活从小开始,多种树,营造低碳生活环境,为了我们的地球,开始行动吧!低碳生活演讲稿 (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共享”一词,近日在我们生活中的出现频率日益增多,也成了互联网上的热点搜索词,这个似是一夜兴起的新鲜代名词,在我们的生活中,又有怎样的重要地位呢?《朗读者》一节目中,“摩拜”单车的创始人这样说:“我们之所以产生‘单车共享’的这一想法,其初衷是为解决‘最后一公里’这一问题。
不少人出地铁站后,还要步行至少一公里才能到达目的地。
但愿我们的这一发明,能够解决上班族们的这一困扰。
”当然,共享单车的共享群体远远不止是上班们。
如今,我们甚至能在著名旅游的景点,高等学府中,看见“共享单车”的身影,每每看到有人,甚至成群结队地骑着“共享单车”,环行于大街小巷时,我们应当为这二十一世纪的重要发明而骄傲喝彩,共享,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手一机”的现象日益普遍,车站、地铁站、等候区,无不被大片“低头族”所占领。
人们的生活似乎彼此间毫不相干。
此时,“共享”的出现将人们的生活重新联结起来,流动在街头的“共享书店”似成了城市中的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里驻足的,有耄耋老人带着乳臭未干的孩子,有马不停蹄却在繁忙中抽出一点一滴时间的上班族。
他们手捧着各式各样的书籍,专心致志地读着,他们的来处不同,去处也不同,此时却驻足在同一个屋檐下,多好。
他们谁都不会忘记,将书籍整整齐齐地归放回原处,随后伴随着“叮当”一声,掷个一枚一元的硬币,再匆匆赶路,多美。
而这一切,都是“共享”的魅力。
共享,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共享单车、共享书店等等,这日益增多的共享资源紧密联系着每个人的生活,同时,也在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理念,共享单车,供每一位行色匆匆的路人轮流骑行;共享书店,让读书人都能随时随地一饱眼福,更包括共享篮球、共享体育器械,使人们分享着运动带来的快乐。
这其中,无不凸显着一个闪亮的词汇“大家共享”,这正是“共享”一词的解释,或许,也是“共享”的初衷吧,在科技水平日益发展提升的二十一世纪,“共享”一词仍能回荡在每个人的耳边,这无不体现了共享正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理念,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当然,当共享在我们的生活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也不是毫无弊端的。
共享单车的乱停放现象,时常会在我们的身边发生。
更有大批共享单车的随意停放挡住了交通要道,造成了人们出行的不便,从而交通部门不得不出面加以管制。
这样看来,在我们享有“共享”所带来的无尽好处时,也不能忘记要时刻维持公共秩序的良好。
这样,共享才能发挥它的全部价值,也才能落到实处。
我们为这样的共享生活感到可喜,更为此感到骄傲自豪,毋庸置疑,“共享”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愿这样的共享生活,能延续并不断发展下去,造福后代,造福祖国。
低碳生活演讲稿 (3) 减碳经济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工业节能和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和节能材料等。
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包含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城市、低碳生活等一系列新内容。
它通过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规模使用可再生能源与低碳能源,大范围研发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建设低碳社会,维护生态平衡。
发展低碳经济既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国家权益和人类命运的全球性革命,又是全球经济不得不从高碳能源转向低碳能源的一个必然选择。
一是我国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不高,探明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51%。
这种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的粗放利用,客观上要求我们发展低碳经济。
二是碳排放总量突出。
按照联合国通用的公式计算,碳排放总量实际上是4个因素的乘积:人口数量、人均gdp、单位gdp的能耗量(能源强度)、单位能耗产生的碳排放(碳强度)。
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增长快速,能源消耗巨大,碳排放总量不可避免地逐年增大,其中还包含着出口产品的大量"内涵能源"。
我们靠高碳路径生产廉价产品出口,却背上了碳排放总量大的"黑锅"。
在一些发达国家将气候变化当作一个政治问题之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意义尤为重大。
三是"锁定效应"的影响。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初始路径和规则的选择具有依赖性,一旦作出选择,就很难改弦易辙,以至在演进过程中进入一种类似于"锁定"的状态,这种现象简称"锁定效应"。
工业革命以来,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对化石能源技术的严重依赖,其程度也随各国的能源消费政策而异。
发达国家在后工业化时期,一些重化工等高碳产业和技术不断通过国际投资贸易渠道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中国倘若继续沿用传统技术,发展高碳产业,未来需要承诺温室气体定量减排或限排义务时,就可能被这些高碳产业设施所"锁定"。
