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生物学考研试题

普通生物学考研试题

总目2、华东师范大学96—02普通生物学试题(2)3、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普通生物学试题(4)4、南京大学生科院2004.06普通生物学期末试卷及答案(4)5、南开大学199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生物学试题(7)6、厦门大学94—03普通生物学试题(8)7、四川大学02、03年普通生物学考研试题(22)8、西南民族大学普通生物试题(22)9、《普通生物学》教学大纲及习题、答案(26)10、河南精品课程普通生物习题(54)11、四川农业大学普通生物复习题(57)12、夏大普通生物学复习资料(63)13、浙大普通生物学习题(71)14、湖北大学03-04普通生物学试卷(81)15、清华2000(93)16、《普通生物学》综合练习题(94)17、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导论习题(97)2、华东师范大学普通生物学试题(96—02)普通生物学 1996年一.名词解释。

细胞周期同功器官光周期内皮层半保留复制获得性免疫生态位 C4植物病毒双重呼吸二.问答题1.试述茎的形态结构如何与其功能相适应?2.什么是基因?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如何?3.高等动物的神经系统如何实现对机体功能的调控?4.固氮微生物有几种类型?它们各自有何特点?5.根据你所在地的污染状况,如何应用生物学知识预防和解决这些污染问题?普通生物学–1997一.名词解释细胞分化蛋白质的三级结构酵解凯氏带同源器官全能性光周期诱导基因重组突触原空动物和后口动物二.问答题。

1.阐述细胞膜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2.植物性神经和躯体神经、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3.为什么说被子植物的花既是有性生殖器官又是无性生殖器官?4.阐述真菌的主要特征及其在自然界所起的作用。

5.请你用生物学知识对受污染水体设计治理方案。

普通生物学-1998一.名词解释。

二.光能异养型生物全酶体液免疫向性运动发射弧细胞增殖周期中心法则世代交替克隆器官原基三.问答题1.叙述细胞核的功能和意义。

2.茎的形态结构如何与其功能相适应?3.营养物质是如何被吸收的,通过什么方式和途径进入机体组织细胞?4.请叙述变异的类型以及造成变异的环境因素。

5.原核生物包括那些类群?谈谈它们和人类的关系以及在自然界中所起的作用普通生物学-1999一.名词解释酶的诱导契合模型分辨率肺循环再生作用噬菌体生物种纯合体移码突变光反应和暗反应永久组织二.问答题1.酶促反应有何特点?哪些因素影响酶促反应?2.请叙述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生物学发展的意义。

3.试述植物根部吸收分水的原理4.请举例说明机体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不同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5.以氮元素的转化循环为例,说明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

普通生物学-2000(A)一.名词解释。

应激性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细胞呼吸原肠胚中心法则内起源成花素光能细菌病毒粒子真果和假果二.问答题1.举例说明细胞无氧呼吸的代谢过程,并阐述其生物学意义。

2.请叙述酶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3.稳态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请分析生物有机体通过哪些途径以维持其稳态。

4.为什么爬行动物能成为真真的陆生脊椎动物?普通生物学-2000(B)一.名词解释。

底物水平的磷酸化反馈调节基因突变细胞外消化病毒粒子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光呼吸春化作用边材和心材化能细菌二.问答题1.从遗传学角度来看,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有何意义。

2.请叙述动物的运输系统的进化历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3.比较双子叶植物根和茎的初生构造有何不同4.请叙述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的全过程5.根据你掌握的生物学知识,可解决哪些环境问题普通生物学-2001一.名词解释。

生物膜干扰素稳态光周期诱导无氧呼吸菌根双受精生物节律等位基因细胞分化二.问答1.请叙述气孔开关的机制2.请叙述遗传物质DNA在细胞周期中各阶段的变化。

3.请以呼吸、循环或神经系统之一为例,叙述进化过程中,动物的形态结构如何适应其生存环境4.请叙述植物根的形态结构如何适应其生理功能5.请叙述你所食的牛肉蛋白转变成组成你自身蛋白的过程普通生物学-2002(A)一.名词解释。

