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装培训教材

工装培训教材

第四章:工装知识第一节:模具常识一、一般模具组成二、影响模具寿命的因素三、对冷冲模具用钢使用性能的基本要求四、模具安装、拆卸:A:单动模具安装B:双动模具安装C:单动模具卸下D:双动模具卸下E:模具的联合安装五、模具的一级保养:A:装模时的保养B:生产中的保养C:生产后的保养六、模具的二级保养:七、生产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八、模具修理:第二节:检具常识一、检具的构造:二、检具的制作工艺:第四章:工装知识冲压车间的工装包括模具、检具以及工位器具,这里我们将对模具和检具的常识向大家介绍一下,而工位器具的知识我们将不进行叙述。

第一节:模具常识一、一般模具的组成:1.工作零件:是完成冲压工作的零件;包括凸模和凹模等零件。

2.定位零件:是保证送料时有良好的导向和控制送料的进距;主要包括挡料销、定位销、侧刃等零件。

3.压料、卸料、顶料零件:这些零件的作用是保证在冲压工序完成后将制件和废料的排除;主要包括卸料板、顶料器、气动顶料装置等零件。

4.导向零件:是保证上模与下模相对运动时有精确的导向,使凸模、凹模间有均匀的间隙,提高冲压件的质量;包括导柱、导套、导板等零件。

5.安装、固定零件:这些零件的作用是使上述四部份联成整体,保证各零件间的相对位置,并使模具能安装在压力机上;包括上模板、下模板、模柄、固定板、垫板、螺钉、圆柱销等。

6.缓冲零件:包括卸料弹簧、聚氨脂橡胶和氮气缸等。

7.安全零件及其它辅助零件:主要有安全侧销、安全螺钉、工作限制器、存放限制器、上下料架、废料滑槽、起重棒、吊耳等。

安全侧销:主要作用是防止上模压料板紧固螺钉松动或断裂,导致压料板落下,造成人员、工装的重大损失。

存放限制器:主要作用是防止模具弹性元件长期受压而失效和防止刃口长期接触影响刃口的寿命。

(一般采用聚氨脂橡胶)工作限制器:主要作用是限制凸凹模的吃入深度。

二、影响模具寿命的因素:1.冲压工艺及冲模设计的影响及提高冲模寿命的措施:(1)冷冲压用原材料的影响。

例如:原材料厚度公差不符合要求、材料性能波动、表面质量差和不干净等:A.冲压前应对原材料的牌号、厚度、表面质量进行严格检查B.保证材料表面质量和清洁(2)排样和搭边的影响:排样方法与搭边值对模具寿命影响非常大,不必要的往复送料排样法和过小的搭边值往往是造成模具急剧磨损和凸凹模啃伤的重要原因。

(3)模具导向结构和导向精度的影响:必要和可靠的导向,对于减小工作零件的磨损,避免凸凹模啃伤极为有效。

(4)模具几何参数的影响:凸凹模的形状、间隙和圆角半径不仅对冲压件成形影响极大,而对模具的磨损影响也很大。

2.模具的材料的影响:模具的材料性质及热处理质量对模具寿命的影响是影响模具寿命诸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

3.模具的热加工和表面强化的影响4.模具加工工艺的影响:模具加工后模具的表面粗糙度对模具的寿命影响很大,所以要根据制件情况,合理的选择加工工艺。

5.压力机的精度与刚性的影响6.模具的使用、维护和保养的影响7.正确使用、维护和保管模具是提高模具寿命的重要方面。

它包括模具正确安装与调整;注意保持模具的清洁和合理的润滑;防止误送料、上双料;严格控制凸模进入凹模的深度,控制校正弯曲、整形等工序中上模的下死点位置;及时的打磨、抛光等。

三、对冷冲模具用钢使用性能的基本要求:1.具有高硬度和强度,以保证模具在工作过程中抗压、耐磨、不变形、抗粘合;2.具有高耐磨性,以保证模具在长期工作中,其形状和尺寸公差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不因过分磨损而失效;3.具有足够的韧性,以防止模具在冲击负荷下产生脆性断裂;4.热处理变形小,以保证模具在热处理时不因过大变形而报废;5.有较高的热硬性,以保证模具在高速冲压或重负荷冲压工序中不因温度升高而软化。