因此,我国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认清形势,及早筹划,把握好碳预算,避免高碳产业和消费的锁定,努力使整个社会的生产消费系统摆脱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
四是生产的边际成本不断提高。
碳减排客观上存在着边际成本与减排难度随减排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1980-1999年的20xx年间,我国能源强度年均降低了5.22%;而1980-XX年的20xx年间,能源强度年均降低率为3.9%。
两者之差,隐含着边际成本日趋提高的事实。
另外,单纯节能减排也有一定的范围所限。
因此,必须从全球低碳经济发展大趋势着眼,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把宝贵的资金及早有序地投入到未来有竞争力的低碳经济方面。
五是碳排放空间不大。
发达国家历史上人均千余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大挤压了发展中国家当今的排放空间。
我们完全有理由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发达国家履行公约规定的义务,率先减排。
XX年,我国的人均用电量为2060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只有经合组织国家的1/4左右,不到美国的1/6。
但一次性能源用量占世界的16%以上,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超过了世界的20%,同世界人均排放量相等。
这表明,我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碳排放强度偏高,而能源用量还将继续增长,碳排放空间不会很大,应该积极发展低碳经济。
低碳生活演讲稿 (4) 亲爱的同学们:您是否正享受于校园共处的良辰美景?您是否正快乐于干净舒适的校园生活?您是否愉悦于宽敞明亮、整洁卫生的学习环境?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个小小的行为都可能留下永久令人痛心的踪迹,看看走廊白色围墙上跳动的足迹音符,看看绿色草地上悠闲躺着的废纸果皮,再看看身着厚厚灰尘的宣传栏……相信每一位同学都不会目视校园环境被污染而无动于衷。
自然万物的生长需要每个人的维持,我们的生活环境要靠大家,因此,电子工程系通信q0941班团支部、电子q1041班团支部、电子s1021班团支部向全校师生提议:1.以节水为荣——随时关紧水龙头,别让水空流。
2.以节电为荣——省一度电,少一分污染,多一分贡献。
3.养成良好习惯——不随地吐痰,不随地乱扔乱倒垃圾。
4.少用一次性制品-节约能源,维护环境整洁。
5.爱护一草一木——做绿色使者,保持空气清新。
6.树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奉献社会、传递爱心、传播文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进步。
让我们为良好校园环境的建设,尽一份义务吧!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文明习惯,完善自身修养,提升自身的素质,展现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做好大国民,从我们做起!从学子做起!低碳生活演讲稿 (5)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今年是第38个环境日,从1972年环境问题出现以来,一直都是从生产上来控制,大家都倾向在生产的过程中,尽量的减少排污,减少排放,但是后来发现,问题并没有解决,我们这些环境组织越来越多,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多。
像我们在座的很多都是从事环境保护的工作的,那我们是应该感谢他提供给我们就业呢,还是反过来希望地球上没有环境问题的出现呢确确实实的来说,我们生产和消费、和生活是一体的,我们不能简单的(把责任)推卸出去——“你来环保吧”,不能这样的。
因为你的星球需要你啊,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做出努力,换一种观念,换一种生活方式。
也就是说要改变两个方面:一个是我们头脑里的概念,一个是我们的生活方式。
什么是低碳生活?我们应先抓住主题—气候问题。
低碳和生活是两个词,生活指衣、食、住、行、用等方面,个人生活方式依个人习惯有不同表现。
我们为什么要低碳生活呢?为了尽可能在生活中减少对碳的排放和依赖。
碳来自于石油、天然气等的燃烧产物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好不好?(台下观众答:不好)但是它却不可或缺,植物依靠吸收二氧化碳而进行光合作用,而且二氧化碳保持在合适范围内对保持地球温度适于人类居住非常重要,否则我们这里会冷得受不了啊!因此二氧化碳本身没有好坏,但人为排放过多,就造成温室效应,导致地表温度上升。
根据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研究,19xx年至XX年,百年内由于人类活动超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地球平均温度上升0.74℃。
0.74℃算什么啊?每天早晚的温差都好几度啊!但地球平均温度上升是过去六千年地球历史中从没发生过的,这是最热的一百年,也是最热的五十年,这意味着-全球变暖!变暖和我们有关系吗?这意味着南北极海冰的融化。
大家还记得今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联合国官方海报吗?海冰消失后,一只无助的小北极熊抱着风力发电机的柱子,这是20xx年世界地球日官方海报上的令人担忧的画面。
中国长江黄河的源头在喜马拉雅山,而专家估计未来30年内喜马拉雅山的冰川有80%将消失---这是全球变暖的表现。
那变暖和各位有关系吗?这意味着---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
各类极端气候,旱灾、水灾、风灾、冰灾、火灾,都用形容词“历史罕见、百年一遇”等来形容,情况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