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电位滴定法测定醋酸的含量一、实验目的1、熟悉电位滴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2、学习运用二级微商法确定滴定的终点。
二、实验原理醋酸为有机酸(5108.1-⨯=a K ),与NaOH 的反应为:O H NaAc NaOH HAc 2+→+。
用与已知浓度的NaOH 滴定未知浓度的HAc 溶液在终点时产生pH (或mV )值的突跃,因此根据滴定过程中pH (或mV )值的变化情况来确定滴定的终点,进而求得各组份的含量。
滴定终点可由电位滴定曲线(指示电极电位或该原电池的电动势对滴定剂体积作图)来确定,也可以用二次微商曲线法求得。
二次微商曲线法是一种不需绘图,而通过简单计算即可求得滴定的终点,结果比较准确。
这种方法是基于在滴定终点时,电位对体积的二次微商值等于零。
确定滴定体积以后,从pH ~V 曲线上查出HAc 被中和一半时(1/2V e )的pH 值。
此时,pH=pKa,从而计算出Ka 。
醋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如下:其离解常数为][]][[Ka HAc Ac H -+=当醋酸被中和了一半时,溶液中:[Ac -]=[HAc],根据以上平衡式,此时Ka=[H +],即pKa=pH 。
因此,pH ~V 图中12Ve所处的pH 值即为pKa ,从而可求出醋酸的酸常数Ka 。
表中VV E V E V E ∆⎪⎭⎫ ⎝⎛∆∆-⎪⎭⎫ ⎝⎛∆∆=∆∆1222 在接近滴定终点时,加入△V 为等体积。
-++⇔AcH HAc从表中22V E ∆∆的数据可知,滴定终点在24.30mL 与24.40mL 之间。
设: (24.30+X )mL 时为滴定的终点022=∆∆VE即为滴定终点。
则有:02212=∆∆=∆⎪⎭⎫ ⎝⎛∆∆-⎪⎭⎫ ⎝⎛∆∆V EV V E V E 即:()[]4.49.54.430.2440.24X=---解得 )(04.0mL X =所以在滴定终点时滴定剂的体积应为:mL 34.2404.030.24=+三、仪器和试剂1、仪器 pHS-3C 型酸度计(含复合电极) 电磁搅拌器(含搅拌子) 滴定管铁架台(含滴定管夹)2、试剂 NaOH 溶液0.1mol/L :称取4g 固体NaOH ,加入新鲜的或煮沸的除去二氧化碳的蒸馏水,完全溶解后,定容至1L ,充分摇匀标定。
待测定的醋酸溶液四、实验步骤1. 打开酸度计电源开关,预热30min 。
接好复合玻璃电极。
2.用pH=6.86(25℃)和pH=4.00(25℃)的缓冲溶液将pHs-3C 型酸度计pH 计的标定(详细见仪器分析实验书151页)。
3.粗测: 准确吸取醋酸试液10.00mL 于100mL 小烧杯中,再加水约20mL 。
放入搅拌磁子,浸入pH 复合电极。
开启电磁搅拌器(注意磁子不能碰到电极),用0.1000mol/LNaOH 标准溶液进行滴定,1mL 读数一次,待到超过化学计量点,初步确定滴定终点。
3. 细测: 同上,准确吸取醋酸试液10.00mL 于100mL 小烧杯中,再加水20.00mL 。
放入搅拌磁子,浸入pH 复合电极。
开启电磁搅拌器,用NaOH 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滴定开始时每点隔1mL 读数一次,在 Vep 处和化学计量点附近时间隔0.10mL 读数一次,记录每个点对应的体积和pH 值,过了滴定终点每滴1mL 读一次pH 值,直至滴定至pH12左右。
c 、滴定结束后的电极、烧杯和搅拌子都要清洗干净。
实验完毕后整理好仪器、器皿,放回原处。
五、数据处理1、按前表格的形式从所记录的数据中找出有用的数据进行处里,二级微商法确定滴定终点。
2、根据滴定终点求出试样溶液中醋酸的浓度(以g/L 表示)。
3、根据滴定数据作pH ~V 滴定曲线,4、pH ~V 图中 Ve 所处的pH 值即为pKa ,从而可求出醋酸的离解常数Ka 。
5.与Ka (理论)进行比较,计算相对误差。
六、问题讨论1、所使用的酸度计若不事先进行校正,结果是否会一样?2、电位滴定的原理和依据是什么?3、电位法滴定测定与用酚酞为指示剂的滴定中有什么区别?特点是什么?实验二 啤酒总酸的测定一、目的要求:1、了解电位滴定的特点及应用范围2、掌握啤酒总酸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啤酒中含有各种酸类200种以上,这些酸及其盐类物质控制着啤酒的pH 值和总酸的含量。
(总酸度:所有酸性成分的总量,用每100mL 酒样所消耗的NaOH mmol 数来表示。
)啤酒总酸的检验和控制是十分重要的。
“无酸不成酒”,啤酒中含适量的可滴定总酸,能赋予啤酒以柔和清爽的口感;但总量过高或闻起来有明显的酸味也是不行的,它是啤酒可能发生了酸败的一个明显信号。
国标规定啤酒总酸度应<2.6mmol/100mL 酒样,在实际生产中则控制在<2.0mmol/100mL 酒样。
图 3 NaOH 滴定啤酒总酸滴定曲线三、仪器与试剂:中本实验利用酸碱和原理,以NaOH 标准溶液直接滴定啤酒样品中的总酸。
但因为啤酒是含磷酸盐的弱酸性溶液,有较强的缓冲能力,所以在化学计量点处没有明显的突越(如图所示),用指示剂指示的话不能看到颜色的明显变化。
可以用pH 计在滴定过程中随时测定溶液的pH 值至pH =9时即为滴定终点。
即使啤酒颜色较深也不妨碍滴定。
1、仪器 pH S-3C 型酸度计、pH 复合电极、碱式滴定管、磁力搅拌器 2、试剂① 浓度大约为0.1mol/LNaOH 标准溶液 ② 市售啤酒 四、实验步骤: 1、酸度计的调试将酸度计预热30min 。
将pH =6.86(25℃时)的标准缓冲溶液置于塑料烧杯中,放入搅拌子,p HV(ml)将复合电极插入标准缓冲溶液中,开动搅拌器,对酸度计进行定位。