四、模具安装、拆卸:模具的安装和拆卸是一名冲压工一项非常关键的技能,它基本上用到了压力机所有的操作:装模高度调整、微调、工作台夹紧与放松、工作台开出等。

从模具的角度看,在模具安装和拆卸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工装事故,容易对模具产生致命的伤害,另外装模调整的合理性对模具使用寿命、稳定性及冲压件的质量都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

还有从生产的角度看,熟练掌握装卸模具的工作要领有利于缩短换模时间,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以下就是模具安装和拆卸的程序以及注意事项进行叙述和说明:A、单动模具安装:1.工作台开出并清擦干净:开出前清擦工作台导轨,将废料等杂物清理干净,检查模具台两侧是否有物品超宽,以防止工作台开出时与压机主柱相干涉,引发事故。

工作台所停的位置要合理,以方吊模和放模为标准,但要与导轨的挡块留一定的安全距离;2.单动拉延模根据《作业指导书》把顶杆装好并确保顶杆长度一致:根据《作业指导书》上的顶杆图选用顶杆和顶杆位置,放好顶杆后要进行检查,保证顶杆的位置和长度的一致性,为了使模具摆放位置准确,根据《作业指导书》在模具相应的位置上放置定位销。

另外顶杆孔的盖板要定置摆放,以防丢失;3.模具吊上工作台并将中心与压机的工作台中心对齐:模具放置前要将模具的底面及上表面清擦干净,模具放好后检查各安装槽与压机T形槽的对齐情况,以方便安装;4.工作台开进并夹紧:工作台开进前对压力机底座进行清擦,工作台开进时一定要开到位后方可落下和夹紧;5.调好模具的安装高度(模具的安装高度=模具存放高度+10cm);6.单动拉延模在离模具上表面20-30cm处试顶杆,顶杆正确后将气垫落下;7.将滑块开至滑块底面与模具上表面触后,将上模螺钉装上并锁紧,下模螺钉放上即可,切记不要锁紧;8.滑块开到上死点,将留模样件取出,取下存放限置器;9.对模具进行清擦润滑;10.精调装模高度,滑块空行程两次后将模具合上,锁紧下模螺钉(空行程时注意模具各部份的工作情况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及时通知模修工);11.单动拉延模要调整好气垫压力值;12.首件调试合格后投入生产,填写《模具日点检表》和《自检记录表》。

B、双动模具安装:1.工作台开进与夹紧的步骤与单动模具相同;2.调整好模具的安装高度。

(双动模的安装高度是在模具的装模高度的基础上加上调整值,调整值一般在0.5-2.5之间);3.将滑块开到下死点(注意液压垫压力表的表值),将内外滑块夹紧器放松,并检查放松情况,待确认放松后用微调点动将滑块开到上死点。

由于操作人员无法看见内滑块内部的情况,故在滑块下行时一定要有专人看内滑块压力表的表值,当指针有动时,说明内滑块与模具已经接触,如果此时不在下死点,就应向上调整装模高度。

注:滑块夹紧器放松后,操作人员一定要逐个检查夹紧器的放松情况,以保证工作安全;4.安装螺钉,锁紧上模螺钉后将滑块开到下死点;5.将内外滑块夹紧后把滑块开到上死点,对模具进行清擦和润滑;6.滑块空行程二次后用微调将模具合上,锁紧下模。

空行程过程中模具的凸、凹模之间不应墩死,以保护模具型面不受损害;7.首件调试合格填写《工装日点检表》和《自检记录表》。

C、单动模具卸下:1.认真检查模具各部位是否完好、废料是否清除干净,并将模具各部位清擦干净;2.存放限置器放上,合模(使存放限置器轻微受力变形,若是刚性存放限置器则在快接触时使用装模高度调整)后将上下模具螺钉卸下;3.将滑块开到上死点后,工作台放松并开出;4.模具吊至存放地,清理工作台。

