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2020届湘赣皖·长郡十五校高三联考第二次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时量:150分钟总分:3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后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T3 C12 N14 O16 Na23 P31 Fe56 Cu64 Ce140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新型冠状病毒对高三学子的复习备考造成了较大冲击,质量分数0.5%的过氧乙酸溶液能高效杀死该病毒,在重症隔离病房用过氧乙酸与苯酚溶液混合可以提高消杀效率B.J-20上用到的氮化镓材料不是合金材料C.尽量使用含12C的产品,减少使用含13C或14C的产品符合“促进低碳经济的宗旨”D.汽车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是由于石油炼制过程中未除去氮元素8.设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6 g C2H6O完全燃烧,有5N A个C-H键断裂B.电解精炼铜时,阳极质量减轻64 g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C.2.6 g NaT与足量水反应,生成的氢气中含有中子数为0.1N AD.56 g Fe粉与1 mol Cl2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 A9.BMO(Bi2MoO6)是一种高效光催化剂,可用于光催化降解苯酚,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过程的总反应为:C 6H 6O +7O 2BMO−−−→光6CO 2+3H 2O B.该过程中BMO +表现出较强的氧化性C.①和②中被降解的苯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D.光催化降解过程中,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热能等10.化合物M(结构式如图所示)是常用的还原剂,由H ·C ·Brown 和Schlesinger 于1942年在芝加哥大学发现。
其中X 、Y 、Z 是原子序数依次减小的不同短周期主族元素,X 与W 、Z 与W 均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和2:1的化合物,W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Z 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VIIA 族B.Y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一元弱酸C.X 和Z 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酸性D.化合物M 不能与Z 2W 2反应11.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研究FeCl 3溶液与Cu 粉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I 、II 、III 中均涉及Fe 3+被还原B.对比实验I 、II 、III 说明白色沉淀的产生可能与铜粉的量及溶液的阴离子种类有关C.向实验III 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饱和NaCl 溶液可能出现白色沉淀D.实验II 、III 中加入蒸馏水后c(Cu 2+)相同12.镁稀土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通讯和汽车制造业等领域。
熔盐电解法是一种高效制备镁稀土合金的方法,实验室制取Mg -Gd 合金(物质的量比为1:1)的电解槽示意图如下(相对原子质量Mg -24,Gd-15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添加LiF、BaF2的作用是催化剂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F--2e-=F2↑C.当电路中通过0.1 mol电子时,生成Mg-Gd合金的质量为3.62 gD.电解结束后,钼、碳电极质量不变13.磷酸(H3PO4)是一种中强酸,常温下,H3PO4水溶液中含磷微粒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微粒的浓度占各含磷微粒总浓度的分数)与pH的关系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滴加NaOH溶液至pH=7,溶液中c(Na+)>c(H2PO4-)+c(HPO42-)+c(PO43-)B.该温度下,H3PO4的三级电离常数K a3>10-12C.H3PO4的电离方程式为:H3PO43H++PO43-D.滴加少量NaCO3溶液,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Na2CO3+2H3PO4=2Na3PO4+3H2O+3CO2↑第II卷(非选择题,共174分)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6.(14分)I.乳酸乙酯(2-羟基丙酸乙酯)常用于调制果香型、乳香型食用和酒用香精。
为了在实验室制取乳酸乙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首先查阅资料,获得下列信息:①部分物质的沸点:②乳酸乙酯易溶于苯、乙醇;水、乙醇、苯的混合物在64.85℃时,能按一定的比例以共沸物的形式一起蒸发。
该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拟采用如图所示(未画全)的主要装置制取乳酸乙酯,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第一步:在反应容器中加入0.1 mol无水乳酸、45.0 mL(密度:0.789 g/cm3)无水乙醇、一定量的苯和沸石……装上油水分离器和冷凝管,缓慢加热回流2h至反应完全。
