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电网公司10kV配网工程标准设计(电缆线路部分)培训稿

广东电网公司10kV配网工程标准设计(电缆线路部分)培训稿

前言本次修编工作是在广东电网公司2005年版《广东省10kV配网工程典型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修编的。

修编后的标准设计,对提高全省10kV配网工程建设发展,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一个非常大的作用。

本次修编的内容除了对电缆沟、电缆支架以及盖板进行全面修改以外,还对电缆检查井、电缆工井、电缆中间头井、电缆标志桩、电缆标志牌等设置进行了重新定义,并且还增加了跨马路埋20孔、24孔管图纸,增加了三米电缆圆盘工井,并且对电缆沟盖板、电缆支架以及电缆沟壁厚等进行了承载力计算及使用强度计算,并根据荷载及内力计算和配筋计算重新配置钢筋,使之更加符合安全、经济、合理的设计原则。

本标准设计进一步细化和补充了标准设计内容,努力做到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在选用时既省时省力又方便适用,它为今后设计人员在设计任务时间紧、任务急等情况下,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设计任务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一、总则为使电力工程电缆线路(土建部分)工程做到安全、先进、经济、合理、适用以及便于施工和维护,特修编制定了这本《广东电网公司10kV配网工程标准设计》第三卷电缆线路(土建部分)标准设计图集。

本标准设计适用广东省城乡、新建和扩建的电力工程中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的选择与敷设。

本标准设计在设计时应贯彻国家的经济技术政策,要考虑到工程发展规划和工程分期建设的可能性,达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符合当地的使用环境和条件,并应满足电力正常运行、检修、施工的要求,要考虑远景发展与整个工程的建设标准协调一致。

本标准设计应执行国家以及行业的现有标准、规范及规定。

二、规范性引用条文1、《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2、《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5221-2005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6、《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1、《广东电网规划技术导则》12、《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铜芯、铝芯塑料绝缘电力电缆第三部份: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GB12706.3-9113、《架空线路及电缆安健环设施标准》----Q/CSG 1 0002-200414、《电力电缆运行规程》15、《广东电网公司关于10kV配网标准设计的指导原则和要求》本标准设计除应符合以上规范和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三、电力电缆线路的特点由于城市的发展,使得城市的用电密度提高,用电量愈来愈大,而架空导线又要受到大中城市地面空间、环境保护以及安全的限制,所以输配电线路只能采用电缆进入地下。

一些大型文化体育场馆、变电所,特别是变电站,受地形、环境和建筑的限制,使得进出线走廊拥挤,架空线路方案难以实施,因此只能采用电力电缆线路作为进出线,并发展成为电缆配电网络。

电力电缆线路一般埋于土壤或敷设于管道、沟道、隧道中,优点是占用地面空间少,受气候和周围环境条件的影响小,供电可靠,安全性高,运行简单方便,维护费用低,市容整齐美观。

四、电力电缆线路设计应用范围大城市中心区、高层建筑密集地区、重要的商业繁华路段;重点风景旅游区;现代化工厂企业以及大型文化馆、体育馆、酒店以及交通单位,对供电可靠性有特殊要求,需使用电缆线路供电的重要用户;输配电线路跨越江河湖海等不能使用架空导线时,必须采用在桥上或水下敷设电力电缆。

还有技术上难以解决的严重腐蚀地段;易受热带风暴袭击的沿海地区,主要城市的重要供电区域都应考虑采用电力电缆。

电力电缆作为输配电线路可分为三大类:(1)地下输配电线路。

这种线路的电缆敷设方式有:直埋式、沟道式、隧道式、管道式。

(2)水下输配电线路。

水下输配电线路是将此电缆敷设于江河湖海水底。

(3)空气中输配电线路。

空气中输配电线路敷设方式有:敷设在厂房、沟道、隧道内、竖井中、桥梁上以及架空电缆等。

由于电力电缆敷设的方式多种多样,敷设环境条件也各有不同,且要求电缆要可靠运行数十年,对电力电缆的保护显得十分重要。

本标准设计主要采取四种电力电缆敷设方式:1.电缆沟及电缆沟构筑物敷设形式。

2.预制构件电缆槽盒敷设形式。

3.电缆埋管敷设形式。

4.电缆桥架敷设形式。

五、电缆路径的选择1.电力电缆线路路径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应与各种管线和其他市政设施统一安排,且应征得城市规划部门认可。

2.电缆敷设路径应综合考虑路径长度,施工运行和维修方便等因素,统筹兼顾,做到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3.供敷设用的土建设施,宜按电网远景规划并预留适当裕度一次建成。

4.避开将要挖掘施工的地方。

5.供敷设电缆用的地下设施或直埋敷设的电缆不应平行设于其他管线的正上方或正下方。

六、电缆设计要求(一)电缆截面要求电缆的经济电流密度是选择电缆的必要条件之一,对于选择电缆继而节省能源、改善环境,提高电力运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技术经济意义,使用经济电流密度选择电缆的目的就是在已知负荷的情况下,选择最经济的电缆截面。