基因库非共质体途径内皮层无氧呼吸再生作用适应光敏色素双名法原核细胞氧化磷酸化二.问答题1.请叙述生物膜的结构及其功能2.单子叶植物茎的构造和双子叶植物的茎有何不同?3.试述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和作用4.试述人体对环境化学污染物可能的吸收和排除途径5.碳、氮元素的转化循环为试以例,说明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普通生物学-2002(B)一.名词解释体液免疫光合磷酸化形成层克隆共质体途径细胞周期三羧酸循环世代交替蛰伏光敏色素二.问答题1.以动物的神经系统为例,阐述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如何与环境相适应的。

2.叶的形态结构是如何适应其生理功能的?3.为什么根据老树的年轮能够推测以前的气候和环境的状况。

4.试述人体对环境化学污染物可能的吸收和排除途径5.碳、氮元素的转化循环为试以例,说明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

3、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普通生物学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40分)1、内吞作用2、无限维管束3、光周期诱导4、氧化磷酸化5、细胞分化6、稳态7、基因文库8、菌根9、生态位 10、光系统二、简答题: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有何区别?(本题8分)2、请叙述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的主要事件。

(本题8分)3、请以体液免疫为例,讨论机体免疫反应的特点。

(本题8分)4、以生长素为例,说明植物激素的作用机制。

(本题12分)5、请叙述物质跨膜运输的主要形式及其过程。

(本题12分)6、请论述陆生植物在生态修复中的作用和机理。

(本题12分)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某河流受到有机污染,河水变黑发臭,请运用生物学知识为该河流设计一个治理方案2、论述某种环境致突变污染物的长期作用可能对生物个体、种群、群落以及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4、南京大学生科院2004.06普通生物学期末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计10分;选错一个倒扣1分)1. 不同颜色的英国椒花蛾的相对比例的变化,是__a __的一个例子。

a. 定向性选择;b. 稳定性选择;c. 中断性选择2. __a___的形成能导致物种的爆发式产生。

a. 多倍体;b. 渐变群;c. 瓶颈效应3. 病毒感染细胞后,相邻细胞会产生__ a.___。

a. 干扰素;b. 类毒素;c. 外毒素4. 藻类不具有下列特征_ _b ___。

a. 光合自养;b. 根、茎、叶分化;c. 多细胞生殖器官5. 真菌的营养方式为__b __。

a. 腐生;b. 腐生和寄生;c. 腐生、寄生和化能自养6. 遗传漂变导致__b ___改变。

a. 种群大小;b. 基因频率;c. 交配几率7. 植物学家主张高等植物由绿藻样祖先进化而来,理由是__ b ___。

a. 两者之间结构相似;b. 两者之间的光合色素和储藏物质相同;c. 两者的生活环境相似8. __ a ___之间存在趋同进化。

a. 鲨鱼和鲸鱼;b. 马和虎;c. 人和黑猩猩9. 寒武纪出现物种的爆发式突增,是由于生物__ a___的结果。

a. 适应辐射;b. 生存斗争;c. 定向选择10.地衣是__ c ___。

a. 植物;b. 原生生物;c. 藻菌复合体二、填空(每空1分,计25分)1. 新的表现型可以不通过 __突变__,只通过基因重组就可产生。

2. 人科不同于猿科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人科是灵长类中唯一能两足直立行走的动物。

