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钢混凝土设计总说明一、概述1.建筑结构的平安等级二级,主体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 年,雪荷载根本值的重现期为50 年一遇;风荷载根本值的重现期为50年。
二、主要设计标准1.?建筑结构荷载标准?〔GB 50009-2021〕2.?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03〕;3.?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 〔GB50010-2021〕;4.?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 〔JGJ99-98〕;5.?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 〔JGJ3-2021、J 186-2021〕6.?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标准? 〔GB50018-2002〕7.?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 〔JGJ138-2001〕;8.?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 〔YB 9082-2006〕;9.?碳素结构钢?〔GB / T700 - 88 〕;10.?低合金高强结构钢?〔GB / T1591 - 94 〕;11.?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JGJ81 - 2002 〕;12.?钢一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YB9238 - 92);13.? 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 - 91〕;14.?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50205-2001〕;15.?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构造? 〔04SG523〕;16.?钢与混凝土组合楼层盖结构构造? 〔05SG522〕;17.?多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节点构造详图? 〔01SG519〕;以及相关现行建筑设计规程三、荷载标准值及作用1.B 楼局部1.1 ,楼面屋面活载标准值:宴会中心、会议室楼面:2屋面楼面:2未经允许不得任意更改楼、屋面使用功能。
1.2 ,根本雪压:21.3 ,根本风压:2。
地面粗糙度类别为 B 类〔按荷载规范〕;1.4 ,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六度,场地类别为Ⅲ类。
四、结构设计1、本工程结构体系说明详混凝土局部结构说明2、结构计算程序: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工程部 SATWE模块进行结构整体计算分析及构件设计。
五、结构材料1,钢材:1.1 框架梁、柱和次梁材质为 Q345B,其为学性能和化学成分应符合?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 1591-94 〕的规定;钢骨构件的钢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冷弯试验、冲击韧性等要求和硫磷及碳含量的限制值,钢材的屈强比不应高于 0.85 ,应具有可焊性。
2.焊接材料:2.1 手工焊时,假设主体金属为 Q345钢时,采用 E50XX型焊条,其性能应符合?低合金焊条? 〔GB/T5118-95〕的规定;手工焊时,假设主体金属为Q235钢时采用 E43XX型焊条,其性能应符合?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5117〕的规定;当Q235钢与Q345钢焊接时,采用E43XX型焊条,其性能应符合?碳钢条?〔GB/T5117〕的规定;自动焊或半自动焊时采用能符合 ?焊接用钢丝?〔GB/T1300-77〕规定的焊丝,假设主体金属为Q235钢时采用 H08A,H08A,H08E焊丝,配合中猛型或高猛型焊剂;假设主体金属为 Q345钢时采用 H08A,H08MnA,H08E焊丝,配合高猛型焊剂;2.5 气体保护焊使用的二氧化碳气体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焊接用二氧化碳?〔HG/T 2357〕的规定。
4.1 栓钉采用符合?园柱头栓钉? 〔GB10432~1043-2002〕要求的DL钢,或采用相当于 Q235的碳素镇静钢制作。
5,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5,混凝土要去按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构造?〔04SG523〕6,型钢混凝土和组合楼板构造6.1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同混凝土结构局部设计说明。
6.2 钢筋的搭接与锚固同混凝土结构局部设计说明。
六、结构制作1、钢结构应严格按照?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 B50205-2001〕规定进行。
各种构件必须放样加以校核,尺寸无误前方可下料加工。
2、钢结构焊缝设计标准、检验标准及焊接要求:2.1.1 现场焊接的梁端翼缘与柱的连结焊缝〔该焊缝的加强焊角尺寸应大于或等于翼缘板厚与梁上贴板厚之和的 1/4 〕。
2.1.2 现场焊接的梁端翼缘与柱隔板的连结焊缝。
2.1.3 上下的现场对接连结焊缝。
2.1.4 梁与梁刚接时,梁翼缘间的连结焊缝。
2.1.4 车间焊接的梁端翼缘与柱的连结焊缝〔该焊缝的加强焊角尺寸应大于或等于翼缘板厚与梁上贴板厚度指和的 1/4 〕。
钢结构制作安装时在以下部位应采用开坡口的全熔透焊缝,焊缝应符合二级焊缝的要求。
箱形柱隔板与柱壁板的连结焊缝,H 形柱水平加劲肋与柱翼缘间连接焊缝。
梁与柱刚接时,柱在梁翼缘上下各600MM的节点范围内,箱形柱壁板间的连结焊缝,H形柱翼缘与腹板间的连结焊缝。
