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
酬,仅有一定的伙食、口粮。——以上材料均摘自中
华书局《中国近代史》
生产目的?
据材料分析军用企业性质?
江南制造总局
(封建性质近代企业)
是官办的,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由
清政府分配给军队使用。因此,它的生产不
计算成本,不考虑经济效益,缺乏发展的动
力。江南制工厂造总局的管理机构是封建衙
门式的,大权操纵在封建官僚手里。
A.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B.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C.将外商排除出中国市场 D.使中国走上“自强”的道路
6.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兴办了一些新 式学堂,其培养方向主要是
A.封建官吏 B.从事实际业务的有用人才 C.外语人才 D.军事、商务两用人才
7.李鸿章在1876年强调:“筹办海防,欲与 洋人争衡,非治土寇可比,必须时加戒备,方今 强邻环道,藩属倾危,岂可稍存侥幸无事之心, 顿忘厝火积薪之诫。”这表明
市疲山败”。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2、主要原因:
(1)鸦片战争后,大量物美价廉的洋货涌入中国东南 沿海市场。 (2)列强大量收购中国农产品。
“19世纪中叶的中国让统治者感到的 是一种近乎窒息的危机。遍布全国的叛乱 让政府军疲于奔命,列强的军队攻入神秘 的京城则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
二、洋务运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 内忧外患的窘境。
民用工业,生产目的是获取利润,管理形 式是 “官督商办”,甚至于从西方资本主义 国家借鉴了“股份制”的管理形式,属于与封 建政府联系密切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洋务运动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前期
后期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自强” 重点发展军事工业
“求富” 重点发展民用工业
c.筹划近代海防(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4.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主要影响是 A.开始了中国早期的工业化进程 B.初次实践了师夷长技的思想 C.建立了中国第一支海军 D.促成了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分化
5.“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 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 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这说 明洋务派民用工业的兴办
发昌机器厂
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特点:主要分布于东南沿 海的大城市,特别是通 商口岸
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
❖ 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 洋商见我工商竟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 阻抑,勒价停市。上年(1866年)江浙、湖北等省,缫 丝、纺织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洋商者。
陶渊明《桃花源记》:……土地平旷,屋 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 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1、表现(1)“开辟市场”
洋纱 洋布
“纺”与“织”分并离非 “男耕女织” “织”与“耕”分离
(2)“掠夺原料”
材料二 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时虽然“俱用华人”, 但是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 到19世纪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 衰落。后来,它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材料反映出中国民 族资本主义有哪些
特点?
贻来牟机器磨坊
问题:指出民族工业 产 生的时间和分布特点, 想一想为什么?它的 产生又有哪些影响呢?
(2)开近代教育先河,培养了一批科技外交人才。
(3)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4)对本国封建经济的解体起了一定的推动作 用,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思考: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1、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
A、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前提:提供市场和劳动力)
北洋海军
福建海军 南洋海军
d.创办新式学校、选派留学生
北翻
京译
设及
立外年 同交, 文人为 馆才培 。,养
在
1862
美詹 留天 学佑 儿等 童
名 赴
30
李鸿章反思洋务运动
材料:“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 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不揭 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 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定不了里面 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 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 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 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
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西方利器,欲学外国
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其
用
“觅制器之”器指制造武器的方法 。
——李鸿章
材料二: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
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
过捻,一可二以年勤,远火略轮。船““必剿勤为发远中捻略外””官指指民镇替通压皇行太帝之平解物军 除,和 外可捻 患以军剿;发
——曾国藩
探究:二人认为应该怎·样解决危机? 根本目的是什么?
2、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3、主张目的:洋务派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 度的前提下,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技术, 维护清朝统治。
4、代表人物 中央 地方
奕訢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人“ 物洋
务 派 ” 代 表
张之洞
5.实践:
a. 创办军事工业
生产资料归属和经费来源?
江南制造总局的工人不得随意去留。总局设有
“健丁营”及刑具、大牢,对工人实行军事管理。
管理模式?
江南制造总局的生产不计成本,不考虑经济效益,
不面向市场。产品由清政府分配给军队使用。每月的
经费开支中“洋员匠薪”、“监工、总办薪水” 等
项占全部经费的60%以上。一般工人杂役几乎没有报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6.结果 失败
(1)标志:
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惨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内因 (2) 败因 外因
没有改变中国落后腐朽的封建
制度
──根本原因
顽固派的阻挠破坏 洋务派缺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西方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
7.影响 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1)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产生了 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
自然经济 逐渐解体
冲击 外国资本 主义入侵
冲击
清政府
商品输入
外国资本 主义经济
条 件
资本输入
民族资本 主义经济
洋务 运动
军用企业 民用企业 近代海防 近代教育
诱导
洋务企 业
1.洋务运动欲“自强”而不强,从根本上说 是因为
A.中央缺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B.创办企业采用封建生产方式 C.没有从根本上触及封建生产关系 D.西方列强破坏
A.洋务派筹划海防的主要目标是针对西方列强 B.李鸿章筹办海防的重心在于对内镇压 C.李鸿章筹办海防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与列强妥 协的条件 D.洋务运动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材料一 华商在上海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 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 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资本的总和。
b. 创办民用工业
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主要民用工业简表 求 富
企业名称
创办人
地址
轮船招商局 开平矿务局
李鸿章 李鸿章
上海 唐山开平镇
湖北织布局 张之洞 湖北武昌
汉阳铁厂
张之洞 湖北汉阳
上海轮船招商局总部
史料 轮船招商局的扩大 轮船招商局成立后首先遇到
美国旗昌轮船公司的竞争。旗昌 公司联合其他外国船运公司将运 价压低一半,力图一举击垮新组 建的轮船招商局。招商局通过吸 纳商股、延揽漕运等方式度过了 难关。旗昌却在竞争中败下阵来, 股票下跌一半,濒临破产。招商 局决定购并旗昌轮船公司。旗昌 没料到收购者竟是轮船招商局, 恼羞成怒,将拍卖价格翻倍。督 办盛宣怀依然收购了旗昌。
《中国土特产产品出口统计表》 单位:吨/年平均
时农间产品 184商0年品化前
茶叶 并非 “自给生自丝足”
5000
5000
材 外 溪,泛料1188山为:4551民黄五年 年纷流口纷”通伐。商自木但后然铲“,经89草09外福济11种09洋建开茶印武始,使度夷解得体产山“茶的苍日特崖多产1233铲,茶2024为(叶00 赤武行壤销夷,海茶清 )行18销53日年滞”,又因10外12商2 控制了价格,62最89终6 武夷“
2.中国近代教育体制出现新的转机,以培 养服务于社会的人才为目标始于
A.洋务派兴办的学堂 B.维新派兴办的学堂 C.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D. 教会学堂
3.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 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洋务运动哪一项措施符 合上述思想
A.创办天津机器局 B.成立三支海军 C.创办轮船招商局 D.创设京师同文馆
自
强 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简表
企业名称 创办人 地址
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 江南制造总局 李鸿章 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 天津机器制造局 崇 厚
安庆 上海 福州 天津
福州船政局使用的机器
江南制造总局炮厂的机器房
以江南制造总局为例分析 军用企业性质?
江南制造总局是官办企业,总局及下属所有局、 厂要受总督、巡抚的控制和监督,经费由政府调拨。
B、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C、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阅读“历史纵横”,分析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
特点: a.先天不足:缺乏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b.后天畸形:地区分布和产业结构不平衡
受到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 (半殖民地仍占主体 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