再用pH =4.00的标准缓冲溶液校核,使仪器读数与该温度下的文献值相差再±0.02单位之内。
2、样品的处理用倾注法将啤酒来回脱气50次准确移取50.00mL 酒样于100mL 烧杯中置于400C 水浴锅中保温30分钟并不时振摇,以除去残余的二氧化碳然后冷却至室温。
3、在烧杯中放入搅拌子,以适当的速度进行搅拌。
用NaOH 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每加1.0mL NaOH 记录一次pH 值,到pH =8.5时,每0.1mL 记录一次数据,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pH =9.00时,记录下所用NaOH 的体积V(mL),继续滴至pH =9.5止。
根据所得数据绘出NaOH 滴定啤酒总酸的滴定曲线。
4、啤酒总酸的测定由定义可知,总酸度(mmol)=NaOH NaOH V C ⋅⋅2(pH =9.00),并判断测定啤酒总酸度是否合格。
五、思考题:1、本实验为什么不能用指示剂法指示终点,而可以用电位滴定法?2、电位滴定有哪些特点?实验三 电位法测定牙膏中的游离氟:仪器分析实验P19实验四 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含量 仪器分析实验P44实验五 分光光度法测定酸碱指示剂的pKa一、实验目的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酸碱指示剂pKa 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酸碱指示剂HIn 本身是弱酸,电离平衡如下:-++⇔In H HIn其中Pka 与pH 的关系为][][lg--=In HIn pKa pH (1) 或写成pKa pH HIn In -=-][][lg(2) pH 对][][lgHIn In -作图得一直线,其截距(当[In-]=[HIn]时)等于pKa 。
实验中][][HIn In -可由分光光度法求得。
在低pH 下配制指示剂溶液(主要以HIn 形式存在),测绘其吸收曲线。
然后在高pH 下配制指示剂溶液(主要以In -形式存在),测绘其吸收曲线。
由两条吸收曲线求出两个λmax 值,然后配制一系列不同pH 的指示剂溶液,在两个λmax 处测量吸光度。
A HIn 为强酸介质中的吸光度,A In-为强碱介质中的吸光度,A 为中间pH 介质的吸光度,它们均可由实验测得,其关系为AA A A HIn In In HIn--=--][][(3)因此,pKa 可由上式计算(2)和(3)求得。
HIn In HIn pK pH A A AA -=---lg(4)此式为本方法的基本公式,以pH 为横坐标,---In HIn A A AA lg为纵坐标作图,所得直线在pH 轴上的截距即为pKa 。
三、试剂和仪器仪器:分光光度计,pH 计,容量瓶,吸管,量筒 试剂: 四、实验步骤 (1)在9个50mL 容量瓶中分别加入2mL 溴百里酚蓝溶液,再分别加入如下体积的磷酸盐:在第1瓶中加入4滴浓HCl ,第9瓶中加10滴NaOH 溶液,分别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pH 计分别测量pH 。
(2)吸收曲线。
在波长400~650nm (以水为参比)分别测定溶液1和9的吸收曲线,并确定两者的最大吸收波长。
(3)在两个最大吸收波长下分别测定9个溶液的吸光度。
表1 吸光度记录表瓶号 指示剂/ NaH 2PO 4/mLK 2HPO 4/mLpH A 1 2.00 0 0 2 2.00 5 0 3 2.00 5 1 4 2.00 10 5 5 2.00 5 10 6 2.00 1 5 7 2.00 1 10 8 2.00 0 5 92.00五、结果处理(1)绘制HIn 和In-的吸收光谱,确定和。
(2)将所配溶液分别在λa 和λb 测得的吸光度对pH 作图,求出两个pKa 。
(3)由式(3)计算某一波长时][][HIn In -,以][][lg HIn In -对pH 作图,由图求得pKa 。
(4)对比所求pKa 并与标准值比较。
六、思考题1、为什么溶液1和9可用来选择两个最大的吸收波长?2、若吸光度大于0.8应如何处理?实验六 分光光度法同时铬( VI) 和锰( VII) 的含量一 实验目的1.了解吸光度加和性原理;2. 掌握混合物光度法同时测定技术。
二、方法原理在多组分体系中,如果各种吸光物质之间不相互作用,这是体系的总的吸光度等于各组分吸光度之和,即吸光度具有加和性。
图1为在硫酸中的吸收曲线,表明它们的吸收曲线相互重叠,在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时相互干扰。
本实验通过实验分别得到波长在440nm 和545nm 两种物质的吸收系数,再根据吸光度加和性原理,可以通过求解方程组来分别求出未知组分的含量,实现未知溶液中铬( VI) 和锰( VII) 的同时测定。
三、 仪器和试剂722 型分光光度计;20 mL 容量瓶; 5 mL 吸量管;0.25 mol /L H2SO4溶液:吸取浓硫酸6.80 mL 稀释定容至500 mL 。
0.00500 mol /LKMnO4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3951 g 固体KMnO4用水溶解定容至500mL; 0.0200 mol /L K2Cr2O7 标准溶液: 准确称取2.941 9g 固体K2Cr2O7用水溶解定容至500mL;标准溶液:吸取浓硫酸6.80 mL 稀释定容至500 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