柱拼接接头上下各100mm的范围内,箱形柱壁板间的连结焊缝。
箱形柱底板以上600mm范围内,箱形柱壁板间的连结焊缝。
梁柱刚连接时,腹板连接板与柱的连接焊缝。
2.3 H 形柱翼缘与腹板间的连结焊缝〔除 2.2.2 条外〕采用双面角焊缝,其焊角尺寸详见附表一。
2.4 H 型钢梁当翼缘或腹板因板长不够而需对接拼接时,翼缘与腹板的对接焊缝间的相对位置应错开200mm以上,拼接焊缝应采用开坡口的全熔透焊缝,焊缝应符合一级焊缝的要求。
2.5 工厂连接、现场连接的对接接头、T 型接头盒要求全熔透的角部焊缝应在焊缝的两端设置引狐和引出板,其材质和坡口型式应与焊件相同,引弧应在焊道处进行,严禁在焊道区以外的母材上打火引弧,引弧和引出的焊缝长度对手工焊及气体保护焊应大于25,对埋弧焊应大于80,焊完后应采用气割切除引弧和引出板,并修复平整,不得用锤击落未注明的焊缝为贴角焊缝,其焊脚尺寸hf等于较薄构件的厚度且不大于14mm,焊缝长度沿构件搭接全长双面满焊,应符合三级焊缝的要求。
2.7 焊接前应复查组装主梁、定位焊质量和焊接部位得清理情况。
如果不符合要求,应修正合格前方准施焊。
施焊时,应根据结构的特点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方法和措施,以减少焊接应力和焊接变形,保证焊接质量,当焊接施工环境气温低于 0℃时,如果要施焊应对构件的焊接部位进行预热。
2.8 要求全熔透的两面焊缝,正面焊完成后在焊反面之前,应认真清楚焊缝根部的熔渣、焊瘤和未焊透局部,直至露出正面焊缝金属时方可进行反面的焊接。
2.9 当采用气体保护焊时,焊接区域得风速应加以限制。
当风速在1m/s 以上时,应设置挡风装置,对焊接现场进行防护。
2.10 第 2.1.1 、2.1.2 、2.1.5 条所述的焊缝应检验 V 形切口的冲击韧性,其恰帕冲击韧性在 -20 度时不低于 27J。
3.钢材加工前应进行校正使之平直,放样和下料应根据工艺要求预留制作和安装时的焊缝收缩,切割及先端等需要的加工余量。
4.构件在高强度螺栓连接范围内的接触外表采用喷砂或抛丸处理,抗滑移系数≥ 0.50, 经处理的摩擦面应采取防油污和损伤的保护措施。
5.构件的端部加工应在矫正合格后进行,加工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证先端面与轴线垂直。
6. 钢构件在制作完毕后应进行除锈处理,除锈等级为Sa2 2/1, 除锈后刷环氧富锌两底两面,干漆膜厚度 120um,隅撑等次构件外涂醇酸面漆两道,漆膜厚度: 100um.在以下部位不得涂刷油漆:构件在高强度螺栓连结范围的接触外表钢梁上翼缘上外表型钢混凝土内封闭区以及外包混凝土区现场焊接部位的各方向100mm范围。
上述部位〔外露局部〕,运输及施工碰坏油漆部位待构件安装好后应进行补漆。
7.钢管内杂物应清楚干净,保洁清洁,安装时应采取临时措施封闭,防止异物掉入,保持管内清洁。
8.跨度大于 8.4m 的两端铰接梁需按 1/500 预起拱。
9.单个构件制作完毕后,应立即编号分类放置。
七、施工安装1.楼板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为 15mm,柱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为 30mm。
2.悬挑构件,施工中不得作承重构件使用。
3.所有洞口、预埋件均应配合建筑、设备图纸预留预设,不得事后补凿;钢结构构件上悬挂应预先焊接,装修焊件应预先焊接连接板,不得直接在构件上焊接,如需加焊需经结构设计人员同意方可实施,严禁随意切割钻孔;电梯机房预留孔洞按电梯样本施工。
4.组合楼盖施工说明楼面浇筑混凝土时,当次梁跨度大于等于 5.0m 时,次梁跨中下部应设置一支临时时支撑;临时支撑应具有足够的温度、刚度,以保证次梁、楼板在施工时无下挠。
临时支撑应设置必要的侧向支撑,保证其稳定性,以确保施工平安。
栓钉连接须采用栓焊设备进行焊接,焊机必须联在独立电器上,电源变压器容量在100-250KVA,并应保证栓焊点所需的电流量〔见 YB9238-92〕。
焊钉外表不得有影响使用的裂纹、条痕、凹痕和毛刺等缺陷。
直接焊在母材上的栓钉,应配用不同的陶瓷环,陶瓷环枯燥,焊后瓷环应去除。
在焊接端处不应涂漆,镀锌或镀镉等。
组合楼盖栓钉施工完毕浇筑混凝土前,应按施工图和有关标准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前方能进入下道工序。
在压型钢板铺设之前,必须认真清扫钢梁顶面的杂物,并对有弯曲和扭曲的压型钢板进行矫正,板与钢梁顶面的间隙应控制在1mm 以下为了保持钢梁与其上的钢筋混凝土板的粘着力,且对剪强力连接件的焊接不受影响,钢梁顶部上翼缘不应涂刷油漆;支承在梁上的压型钢板当端头未封闭处理时,浇注混凝土前应设置堵头板或挡板,以免施工时混凝土渗漏;气温在0℃以下,降雨、雪或工件残留水份时不得施焊;栓焊施工技术应遵守YB9238-92中的附录六“栓焊施工技术规定〞的全部要求。
穿过楼板的水管、暖气管等套管,吊顶用钢筋悬吊电线用螺栓等均应于浇筑混凝土前固定在压型钢板上或埋入槽内;本图中未来表示其它专业在楼板上的留洞,请结合各专业图纸施工。
5.钢结构的安装钢结构的安装应按照?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 B50205-2001〕,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 〔 JGJ99-98〕执行;5.2 钢结构安装应根据设计文件和施工图及有关标准、规程编制施工组织设计;5.3 结构安装前应对构件进行全面检查、核对,如构件数量、长度、垂直度、平整度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要求;5.4 钢结构安装前应对建筑物的定位轴线、核对、根底轴线、标高和柱脚锚固栓的位置、材质、根底混凝土强度等进行检查、核对,并按?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50205-2001〕检测和办理交接验收;结构吊装时应采取适当措施以防止产生过大的扭转变形;5.6 结构吊装就位后,应及时系牢支撑及系杆,在未能系牢前,应设置临时风缆绳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5.7 所有上部结构的安装必须在下部结构调整就位,并固定好后进行;5.8 钢结构安装在校正、定位并形成空间刚度单元后应及时对柱底板和根底顶面的空隙采用无收缩的细石混凝土进行二次浇灌;螺栓孔、锚栓孔应采用钻成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