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科学方法是科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初中物理中常常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模型法”、“类比法”等方法,下面是几个研究实例:①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②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让物体的质量保持不变;③研究功率时把它与速度相比;④将撬棒抽象为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其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A.①和②B.①和④C.②和③D.③和④2.如图,水平桌面上的物体A重100N,物体B重40N,此时物体B恰能匀速下降;当用一水平向左的力F拉动物体A在2s内匀速向左移动1m的过程中,若不计动滑轮和绳的重力,不计绳与滑轮及滑轮轴间的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上升了2m B.拉力F的功率为20WC.物体A与桌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40N D.吊着B物体的绳子所做的功为40J3.中国公路往往环绕山坡,盘山而上,人们称之为盘山公路.若一辆车在盘山公路上保持40千米/时的速度向山上行驶,则下列有关该汽车和盘山公路的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B.汽车的牵引力与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盘山公路可以使汽车提高机械效率D.盘山公路可以使汽车减小所需的牵引力4.如图所示的滑轮装置,重为5牛的物体挂在绳端,力F作同在滑轮的轴上,滑轮在力F 的作用下以2米/秒的速度匀速向上运动.若不计滑轮重及摩擦,则拉力F的大小和物体向上运动的速度为A.10牛,4米/秒B.2.5牛,4米/秒C.10牛,2米/秒D.2.5牛,2米/秒5.人体的某些部分也可以看作杠杆,例如托起物体的前臂图.下列图中正确表示手的前臂所受动力和阻力的是图A.B.C.D.6.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4s内将重为1500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2m 的过程中,所用的拉力大小为375N,物体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物重的0.4倍,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做的有用功为1000JB.拉力F的功率为750WC.重力做的功为3000JD.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80%7.如图所示,在建筑工地上经常看见塔吊,塔吊的横梁可以看成一根杠杆,塔吊在 C处安装了较重的配重物,其主要目的是为了()A.美观B.增大塔吊的阻力,确保塔吊不会翻倒C.减小塔吊所吊物体的重力D.增大塔吊的阻力臂8.如图所示的四种用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剪刀B.核桃钳C.钢丝钳D.面包夹子9.高速铁路的输电线、无论冬、夏都需要绷直,以保障列车电极与输电线的良好接触。
图乙为输电线的牵引装置工作原理图。
钢绳通过滑轮组悬挂30个相同的坠砣,每个坠砣配重为150N,若某段时间内坠砣串下降了20cm,不计滑轮和钢绳自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滑轮A为动滑轮,滑轮B为定滑轮B.钢绳上的拉力为150NC.输电线P端受到的拉力大小为9×103ND.输电线P端向左移动了40cm10.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用F=30N的拉力,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300N的物体,使物体匀速前进了2m.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45N,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拉力做的功是120J ②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2m ③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④A点受到的拉力为300NA.①④B.②③C.①③D.③④11.如图所示,分别用不同的方式在水平地面上匀速拉动同一物体,物体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均相等,不计滑轮和绳重,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各图中最省力的是()A.B.C.D.12.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与物重G物的关系,改变G物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计算并绘出η与G物关系如图乙所示,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G物=6N时,机械效率η=40%B.此滑轮组动滑轮的重力为2NC.当G物=15N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D.同一滑轮组机械效率η随G物的增大面增大,最终将超过100%13.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在力F作用下水平平衡,如图所示,现将弹簣测力计绕B点从位置a转到位置b过程中,杠杄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拉力F的变化情况是()A.一直变小B.一直不变C.一直变大D.先变小后变大14.如图所示,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操作能使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的是()A.增加钩码的个数B.将钩码悬挂点的位置向左移C.保持拉力方向不变,将弹簧测力计向右移D.保持弹簧测力计悬挂点的位置不变,使其向左倾斜二、填空题15.小明用图示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
实验时,小明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重5.0 N的物体缓缓上升。
(1)实验中,小明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N,物体上升的高度为0.3m,则拉力做的有用功为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请写出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原因_____。
16.小强利用如图甲所示滑轮组将货物运送到楼上,不计绳重和摩擦,如果所送货物重G 从20N开始逐渐增加,每次均匀速拉动绳子,且提升同样的高度,图乙记录了在整个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货物重力的增加而变化的图像.当货物重G为20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动滑轮的重为_____N;当货物重G为180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17.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光滑木板AB长1.5m,可绕固定点O转动,离O点0.6m的B 端挂一个30N的重物G,在A端用与水平地面成30°夹角的力F拉住,杠杆平衡时,拉力F= ________N,若拉力F与水平地面的角度减小后仍斜向下拉,则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8.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使重40N的物体A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5m,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5N,不计滑轮、绳子的重力及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擦力,拉力F的大小为___________N,拉力F做的功为___________J。
