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3年中考语文名句名篇默写专题练习二(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名句名篇默写专题练习二(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名句名篇默写专题练习二(含答案)一、默写1.古诗文默写(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 ,切问而近思。

(《论语·子罕》) ②夕日欲颓, 。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③ ,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④自经丧乱少睡眠,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⑤ ,星河欲转千帆舞。

(李清照《渔家傲》) ⑥伤心秦汉经行处, 。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2)下面是张明同学的诗句摘抄卡,请你根据批注完成表格。

2.古诗文默写(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①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②潮平两岸阔, 。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 ④潭中鱼可百许头, 。

(柳宗元《小石潭记》) ⑤ ,辗转反侧。

(《诗经·关雎))⑥,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2)毕业在即,文佳希望把初中阶段适合用于毕业寄语的古诗文分类整理。

请你协助他完成以下表格。

3.古诗文默写填空。

追寻诗人的足迹,感受山川的浪漫、文字的隽永,让我们跟着诗歌去旅行。

诗歌中有“山”的雄壮,《望岳》中“①,②”,展露出青年杜甫宏伟的抱负;诗歌中有“水”的柔情,“③,万里送行舟”,是李白对故乡的眷恋;诗歌中有“花”的美丽,如陆游《游山西村》中的“④,⑤”;还有“月”的遐思,李白《峨眉山月歌》中“⑥,⑦”写出月影清江的美景。

水面上的月光又不同,范仲淹《岳阳楼记》中“⑧,⑨”两句则是通过生动的比喻写出浮现在湖上的月光之美。

月还引人思怀,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向世人发出美好的祝愿:“但愿人长久,⑩”。

4.默写。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我们生于长江边,长于长江边。

长江浩浩西来,逶迤万里。

我们的母亲河孕育了多姿多彩的古典文化。

出峡口,有渔者歌曰:,猿鸣三声泪沾裳;渡荆门,有诗仙吟诵:山随平野尽,;过洞庭湖,孟浩然远眺壮景:气蒸云梦泽,;望岳阳楼,范仲淹把酒临风:,横无际涯;行至北固山下,王湾用,,抒发新春已到、万物更新的欣喜;扬州酬酢,刘禹锡慨然自勉:,病树前头万木春;赤壁咏史,杜牧以史鉴今:,。

京口怀古,辛弃疾思接千载: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5.默写古诗文。

(1)朔气传金柝,。

(《木兰诗》)(2),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3)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

(韩愈《晚春》)(4)诗中写出细望之所见,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的句子是:,。

(杜甫《望岳》)(5)请把陆游的《游山西村》默写完整。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

6.默写。

(1)踔厉奋发的青春路上,我们要有“,”(王湾《次北固山下》的那份豪迈;要有“,”于谦《石灰吟》的那份勇敢;要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的那份乐观;要有“,”(范仲淹《岳阳楼记》)”的那份淡然。

(2)诗歌可以直接抒情,也可以间接抒情。

陶渊明《饮酒(其五)》中“,”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隐居田园的闲适自得之情;杜甫《春望》中“,”两句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之情。

二、综合题积累与运用蒙昧之初,文字突围【材料】⊙说文解字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7.根据积累,补全名句。

