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安全基本知识

食品安全基本知识

食品安全基本知识饮食安全小常识1一、食品安全常识1、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

2、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

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若蛋白质类食品发粘,渍脂类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或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等均不能食用。

3、不到校园周边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

4、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在食堂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

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二、选购冷饮食品的方法1、看包装:产品包装严密无损、商标内容完整,品名、厂名、厂址、净重、主要成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清晰可见。

2、看色泽:产品色泽应与品名相符,若其颜色过于鲜艳,失之自然,就有可能是添加了过量色素所致,不要购买和食用。

3、闻香味:产品香味应与品名相符,应香气柔和,无刺鼻,无异臭味。

若有异味,则表明已变质。

4、品滋味:产品滋味应酸甜适宜,不得有苦味、涩味、酒味(酒精饮料除外)。

5、观液汁:产品应清澈透明、无杂质、不混浊,无沉淀。

如果发现饮料分层,有絮状沉淀或有大量搅不散的沉淀,是已变质的显著标志,不能饮用。

另外若在运动后或空腹时大量食用冷饮食品,会强烈刺激胃肠道、心脏,使之发生突发性的痉挛现象,导致各种酶促化学反应失调,女性月经紊乱等病症发生。

三、怎样鉴别奶类食品奶类及其制品是老弱妇孺和病人比较理想的食品,但是极易腐败变质。

鉴别奶及奶制品的卫生质量,可按以下方法进行。

鲜奶:正常感官性状呈白色或稍带黄色的均匀混悬液体,无凝块、无杂质,有微甜和鲜奶独特的芳香气味。

如果发现奶的颜色变灰、变黄或红色,有酸味,出现凝块或沉淀时,说明奶已经变坏了,不能饮用。

奶粉:正常感官性状应为淡黄色、粉状,颗粒较小并均匀一致,无结快和异味。

选购奶粉时,应检查包装是否严密,因为不严密时,奶粉容易潮解。

另外要注意保质期,过期奶粉,其卫生质量没有保证。

酸牛奶:正常的酸牛奶,其颜色与鲜奶一样,凝块流密、结实、均匀,有清香纯正的乳酸气味,无气泡。

当奶的色、味发生改变,凝块溶化,有大量乳清析出时,说明奶已经变质,应废弃,不能饮用。

甜炼乳及淡炼乳:正常的甜炼乳和淡炼乳为均匀的淡黄色,味香甜,倒出时,乳液呈线状或带状流下。

如果发现有凝块、霉斑、脂肪上浮和异味,说明其卫生质量不良,不能食用。

10、已加工的食物被污染。

四、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十项建议1、不买不食腐败变质、污秽不洁及其它含有害物质的食品;2、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品;不购买无厂名厂址和保质期等标识不全的食品;3、不光顾无证无照的`流动摊档和卫生条件不佳的饮食店;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

这些劣质食品、饮料往往卫生质量不合格,食用会危害健康。

4、不食用在室温条件下放置超过2小时的熟食和剩余食品;5、不随便吃野菜、野果。

野菜、野果的种类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缺乏经验的人很难辨别清楚,只有不随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

6、生吃瓜果要洗净。

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7、不饮用不洁净的水或者未煮沸的自来水;水是否干净,仅凭肉眼很难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开水最安全8、直接食用的瓜果应用洁净的水彻底清洗并尽可能去皮;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食物腐烂变质,就会味道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儿,这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这些食物会造成食物中毒。

9、进食前或便后应将双手洗净;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

人的双手每天干这干那,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

会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

吃东西以前认真用肥皂洗净双手,才能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

10、在进食的过程中如发现感官性状异常,应立即停止进食。

饮食安全小常识2易污染的食物夏季气温升高,湿度大,适合各种致病微生物繁殖,食物易腐败,再加之苍蝇叮爬,污染食物,如果人吃了被病菌或病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就可能引起食物中毒。

