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宋词中的爱情摘要:宋词中所抒之情以男女恋情为主,从中可以看出宋词中的爱情意识空前活跃。
宋代出现了大量的爱情词。
从这些词中可以看出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婚姻恋爱情况。
关键词:宋词爱情词宋代女性思念地位一、前言在人们的意识当中,宋代女子的社会地位是很卑下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从宋代著作中及诗歌里可以看出宋代妇女是相当有地位的。
“胭脂虎”、“河东吼”等怕老婆的故事都出自宋代。
当然厉害的女子毕竟是极少数。
本文尝试从宋词中的爱情词来探讨宋代女子的爱情状况。
二、宋词中的爱情词词作为一种新兴的诗体,以抒情为其“当行本色”,而其中所抒之情又以男女恋情为主。
从中可以看出宋词中的爱情意识空前活跃。
造成词长于言情的原因很多。
一方面,产生词的社会土壤是歌舞享乐,填词的具体场合是宫廷深院、青楼教坊,写词的目的是娱宾遣心,唱词者的身份是歌舞女子。
男女交往的频繁,使得情词便在歌宴酒席中感发出来;另一个方面,宋代城市经济繁荣昌盛,与此相适应的是都市里的酒楼瓦舍大量增加,市民生活的提高,男女观、爱情观也发生了转变,所以人们都渴望大胆而真挚的爱情。
与之相适应的是,“词之为体,要眇宜修。
能言诗之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所以,宋代出现了大量的爱情词。
归纳起来,宋词中的爱情词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才子佳人间的爱情词、情人间的爱情词、夫妻间的爱情词。
a)才子佳人间的爱情词自古才子爱佳人。
很多恃才傲物的才子在政治上往往郁郁不得志,于是他们便放浪形骸,浪迹于歌楼妓馆之间,出入于花街柳巷之地,以填词作曲为能事。
爱情词中以此类为最多其中杰出代表就是柳永,因其词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而惹恼了仁宗皇帝,所以仁宗皇帝罢黜了他:“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于是中国词史上就有了一个“奉旨填词的柳三变”。
柳永《凤栖梧》写道: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把思念恋人的感情推向了高潮,情侣间不能见面,思念成疾,形销骨立。
那对爱情始终不渝,锲而不舍的精神,千百年来震撼人心。
张先的《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
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
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
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这首词写的是闺中人春日登楼引起的相思与愁恨。
上片写别后愁怀;下片是回忆当年。
最后三句借羡慕桃杏犹解嫁东风,叹息人不如物。
词中以桃杏喻人,以无情比有情,设想新颖,颇有艺术魅力。
对爱情的执着,对青春的珍惜,对幸福的向往,对无聊生活的抗议表现得淋漓尽致。
宋代名妓聂胜琼爱上了一位叫李之问的官员,并给他写下一首情诗《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
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
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李之问回到家后,这首诗别他妻子读到,她竟然拿出自己的嫁妆私房,让其夫把聂胜琼娶回来。
自己得到了美满的爱情,也要成全别人。
多么善良、多么通情达理的女人呀!女人同情女人,大爱战胜了自己的私心。
值得一提的是“小晏”晏几道,他是南宋非常著名的苦情词人。
他对歌姬舞女的那种感情是相当真挚深刻的,所以他饱受相思之苦,写下了大量的苦情词。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临江仙》)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鹧鸪天》)这些作品或写相思的惆怅和痛苦,或写相逢的欢欣,但感情却是如此深沉而又奔放,温柔而又真率,因而给我们的印象绝不是一个玩弄者对一个被玩弄者在感情上的粉饰,而是爱侣们燃烧着的心灵的毫无顾忌的倾吐。
b)情人间的爱情词情人间的爱情词清朗、明丽,处处透露出作者的渴望迫切之情。
周邦彦的《风流子》很具有代表性。
这首词诉说相思怀人,表达对情人的渴望之情,除起首三句写景之外,全是想象,感情随着想象而逐渐加深,最后达到控制不住的境地。
“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感情已是喷薄而出祈求苍天,可见怨之极,渴望之极,至真之情由性灵肺腑出,非常激烈的表达了词人对情人的思念之情。
朱淑真《元夜》: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