通常10kV 配网线路电缆均宜采用240mm2——300mm2规格的电缆。

(二)电缆绝缘及保护要求在人员密集的公共设施以及有低毒阻燃性防火要求的场所,应根据运行可靠性施工和维护的简便性及允许最高工作温度及消防安全时,应选用交联聚乙烯电缆。

(三)在地下客运、商业设施等安全性要求高且鼠害严重的场所,除电缆挤塑外护层宜选用聚乙烯外,电缆应具有金属钢丝或钢带铠装。

七、电缆敷设设计原则电缆敷设方式的设计应考虑工程条件,环境特点和电缆类型、数量等因素,以及满足运行可靠便于维护和技术经济合理的要求来确定敷设方案。

当在同一路径需要敷设的电缆根数不超过4根时,在城市郊区或城郊结合地带,慢车道或人行道下、公园绿地、建筑物的边沿地带等不经常开挖的地方,均可采用直埋或槽盒敷设方式;超过4根时(不包括4根),宜采用电缆明沟或暗沟敷设。

(一)直埋敷设电缆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路径应避开含有酸碱强腐蚀的地段。

2.应避开白蚁危害地带、热源影响和易遭外力损伤的地段。

3.直埋敷设的电缆严禁位于地下管道的正上方或正下方。

4.电力电缆相互之间允许最小间距以及电力电缆与其他管线构筑物基础等最小间距应符合表1.0规定。

②用隔板分隔或电缆穿管时不得小于0.1m③特殊情况时减小值不得大于50﹪(二)电缆及电缆沟敷设的一般规定任何方式敷设的电缆无论在垂直、水平转向部位和电缆热伸缩部位以及蛇形弧部位的弯曲半径不宜小于表2.0规定。

(三)电缆支架外形尺寸的确定1.根据国标及行标中的规定,电缆敷设在支架上,要求电缆之间应有1倍电缆外径或35mm的净距。

电缆支架的层间垂直距离应满足电缆能方便地敷设和固定。

在多根电缆同层支架敷设时,有更换或增设任意电缆的可能,电缆支架之间最小净距不宜小于表3.0的规定。

注:h表示槽盒外盒高度,d表示电缆最大外径2.本标准设计电缆沟内的支架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支架。

此种支架可满足防火、耐腐蚀、安装简便以及满足电缆及其附件荷重的安装维护的受力要求,根据规范规定,此次的电缆支架设计长度为一托二的支架长度为425mm.,一托三的支架长度为545mm。

3.电缆沟纵向每隔0.8米设置有承托支架,详见表4.0.4.根据电力电缆300mm2规格重量0.16KN/m(16kg/m),支架上附加集中力人体重量0.9KN(90kg),加上支架本身自重,综合以上荷载对支架进行承载力及抗弯抗剪的内力强度计算,来确定截面尺寸大小、砼标号及配置钢筋的标号。

一托二线电缆支架一托三线电缆支架(四)电缆沟敷设原则1.在城市中心或城镇多的主干道路宜采用构筑式的电缆沟。

电缆沟分为多种形式,如:6线电缆沟、12线电缆沟、16线电缆沟、24线电缆沟、32线电缆沟、双排沟等等。

本标准设计图纸中带有“*”的图纸,设计时是参照《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5221-2005属电力行业标准,作为依据进行设计。

2.电缆沟的种类是根据容纳电缆根数,且满足电缆安全运行以及敷设工作与维护巡视活动所需空间来确定的。

3.电缆沟的电缆支架离底板和顶板的净距不宜小于表5.0的规定。

4.电缆沟或隧道内通道净宽,不宜小于表6.0规定。

5.电缆沟内尺寸确定应根据规范《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5221-200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按表3.0、表4.0、表5.0最小净距来确定。

1020010200沉底六线沟(行人)剖面图预制砼盖板(行人)13901101109502407102401001001390浮面六线沟(行车)剖面图预制砼盖板(行车)200950101102001011520024024010010011020010110200十二线沟(行人)剖面图预制砼盖板(行人)10镀锌角铁125010101690沉底十二线沟(行车)剖面图2402401001001690125010110200101010110200回填石粉30014501011032010110320沉底十六线沟(行车)剖面图预制砼盖板(行车)16901011020010110200预制砼盖板(行车)镀锌角铁10沉底双沟三十二线沟(行人)剖面图(五)电缆沟设计条件及要求1.抗震设计,荷载及防火要求。

(1)本工程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本工程设防烈度为7度,抗震等级框架为三级。

(2)本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二级。

(3)结构、构件主筋保护层最小厚度:板结构为15mm厚,梁结构为25mm厚。

2.地基基础部分本标准设计采用天然地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若施工时发现实际地质情况与设计或地质资料不符请通知设计人共同研究处理。

处理回填土时按200mm厚分层夯实,夯实遍数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及所用机具确定。

3.砖砌体和混凝土部分本标准设计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的材料强度分别采用:垫层为C15,压顶梁为C20,盖板为C25,支架为C30。

浇注混凝土必须符合有关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及《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规定。

4.电缆井部分沉底电缆沟每隔20米设置检查井一个,每隔60米设置工作井一个,每隔200米设置电缆中间接头井一个,检查井主要用于沟内废气排出和电缆运行事故检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