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新课标”实施对小学体育教育的影响

“体育新课标”实施对小学体育教育的影响

“体育新课标”实施对小学体育教育的
影响
摘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深入新课标教学理念,对促进学生体育学科综合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课标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让学生成为体育课程的
主要参与者,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受到小学体育教师的广泛关注,并逐
步应用于体育教学,产生可观的教学效果。

因此,本文以新课标在小学体育教学
中应用产生的影响为题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体育;教学影响
引言:小学体育教学渗透新课标教学理念,是体育教学发展的主要方向,也
是教师教学的重点。

因此,以新课标教学理念为主导的教学方法,为教师活跃教
学思路,以多样性的教学方式为载体,确保教师教学方式灵活多变,吸引学生精
神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和运动
习惯,以促进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可持续发展。

一、“体育新课标”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现的特征
转变教师教学理念。

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体育教学的主导,教条化、灌输化、格式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失去学习情趣,阻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小学体育教学渗透新课标教学理念,活跃教师教学思路,转变教师教学理念,以
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学生开展差异性教学,实现教学
面向全体学生。

塑造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课程是塑造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基础,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活跃体育教学氛围,点燃学生学
习热情。

同时,教师结合趣味性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运动习惯,构建学生体
育运动意识,落实体育运动活动,促进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

注重学生个性化
培养。

新课标教学方式打破传统体育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差异性存在,制定进阶
性教学计划,因材施教,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
创造能力。

二、“体育新课标”实施对小学体育教育的影响
(一)“体育新课标”实施对体育教学管理的影响
建立科学民主教育管理机制。

新课标指出教师在教学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
组织家长和学生共同组织体育教学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促进小学体育教学持续发展。

建立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考核制度。

学校在原有的
教师考核制度进行优化升级或重新构建,体现新课标教学精神,从教师的师德、
能力、成果等多个方面进行对教师进行考核,促进教师考核制度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评价。

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注重体育测量和最终成绩的
评定,而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进步程度,容易造成“一锤定音”的片面评价[1]。

而体育新课标则强调评价的多元化和科学化,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技能掌握和达标
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合作精神、情意表现、进步程度等多方面素质,
通过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体育新课标”实施对教师体育教学的影响
体育新课标的颁布给体育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

与以往的教学大纲不同,体
育新课标只给教师提出了课程的指导思想、教学理念,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则
由教师自主设计,为教师提供想象空间和创新空间。

同时新课标对教师教学综合
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有部分教师接受过新课程方面的培训,对新课程的
理念有一定的认识,但也有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难以充分理解,这反映了教
师自身素质与新课标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阻碍新课标教学顺利实施。

因此,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是实施体育新
课标的关键。

体育新课标的实施有利于实现从“学科中心论”到“学生中心论”
的教学观念转变。

传统的体育教学过于强调技术的传授和达标成绩的考核,而忽
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空间或个性发展。

而体育
新课标则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锻炼习惯,促进学生
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体育新课标”实施对学生体育学习的影响
首先,体育新课标实施促进了学生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发展。

新课标强调
每个学生都要具备一定的运动技能,并且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能够提高自己的
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因此,学生在参加体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一
定的运动技能,还要通过不断地练习来提高自己的体能和运动能力。

然后,体育
新课标的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锻炼习惯。

新课标强调学生在体育课
程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
锻炼习惯。

因此,学生在参加体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并通过不断地锻炼来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提高自己
的健康水平[2]。

最后,体育新课标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发展。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通过适当的体育运动调节情绪状态,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品质,塑造学生敢于挑战困难的精神,以实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发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学渗透新课程教学理念,是提高学生体育素
质有效途径,也是促进体育学科综合发展的关键。

因此,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大力
开展新课标式教学,丰富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式多样化,构建体育教学知识整
体性,提升教师教学质量。

同时,使学生了解新课标教学对自身发展的影响,推
动学生高效学习,促进学生体育学习与运动充分结合,以实现学生体育学科核心
素养。

参考文献:
[1]丁鹏程.试论“体育新课标”实施对小学体育教育的影响[J].新教育时代
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000(006):84.
[2]谭年安.浅谈新课标影响下的小学体育教学[J].读书文摘,2017,000(004):34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