8.紧扣“看”字,参考另两处评点,自选角度完成【甲】处评点。

9.结合诗歌,参考“望”的甲骨文,分析“望江南”词牌的抒情之妙。

10.辞典中将“望、见、观”解释为“看”。

你认为合理吗?甲骨文:望,表示登高远眺。

(《说文》)“以彩绘境,以色写心”是重要的写作技巧。

拓展联结,迁移思考。

11.根据积累,补全名句。

12.结合《我的游荡》,联结表格中不同文体的示例,探究“色彩对情感表达”的作用。

至少写出两条探究结果。

三、文言文阅读人同此心,情同此理。

【注释】①韩愈应科举三次失败,后登进士第,此文写于他初应吏部试时,仍三次失败,期间三上宰相书未得回复。

②濆(fén):水边。

③常鳞凡介:普通的水族。

④匹俦(chóu);匹配相比。

⑤庸讵(jù):怎么,难道。

13.完成填空。

①根据积累,补全(一)(三)两处诗文。

②阅读(六)《应科目时与人书》,解释加点字。

14.聚焦矛盾,体会形象。

①同学比对(一)至(五)诗文后评价韩愈“体弱惜命却又奋力相争”。

你认同他的评价吗?请结合带圈汉字及语境分析。

②聚焦【甲】【乙】两句,联系全文,完成【丙】处填空,并说明理由。

15.结合活动三材料,联系已有知识和生活体验.........,探究一团“矛盾”的韩愈是否走出了他的困境。

答案1.(1)博学而笃志;沉鳞竞跃;此夜曲中闻折柳;长夜沾湿何由彻;天接云涛连晓雾;宫阙万间都做了土(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1)夜阑卧听风吹雨;风正一帆悬;鸢飞戾天者;皆若空游无所依;悠哉悠哉;苟全性命于乱世(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仍怜故乡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千里共婵娟4.巴东三峡巫峡长;江入大荒流;波撼岳阳城;浩浩汤汤;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沉舟侧畔千帆过;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不尽长江滚滚流5.(1)寒光照铁衣(2)可怜夜半虚前席(3)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4)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5)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6.(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7.①悠然见南山|②水何澹澹|③山岛竦峙。

8.“看”字铿锵有力,苏轼自比打虎的孙权,自得之意喷薄而出,体现了他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委婉地寄寓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9.“望”字,有登高远眺之意,李煜作为亡国之君,“望”体现其作词的当下境遇。

全词以“闲梦”起,先写春风拂面、水波荡漾、群花动人的绮丽画卷。

后写出千里江山皆凄寒,舟人孤独,笛声哀怨的江山秋晚图。

“望”字更给人山高水远之感,望见一场必将消散的凄美梦境,更能表达追思故国的哀情。

10.示例:我认为不合理。

每一个字都是独一无二的。

“见”字单纯明白,在陶渊明笔下更有无意间的悠然情味,“看”字铿锵有力,将诗人的自得豪情合盘托出,“观”字有居高临下之感,视野的无限更可见诗人的胸襟开阔,而“望”字让人想到引颈看远方的场面,更有悠长的余韵。

因此,我们要结合语境,感受每一个汉字的奇妙魅力,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11.①黑云压城城欲摧|②欸乃一声山水绿|③示例: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12.示例:①色彩能体现作者的情感。

亮色暖色往往代表心情愉悦,暗色冷色调则代表内心的惆怅悲伤,在《我的游荡》里,李娟用纯黑色表达自己的悲伤孤寂之情,用“耀眼的金色光斑”表达自己内心的激动。

②不同的语境下,作者对同一色彩的感知也会有所不同。

《我的游荡》和《孤独之旅》当中的“绿”沉静、有压迫感,而《感觉》中的“绿”给人无限生机。

13.①食之不能尽其材|欲为圣明除弊事。

②“于此”,在那里;凭借;粗疏愚笨。

14.我认同他的评价。

(四)中“其”是“大概”的意思,加强语气。

韩愈自称未四十就视线模糊,白发苍苍,牙齿动摇,想到自家人都早衰,担心自己也早逝。

而(五)中的“度”应该是猜测、揣摩的意思,韩愈困在华山绝峰,山险峻人体弱不能下,战战兢兢,估摸不能生还,失声痛哭。

可见其惜命的特点。

然而(三)①中一个“惜”字,是顾惜身体的意思,反问抒发了诗人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大有为匡正祛邪、义无反顾的勇气。

可见韩愈想以身殉道不苟生的志气。

②【丙】处填“狂傲清高却又摇尾乞怜”。

【甲】处“宁”表现自己宁可曳尾涂中也不愿意摇尾乞怜的孤高,【乙】处三处“也”、一处“亦”,可见其身处困境凄楚可悯无力无助无奈,含蓄求援。

这两处表现了韩愈渴望仕进又试图保全高洁人格的矛盾心理,和最终委曲求全的无奈和悲哀。

15.示例:是,他已走出困境。

自比怪物,像杨花榆荚平庸而锐意进取,渴望兼济天下,这是奋力相争的“大我”。

他谏迎佛骨,针砭时弊,批龙鳞,贬蛮荒,舍小我而取大我,当仁不让、宁为玉碎、从容决绝。

他痛斥食马者埋没人才之激切,他屡败屡战,不屈从于苦难,他一直是追寻志向狂飙突进的斗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