熟食制品、凉菜、冷食等食品加工或贮存不当,极易引发食物中毒。

一般来说,易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以冷荤、凉菜、剩米饭和肉制品等为主,海鲜类食品、扁豆、新鲜腌制的咸菜也易出现这一问题食物中毒可出现多种症状食物中毒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剧烈呕吐、腹泻,同时伴有中上腹部疼痛。

食物中毒者常会因上吐下泻而出现脱水症状,如口干、眼窝下陷、皮肤弹性消失、肢体冰凉、脉搏细弱、血压降低,甚至可致休克。

食物中毒后的应急措施食物中毒发生后,千万不要恐慌,自乱阵脚,可以采取以下应急措施:1、饮水立即饮用大量干净的水,对毒素进行稀释。

2、催吐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3、处理将引起中毒的饮食进行有效处理,避免更多的人受害。

饮食安全小常识31、每次给宝宝的饭菜要“以销定产”,不宜过多,尽量一次吃完;如果吃不完,放在冰箱中保留时间也不宜超过24小时,再次食用前一定要充分加热煮沸,以防食物被病菌污染。

只要掌握“饮食不过量,食物新熟鲜”的原则,基本可让宝宝过个好节了。

2、少喝饮料。

宝宝大多爱喝饮料,平日里,妈妈会限制一下,可到了节假日,妈妈也就放宽控制了。

喝过多的饮料,会伤害宝宝的肠胃,还会影响睡眠。

3、不要给宝宝喝酒,否则会乐极生悲!吃饭时,大人应盯紧自己的酒杯,吃完饭及时将酒杯收掉,免得宝宝因为好奇而尝试,导致酒精中毒。

4、不要过食积食。

节日里,宝宝因为吃的东西杂,易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尤其是先热食后冷食,更容易造成胃内“打架”。

5、饮食一定要有规律。

饥饱不均会干扰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影响消化能力。

掌握好正餐与零食的时间,饭前控制宝宝不吃零食,这点尤其重要。

6、勤洗手,把住“病从口入”关。

饭前、便后都要洗手。

正确的洗手方法很重要,双手用肥皂搓揉并在流动的水中充分冲洗。

7、把坚果,尤其是花生,放在宝宝够不到的地方。

防止宝宝被卡住窒息,在宝宝吃鱼时,也要格外小心,以防鱼剌卡喉。

8、有过敏体质的宝宝,妈妈还要小心不要让他接触到容易导致过敏的食物。

9、常吃宵夜,会得胃癌,因为胃得不到休息;吃太饱会睡不着,引起失眠问题,摄入过油腻食物,容易堆积脂肪,引起发胖。

10、鸡蛋胆固醇比较高,每天吃多少鸡蛋要因人而异,年轻人可以吃多点,中老年人以每天不超过1个为宜。

11、睡前不宜喝茶:茶当中有许多生物碱,如咖啡碱、茶碱等物质,人体吸收后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兴奋作用,能消除疲劳,振奋精神、所以睡前不能喝茶会导致失眠。

饮食安全小常识4搭配营养,合理膳食食物一般分为谷类、肉类、蔬菜水果类、奶和奶制品类等。

这四类食物中,谷类含淀粉多一些,肉类含蛋白质和脂肪多一些,蔬菜和水果含维生素和无机盐多一些,奶和奶制品类含蛋白质、脂肪,部分维生素和钙等。

因此,为了满足人体的需要,应该进食各类食物做到合理膳食。

所谓合理膳食就是指能够满足人体对营养物质和能量需要的膳食。

培养习惯,科学进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维护身体发育健康,促进身体发育,有着重要意义。

怎样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呢?1、一日三餐,按时进餐。

通常学校里上午安排的课多,学生的学习比较紧张,能量的消耗比较大。

不吃早餐或早餐吃得不好的学生,往往在上完两节课以后,就处于半饥饿状态,而出现头晕,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会影响学习的效果,长期这样下去,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因此学生应该吃饱、吃好早餐。