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
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
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
“新欢入手愁忙里”,她又有新欢了,看来她不止交过一个男朋友。
在这里,她用“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
”的缠绵之辞,把她同恋人幽会的情景,写的有声有色,毫无隐晦之处。
再看朱淑真《清平乐》: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
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
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这首恋情之作反映她与含烟带露的季节来到湖上,在与恋人相见后,被留下一块游玩。
正当两人携手漫步欣赏湖中的荷花时,突然间下起了蒙蒙细雨。
为了避雨,他们在极其僻静的地方停了下来,窃窃私语,相亲相爱。
此时他们再也按耐不住内心的爱情烈火,不顾羞怯地倒向恋人的怀抱。
这时他们默默无语,如痴如醉地享受着世间美好恋情的幸福,一度欢乐后,最后不得不分手了,这时候难分难舍,是最难过的时刻。
回到家中,总觉得心中空空荡荡,百般无聊,连妆台都懒于靠近,哪里还有心情去梳妆打扮呢?这首词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
”两句,这一种近似放荡的爱情表白,写得淋漓尽致毫无保留。
在封建社会,一个女子敢于写出这样的语句,表现了她对爱情勇敢大胆的追求。
难怪李明朝、朱淑真被后来的道学家们贬斥为“淫娃佚女”、“有失妇德”。
然而词论家却不吝啬,给予她俩高度的赞扬:“易安‘眼波才动被人猜’,矜持得妙;淑真‘娇痴不怕人猜’,放诞得妙,均善于言情。
”c)夫妻间的爱情词夫妻间的爱情词写的主要是相互不能相见的苦闷与缠绵。
苏轼纪念妻子的《江城子》(己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成为千古名篇,令千百年后的人们读起来都感动万分。
十年的时间,在短促的人生中,是一段漫长的途程。
然而,岁月的流逝,生活的变迁,都没有冲淡诗人对亡妻的一片深情,他不仅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她,而且思念之情,历时愈久而愈深,愈浓。
怀想至切,却生死相隔,不得相见。
“茫茫”二字,传达出一种莫可名状的空寂凄清之感。
值得注意的是“茫茫”前的“两”字。
“两茫茫”就不只是讲诗人这一面的心情和感受,也同时包含了九泉之下的妻子在内。
生者和死者,一样情思,一样哀绪。
这里将无知作有知写,虽系虚空悬想,却更见得夫妻二人生前相知相爱之深,死后刻骨相思之切,以及相思而不得相见之痛。
说到夫妻情意,李清照更是以其女性的身份塑造出多愁善感、缠绵凄婉的自我形象,真实地展现了词人的情感历程和内心世界。
不论是“花自飘零水自流,应念我,终日凝眉。
凝眉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凤凰台上忆吹箫》)的忧虑,亦或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的憔悴,都感人至深,都表现出了李清照对赵明诚的深切怀念。
此外,能表现宋代女子爱情状况的还有她们自己写的爱情词,通过词作来抒发她们对自己心上人的要求和择偶标准。
宋代女子自己写的爱情词并不多,并且大多含蓄、内敛。
其中只有朱淑真是个例外,她清真丽质,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作起词来热情奔放,才情毕露。
三、结语综上所述,可知由于程朱理学在宋朝的影响有限,理学不被统治者所重视等因素的影响,宋代女子的思想并不保守,社会地位并不低下,宋代的女子可以自由的追求自己喜欢的人,也可以果断地和不如意的丈夫离婚(如李清照)。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宋代女子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的爱情,她们能够得到比较美满的婚姻。
但这些只是相对的,在整个的古代封建社会,一直都是男准尊女卑,女子处于从屑地位。
甚是在今天都还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重男轻女的现象,“这种现象由来已久,有其深远的历史深渊。
女性为了赢得自身的解放,仍须与传统势力作坚决的抗争,正视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参考文献:[1]花志红《宋代爱情词与文人心态》[2]王国维《人间词话》[3]程千帆,吴新雷《两宋文学史》[4][清]吴衡照《莲子居词话》(卷二)[5]张鹭《试论宋代女子爱情诗词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