D、双动模具卸下:1.认真检查模具各部位并清擦干净,零件归位;2.将装模高度调整到模具的安装高度后将滑块开到下死点;安装高度为模具安装放松垫板时压机的装模高度;3.将内外滑块放松后滑块开至上死点,卸下安装螺钉。

夹紧器放松后一定要逐个对夹紧器进行检查;4.滑块开到下死点后将内外滑块夹紧。

夹紧器夹紧后一定要逐个对夹紧器进行检查;5.滑块开到上死点,将工作台放松并开出;6.模具吊至存放地,并清擦工作台面;7.模具吊回存放地点,用塑料布盖在模具上表面上。

E、模具的联合安装:联合安装指的是在一个工作台面上,同时安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模具进行生产。

其优点有:提高设备的使用率、生产效率高、制造成本低等;但其存在装卸不方便,模具制造要求高,另外生产的安全性下降等缺点。

模具联合安装的条件:①模具的闭合高度要求必须等高;②联合安装后冲压力的中心必须与压机的压力中心重合;③生产中操作必须方便。

五、模具的一级保养:模具的一级保养指的是在生产中操作人员对模具进行的日常保养,主要内容为清擦、润滑和检查。

A、装模时的保养:1.装模前要对模具的上下表面进行清擦,保证模具安装面和压机工作台面不受压伤及模具在生产中上下安装面的平行度;2.模具装好后将模具打开,将模具各部分清擦干净,特别是导向机构,对于表面件模具,其型面要清擦干净,以保证制件的质量;3.对模具各滑动部份进行润滑,涂润滑脂;4.模具各部份的检查,特别是安全件。

如:安全侧销、安全螺钉、侧护板、冲孔废料道等。

B、生产中的保养:1.生产中定期对模具的相应部分进行涂油。

如:拉延模的压料圈、圆角;修边模的刀口部位;翻边刀块部分等;2.定期对修边冲孔模的小孔废料道进行废料的清理。

C、生产后的保养:1.生产结束后要对模具进行全面的检查;2.对模具进行全面的清擦,保证模具的清洁度;3.将模具内的废料清理干净,保证废料盒中无废料;4.将模具的使用状态和使用后的情况如实地反馈到《模具使用工作传票》上。

六、模具的二级保养:模具的二级保养指的是根据模具的技术状态和复杂程度而制定的对模具进行的定期系统的保养。

此项保养工作由模修人员完成,并根据保养情况作好记录。

以下就不同的零件叙述其二保的要求和方法:A、拉延模凸模、凹模:拉延模的凸、凹模主要出现的问题是拉毛及型面的压坑,保养时主要对模具的圆角拉毛部位进行抛光。

如果出现压坑要对模具进行补焊,再进行修顺;B、导向零件(导柱、导套及导板等):模具在工作中会出现拉痕等现象。

产生的主要原因有润滑油脏及导向间隙偏等。

导向零件产生拉痕时,采取用油石推顺后抛光的办法进行消除;C、修边刀口: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刀口部分易出现崩刃和刃口塌陷现象,此时要对模具损坏的部位进行补焊修配;D、弹簧等弹性零件:在使用过程中,弹簧是模具最易损坏的零件之一,通常出现断裂和变形现象。

采取的办法就是更换,但是更换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弹簧的规格和型号,弹簧的规格型号通过颜色、外径和长度三项确定,只有在此三项都相同的情况下才可以更换;E、冲头、冲套:模具上使用的冲头、冲套大部分都采用标准件,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冲头易出现折断、弯曲和啃坏现象,冲套一般都是啃坏的。

冲头和冲套的损坏一般都用相同规格的零件进行更换。

冲头的参数主要有工作部分尺寸、安装部分尺寸、长度尺寸等;F、紧固零件:检查紧固零件是否松动、损坏现象。

采取的办法就是找相同规格的零件进行更换;G、压料及卸料零件:压料零件如压料板、优力胶等,卸料零件如卸料板、气动顶料装置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