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保护税纳税申报计算表(噪声适用)

环境保护税纳税申报计算表(噪声适用)

环境保护税纳税申报计算表
(噪声适用)
税款所属期:自年月日至年月日
纳税人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纳税人识别号):
1.本表适用于污染物为噪声的申报计算。

2.第1栏“月份”:按税款所属期进行分月填报,如1月、2月、3月等。

3.第2栏“税源编号”:纳税人申报时无需填写,由税务机关的征管系统根据纳税人的排放口信息赋予编号。

4.第3栏“噪声源名称”:指产生噪声源的单位名称,如某厂区等。

5.第4栏“噪声源位置”:指纳税人边界噪声源位置描述。

6.第5栏“噪声时段”:填写产生噪声的时段,具体为:昼间(6时-22时),夜间(22时-次日6时)。

7.第6栏“监测分贝数”:根据纳税人实际监测数据据实填报。

昼间填写等效声级,夜间频繁突发和夜间偶然突发厂界超标噪声,按照等效声级和峰值噪声两者中的较高者确定。

8.第7栏“标准限值”:按所属噪声功能区的应执行标准填报。

9.第8栏“超标分贝数”:超标分贝数=监测分贝数-标准限值。

10.第9栏“污染物名称”:按照《环境保护税税目税额表》的税目小类和计税单位确定,根据“超标分贝数”具体填报“工业噪声超标1-3分贝”、“工业噪声超标4-6分贝”、“工业噪声超标7-9分贝”、“工业噪声超标10-12分贝”、“工业噪声超标13-15分贝”、“工业噪声超标16分贝以上”。

11.第10栏“超标天数”:填写实际超标的天数。

12.第11栏“超标天数系数”:当月超标天数不足15天的,为0.5;大于或等于15天的为1。

13.第12栏“两处以上噪声超标”:按照沿边界实际长度和超标情况,填报是或否
14.第13栏“边界超标系数”:当沿边界长度超过100米有两处以上噪声超标时,填写2;其余情况填写1。

15.第14栏“计税依据”:分昼、夜分别确定超标及计算的计税依据。

昼间(夜间)计税依据=超标天数系数×边界超标系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