19.如图所示是剪高处树枝的剪刀,将其套在一个竹竿上拉动绳子一端就可以剪下高处的树枝。
这个剪刀上的滑轮属于一个___________(填“定滑轮”或“动滑轮”),它可以起到________的作用;剪刀的刀口做得非常锋利,目的是为了_________。
20.(1)有一位19世纪英国的物理学家。
他没有上过学,年轻时自学物理化学知识,把时间全都花在学习和实验上。
后来他结识了化学家道尔顿并拜道尔顿为师,加之自己的努力获得了积大的成就,人们为了纪念他,用他的名字作为功和能的国际单位。
这位物理学家是______(填写中文名称)。
同样用物理学家名字作为计量单位的还有很多,其中帕斯卡是______(填写物理量名称)的单位;(2)两个滑轮按照如图方式组合,用力F拉动绳端时,重物会向______(选填“上”或“下”)运动。
其中A是______滑轮;(3)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放在盛满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烧杯中,静止时的状态如图所示。
甲乙两杯中的液体密度ρ甲______ρ乙,密度计在两杯中所受的浮力的大小关系是F甲______F乙(选填“>”、“<”或“=”)三、解答题21.如图所示是搬运工人用滑轮组将仓库中的货物沿水平轨道匀速拉出的示意图。
已知货物的质量为600kg,所受轨道的摩擦力为其重力的0.05倍,工人所用水平拉力为200N,货物被移动的距离为25m,求:(1)拉力做的功是多少?(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22.如图所示,用固定在竖直墙上的直角三角形支架ABC放置空调室外机。
已知AB长40cm,BC长50cm,AC长30cm,三角形支架的质量忽略不计。
室外机的质量为30kg,与支架的接触面积为30cm2,室外机静止在图中位置时,它的重力作用线正好通过AB中点。
求:(1)这台空调室外机的重力是多少?(2)室外机静止时,对三角形支架的压强是多少?(3)A处螺钉受到的水平拉力为多少?23.如图所示,工人体重为700N,用滑轮组提升重800N的物体。
他用500N的拉力在5s内将手中绳子匀速拉下2m。
不计绳重和摩擦。
(1)求拉力做功的功率;(2)求动滑轮重;(3)工人提升不同物体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最大值是多少?24.如图1,轻质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现利用该杠杆提升货物(如图2),货物P重120N,在竖直向下大小为120N的拉力F作用下,该杠杆从图中水平位置缓慢匀速转至虚线位置,此过程中重物P上升的高度为0.8m,拉力F下降的高度为1m。
求(1)提升货物做的有用功W有;(2)拉力F做的额外功W额;(3)该杠杆的机械效率 。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2.B3.D4.A5.B6.D7.B8.D9.C10.C11.B12.C13.C14.C二、填空题15.5150J克服杠杆的自重做额外功(或克服摩擦做额外功)16.209017.变大【解析】18.10N2519.动滑轮省力增大压强20.焦耳压强上动<=三、解答题21.22.23.【参考解析】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对每个物理实验进行分析,明确各自采用的研究方法,就能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
①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采用的是模型法;②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让物体的质量保持不变,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③研究功率时把它与速度相比,采用的是类比法;④将撬棒抽象为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采用的是模型法;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学中的科学方法,这就要求学生除了掌握好所学知识外,还要对其进行分类总结,具有一定难度!2.B解析:BA.滑轮组的动滑轮绕2段绳,当用一水平向左的力F拉动物体A在2s内匀速向左移动1m的过程中,A移动的距离为B升高高度的2倍,B上升了h B=1m2=0.5m,故A错误;BC.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A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和向左的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故f=12G B=12×40N=20N,当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向右的摩擦力、B对A的拉力,由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因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摩擦力不变,所以向右的摩擦力为:f=20N.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平衡力的作用,A受到的水平向左的拉力为:F=f+12G B=20N+20N=40N,拉力F的功率为:P=40N1m2sW Fst t⨯===20W,故B正确,C错误;D.绳子拉力对物体B所做的功为:W=G B h B=40N×0.5m=20J,D错误.3.D解析:DA.盘山公路修成环绕山坡的盘山路线,汽车向上行驶过程方向发生了改变,故A项错误;B.盘山公路上汽车做匀速曲线运动,受到非平衡力作用处于非平衡状态,所以牵引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项错误;C.山高一定,车行驶到山顶,做的有用功是一样的;盘山公路修成环绕山坡的盘山路线,车做的总功会增大,则斜面越缓(在斜面高一定时,斜面越长,斜面越缓)机械效率越低,故C项错误;D.盘山公路相当于斜面,盘山公路修成环绕山坡的盘山路线,就是在斜面高一定时,增加了斜面长,所以更省力,这样车辆向上行驶可以减小汽车所需牵引力,也就是减小了阻力,故D项正确;【点睛】解决此题需要知道:斜面高一定时,斜面越长,越省力,同时还要知道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4.A解析:A由图可知,该滑轮是动滑轮,当滑轮在力F的作用下以2米/秒的速度匀速向上运动,重物的速度为:2×2m/s=4m/s此时拉力应该是物重的2倍,因此拉力为:F=2G=2×5N=10N故选A.5.B解析:BO为支点,由于物体的重力为竖直向下,且作用在手上,所以物体对前臂的力为阻力F2竖直向下,物体在此位置平衡,动力与阻力又在支点同侧,方向须相反为竖直向上,则股二头肌对前臂的力为动力F1竖直向上,如B选项图所示.故选B.6.D解析:D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拉力等于摩擦力,所以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f=0.4G=0.4×1500N=600N所做的有用功W有用=fs A=600N×2m=1200J 故A错误;B.由图知,n=2,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s A=2×2m=4m拉力F做的总功W总=Fs=375N×4m=1500J 拉力F的功率P=Wt=1500J4s=375W故B错误;C.物体沿水平方向运动,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重力不做功,即重力做功为0J,故C错误;D.该装置的机械效率η=WW有用总=1200J1500J×100%=80%故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