午餐很关键,既要补充上午的`热量消耗,又要为下午的学习和活动作热量储备,因此,午餐的热量和油脂量都应该是三餐中最高的。

晚餐一般清淡些。

总的来说,每日摄入的总热量中,早餐的热量占30%,午餐的约占40%,晚餐的约占30%。

所以,中学生必须要保证一日三餐,按时进餐。

2、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有的学生有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这样会造成身体内某些营养物质的缺乏而影响健康。

有的学生不喜欢吃蔬菜,水果和肉类,从而导致缺铁性贫血或某些维生素缺乏症等。

有的学生在逢年过节,遇到好吃好喝的,不注意节制饮食,暴饮暴食,这样做就会引起胃,肠功能的紊乱,严重的还会引起急性胃肠炎,肠梗阻等疾病。

中学生处于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要纠正偏食、挑食和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应该多吃一些含蛋白质、钙、磷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3、饭后不宜立即进行剧烈运动。

参加体育运动能促进消化系统的功能,增进食欲,但在一定条件下,体育运动与消化之间又有一定的矛盾。

如果饭后立即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会对消化有抑制作用,因为人在运动过程中,会作适应性调节,使肌肉的血液流量增大,而流经消化器官的血液量就减少,这会导致胃、肠蠕动减弱,消化腺的分泌能力降低,因而影响消化。

经常这样做,会引起消化不良和胃、肠疾病,因此,饭后不宜进行剧烈的运动。

一般饭后休息半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再进行体育锻炼较为适宜。

同时,若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剧烈运动,应该休息20—30分后再吃饭。

注重卫生,健康用膳良好的卫生是健康的前提,在饮食卫生方面应该注意些什么呢?①饭前便后要洗手,防止病从口入;②不喝生水,不吃未经洗净的瓜果、蔬菜;③不吃过期、变质、假冒伪劣食品;④不可边进餐边说话边看电视;⑤讲究个人卫生,勤剪指甲、勤理发,大力消灭苍蝇;⑥不用不洁餐具;⑦进餐时,不要面对别人咳嗽、打喷嚏,也不要随地吐痰。

饮食安全小常识5食品安全知识1:矿物油的那些事儿矿物油是什么?矿物油又名白油、石蜡油、液体石蜡,是以物理蒸馏的方法从石油中提炼出的液态烃类混合物,包括烷烃、芳香烃、环烷烃等。

矿物油根据用途不同分为工业级矿物油、化妆品级矿物油、食品级矿物油等,分别在机械和电气等工业、化妆品生产、生物医药、食品生产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食品中的矿物油从哪来?食品中的矿物油主要来自生产过程的污染和包装材料的迁移,比如用含矿物油的颜料、油墨印制食品包装纸,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矿物油作为加工助剂,或以矿物油作为润滑剂等。

很多食品中都可能含有矿物油,但是通常脂肪含量高的食品更容易被矿物油污染,比如辣椒油和巧克力。

矿物油对人体健康有害吗?其实,食品级矿物油经过精炼,其中的有害成分已被尽可能去除,是国家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加工助剂),可作为消泡剂、脱模剂、防黏剂、润滑剂在发酵食品、糖果、薯片和豆制品的加工工艺中使用,欧美国家也允许其用作食品添加剂。

矿物油也是化妆品中广泛使用的成分,某些婴儿润肤油的主要成分就是矿物油。

再举一个身边的例子,面包在烘焙前需要在烤盘底部和周边抹上些矿物油,便于面包出炉后脱模。

由此看来,矿物油并非什么可怕的毒物,其危害被某些媒体过分夸大了。

含矿物油的食品能吃吗?矿物油不是直接加入食品中的成分,而是从食品包装或生产过程中带到食品中的,含量通常比较低,而且此类包装食品的食用量也不大,由此摄入的矿物油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矿物油量相比微不足道,对健康的影响无需过分担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