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太平天国运动》课件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太平天国运动》课件
四、太平天国的革命文件 (一) 《天朝田亩制度》
1、内容: (1)土地分配: 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 方法: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2)产品分配: 原则: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2、目的: “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四、太平天国的革命文件 (一) 《天朝田亩制度》
三、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建都天京以后,太平军上 层领导集团被胜利冲昏了头 脑,开始修建豪华宫殿,生 活奢侈,妻妾成群;还规定 森严的等级制度,从天王到 普通士兵,等级森严,诸王 出行,“凡朝内军中大小官 员士兵,如不回避,冒冲仪 仗者,斩首不留”。
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革命进取心逐 渐减退;封建特权思想膨胀。
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10年当中,每年从3万 箱增至 6 、 7 万箱,造成白银大量外流,引发了银 贵钱贱现象并日益严重。 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排挤了土布、棉布: “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1 外部原因
鸦片战争后,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银贵钱贱,给 人民带来巨大危害;洋货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1 外部原因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 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昔日卖米三 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 不足。”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 遍及十几个省。
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1 外部原因 2 根本原因 3 直接原因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阶级矛盾的激化 自然灾害严重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1 外部原因 2 根本原因 3 直接原因 4 理论基础
洪秀全,广东花县人,多次参加科举,但屡试不第。 后受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劝世良言》的影响,把西 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天下为公)和农 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写出《原道救世歌》 《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创立了拜上帝会。
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4、担负任务新——反封建的同时反殖民侵略 5、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1、内容:发展资本主义 政治:提倡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文教:学习近代教育和先进技术 外交(补充):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
四、太平天国的革命文件
(二) 《资政新篇》
1、内容:发展资本主义 2、评价: (1)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的设想; (2)未能反映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得不到 太平天国广大将士的拥护,它更多的是洪仁玕个人 经历的产物,并非农民起义的产物; (3)迫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
五、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二) 历史评价
2、局限性: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说明,在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中国,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 表,缺乏科学理论指导,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 命取得胜利。
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 1、起义背景新——外来资本主义侵略 2、起义形式新——利用外来基督教思想
3、革命纲领新——颁布前所未有的土地革命纲领,
的 朝统治
结 果 失败
天津
本营
胜利
天京 之围 胜利
扬州 武昌
天京
安庆
长沙
南昌
沉重打 根据地 意 击清王 和物质 义 朝 基础
永安
巩固 天京
金田
天京事变
天王
韦昌辉
大渡河
杨秀清 石达开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1851—1864)
1、金田起义——起义爆发 2、永安建制——初建政权 3、定都天京——同清对峙 4、北伐西征——全盛局面 5、天京事变——由盛转衰 6、重建核心——挽救危局 7、防御战争——暂稳局势 8、天京陷落——运动失败
本质 相同 违背社会发展规律 符合历史潮流
目的都是反封建;结果都未实行
五、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二) 历史评价
1、历史功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 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1)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是几千年来农民运动 的最高峰。 (2)在反封建的同时,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 (3)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4)对后来民主革命有重大影响。
《天朝田亩制度》VS《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
产生背景 太平天国处于强盛时期
资政新篇
太平天国已衰落
建立绝对平均的社会 发展资本主义 社会主张 《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小农经济,违背 保护私有制 消灭私有制
历史发展规律。 《资》发展工商业,实质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符 群众基础 无群众基础 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合历史发展方向。
主要阶段:
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
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
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近代彻底的民主革命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标要求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 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1 外部原因 2 根本原因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巨额战争赔款加重人民负担,各级官吏乘机搜刮百姓, 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阶级矛盾的激化)
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1 外部原因 2 根本原因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阶级矛盾的激化
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 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秀全僻处深宫,从不出户,人罕识其面。他自知智 慧不及杨秀清,一切军务皆委之,任其裁决。秀清自 恃功高,朝见立而不跪…… 东王权太重,要逼天王封其万岁。那时权柄皆在东 王一人手上,不得不封,逼天王亲到东王府封其万 岁……
领导层相互猜忌和争权夺利,内部矛盾尖锐
三、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一) 失败原因
1、内容: 2、目的: 3、评价: (1)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 (2)革命性——推翻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3)空想性——绝对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是农 民平均主义的空想; (4)落后性——追求小农经济,消灭商品经济, 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落后于历史发展潮 流;
四、太平天国的革命文件
(二) 《资政新篇》
三、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一) 失败Leabharlann 因1、主观方面: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领导集团缺乏革命 应有的政治远见,进取心减退,内部争权夺利。 太平天国发展壮大时,由于英法等列强正与清政府 2、客观方面: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进行战争,中国政局不明朗,所以列强纷纷宣告“中 立",作为投机观望的权益之计。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作为对清政府割让中国权 益的回报,各列强答应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1 外部原因 2 根本原因 3 直接原因 4 理论基础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阶级矛盾的激化 自然灾害严重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理论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1851—1864)
北京
1、金田起义——起义爆发 天京 事 北伐 —— 西征 2件 、永安建制 初建政权 突围 3、定都天京——同清对峙 解除 4目 、北伐西征 全盛局面 推翻清 —— 巩固大
1、主观方面: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领导集团缺乏革命 应有的政治远见,进取心减退,内部争权夺利。
如何理解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落后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
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难以突破封建思想的窠臼:自私、保守、目光短浅
政治上不能提出科学革命纲领; 组织上难以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