所以,南猿是已知的最早的一类人科成员。

3. 脑的扩大和石器的制造是人属的重要特征,能人是现在找到的最早的人属成员。

4. 原核生物包括细菌、蓝藻和原绿藻三类。

5. 支原体是已知的最小的能在细胞外培养生长的原核生物。

6. 细菌分泌到体外介质中的毒素称外毒素。

它的成分是蛋白质,经热处理后毒性消失,成为类毒素。

7. 细菌病的治疗药物主要有磺胺药和抗生素。

此外,对于多种细菌病的预防或治疗,还常用三类物质,其中 __疫苗__ 起抗原作用,能使抗体产生;抗毒素没有杀菌的功能,抗毒素和抗血清含有抗体。

8. 高等植物又称有胚植物,包括苔藓植物门和维管植物门。

维管植物含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后者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9. 孢___ 子体发达是种子植物生活史的特点。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计20分)1. 建立者效应●遗传漂变的另一种形式——小种群可以造成特殊的基因频率:●小种群中的几个或几十个个体,迁移到它处定居下来,与原种群隔离开来,自行繁殖形成新的种群;有些等位基因没有带出来,导致新种群与原种群的基因频率的差异;●新种群的基因频率取决于建立者(定殖者)——分离出来的几个或几十个个体●意义:通过自然选择,有可能形成新物种。

2. 同义突变●一种中性突变;●由于遗传密码的简并性,决定同一氨基酸的密码子大多不止一个;●即使密码子发生了突变,但突变后的密码子与突变前的密码子可能都是编码是同一蛋白,这样的突变称为同义突变。

●温和性的噬菌体侵入细菌,并不立即复制使细菌死亡;●而是将噬菌体的DNA拼接到细菌的DNA分子上,成为细菌DNA 分子的一部分,变成原病毒;●原病毒时期——病毒的溶原周期。

4. 世代交替●植物的生活史有性世代:从孢子开始,到由其萌发形成配子体,并行有性生殖产生配子;无性世代:从配子结合形成的合子开始,到由其萌发形成孢子体,直至行无性生殖产生孢子;●植物生活史中的世代交替植物生活史中上述两个世代有规律地交替进行的现象;二倍体的孢子体世代与单倍体的配子体世代,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动物生活史中的世代交替有性生殖的世代与无性生殖的世代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

如:轮虫、蚜虫等。

5. 性选择完全和繁殖相关的、某些个体超出同种相同性别其它个体的优越之处。

四、简答题(每题15分,计45分)1. 试述进化理论的发展。

●达尔文式的进化与非达尔文式的进化;●综合进化论对达尔文学说的修改;●分子进化和中性学说;●渐变式进化和跳跃式进化;●物种绝灭和灾变;2. 病毒、类病毒和朊粒是什么?它们在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方面给你什么启示?●病毒★非生物性质◆构成:核酸、蛋白质(或只有核酸);◆无细胞结构;◆侵入寄主细胞之前无代谢必须的酶系统,也不能产生ATP,所以,无新陈代谢活动;不能独立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更不能繁殖;可形成结晶——似无机物;★明显的生命现象特征◆构成:最基本的两种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侵入寄主细胞后借助寄主细胞一套生命物质系统→复制自己、大量繁殖。

★病毒给我们的启示一种不完全的生命形式;或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生命形式争议:生物?非生物?◆“非此即彼”、“非黑即白”——错误观点“亦此亦彼”、“灰色系列”——普遍现象,恐龙——鸟;病毒——其中之一;◆生物界(生命)、非生物界(非生命)无绝对界限、无不可逾越的鸿沟;●类病毒★比病毒小的颗粒无蛋白质外壳;300多个核苷酸构成,单链环状或线形RNA分子;★类病毒、某些基因中的内含子核苷酸顺序相似;说明:类病毒可能来自于基因中的内含子;●朊粒★是一种蛋白质分子,也称蛋白质病毒;★非生物性质无核酸——无复制转录功能;★生物特性——具信号分子作用→寄主细胞产生新的朊粒(即繁殖);★疯牛病病原体——蛋白粒子Pron★说明◆蛋白质可能也含遗传信息——对中心法则的挑战、补充;◆生命现象的复杂性——有待于探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