第二步:将反应容器中液体倒入盛有适量5% Na2CO3溶液的烧杯中,搅拌并分出有机相后,再用水洗。
第三步:将无水CaCl2加入到水洗后的产品中充分静置,过滤、蒸馏,得产品7.08 g。
(1)第一步操作中,还缺少的试剂是;加入苯的目的是;实验过程中,若油水分离器中水层不再增厚,则表明。
(2)第二步中证明“水洗”已经完成的实验方案是。
(3)本实验制备乳酸乙酯的产率为。
II.磷化铝、磷化锌、磷化钙与水反应产生高毒的PH3气体(熔点为-132℃,还原性强、易自燃),可用于粮食熏蒸杀虫。
卫生安全标准规定:当粮食中磷化物(以PH3计)的含量低于0.05 mg·kg-1时算合格。
可用以下方法测定粮食中残留的磷化物含量:[操作流程]安装吸收装置→PH3的产生与吸收→转移KMnO4吸收溶液亚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实验装置]C中盛100 g原粮,D中盛有20.00 mL 1.12×10-4 mol·L-1 KMnO4溶液(H2SO4酸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4)仪器C的名称是;检查整套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5)A中盛装KMnO4溶液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还原性气体;B中盛装焦性没食子酸的碱性溶液,其作用是。
D中PH3被氧化成磷酸,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把D中吸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250 mL,取25.00 mL于锥形瓶中,用5.0×10-5 mol·L-1的Na2SO3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KMnO4溶液,消耗标准Na2SO3溶液11.00 mL,则该原粮中磷化物(以PH3计)的含量为mg·kg-1。
27.(14分)二氧化铈(CeO2)是一种重要的稀土化合物。
以氟碳铈矿(主要含Ce[CO3]F)为原料制备CeO2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①Ce4+能与F-结合成[CeF x](4-x)+,也能与SO42-结合成[CeSO4]2+;②在硫酸体系中Ce4+能被萃取剂[(HA)2]萃取,而Ce3+不能;③K sp[Ce(OH)3]=1×10-20。
回答下列问题:(1)Ce[CO3]F中铈元素的化合价为,H2O2分子的结构式为。
(2)“氧化焙烧”前需将矿石粉碎成细颗粒,其目的是。
(3)“萃取”时存在反应:Ce4++n(HA)2Ce·(H2n-4A2n)+4H+。
下图所示中,D是分配比,表示Ce(IV)分别在有机层与水层中存在形式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即c[Ce·(H2n-4A2n)]与c[(CeSO4)2+]的比值。
加入不同量的Na2SO4以改变水层中的c(SO42-),D随起始料液中c(SO42-)变化的原因为。
(4)“反萃取”中,实验室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名称为;在H2SO4和H2O2的作用下CeO2转化为Ce3+。
H2O2在该反应中作(填“催化剂”“氧化剂”或“还原剂”),每有2 mol H2O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为使Ce2+完全沉淀,应加入NaOH调节pH为。
(5)“氧化”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
28.(15分)已知研究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对于环境改善有重大意义。
I.已知N2(g)+O2(g)=2NO(g) △H=+180.4kJ/mol,4NH3(g)+5O2(g)=4NO(g)+6H2O(l) △H=-905.8kJ/mol。
(1)用NH3消除NO污染的反应为:4NH3(g)+6NO(g)5N2(g)+6H2O(l) △H=。
则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填“高温”或“低温”)。
(2)不同温度条件下,NH3与NO的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4:1、3:1、1:3,得到NO脱除率曲线如图所示。
曲线a中NH3的起始浓度为4×10-5mol/L,从A点到B点经过2秒,该时间段内NO的脱除速率为mg/(L·s),在AB所在的曲线上当温度高于900℃时NO脱除率明显降低的原因是。
II.用活性炭还原法也可以处理氮氧化合物,发生的反应为2CO(g)+2NO(g)N2(g)+2CO2(g) △H=-746.8kJ/mol。
(3)在一恒容绝热的密闭容器中,能表示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字母代号)。
A.单位时间内断裂1 mol N≡N键的同时生成2 mol C=O键B.容器内的总压强保持不变C.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D.c(NO):c(N2):c(CO2)=2:1:2E.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4)向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3 mol CO和2 mol NO,测得气体的总压为10 MPa,在一定温度下开始反应,10 min后达到平衡,测得NO的转化率为75%,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p=(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III.用间接电化学法可对大气污染物NO进行无害化处理,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质子膜允许H+和H2O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