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项目介绍教学内容
➢ 环氧乙烷浓度:在一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 ,环氧乙烷的浓度升高可使灭菌效率提高 。当然,过高的浓度并不能无限提高效率 ,反而会增加无谓的成本支出。当浓度大 于500mg/L时,灭菌效率的提高已不明显。 然而,考虑到环氧乙烷气体的损失,如水 解和产品对气体的吸收,实际选择的浓度 一般需高于理想作用浓度。
二、环氧乙烷残留检测
➢ 2.气相色谱法 ➢ 为仲裁法 ➢ 顶空气相色谱方法基本原理:是利用
密闭容器内稀溶液中环氧乙烷的含量 在一定温度下与液面上气体的环氧乙 烷含量成正比的关系,抽取等量此气 体,注入气相色谱中进行定量分析, 此方法快速简便,易于掌控。
二、环氧乙烷残留检测
➢ 顶空气相色谱法 ➢ 优点:前处理简单方便快速,分析精确,
微生物性能鉴定: 生物指示剂实验
一、环氧乙烷灭菌过程确认
一、环氧乙烷灭菌过程确认
➢ 再确认: ➢ 发生了影响灭菌效果的情况时需要再确
认,如:产品、包装、装箱模式发生变化 时。
二、环氧乙烷残留检测
➢ 医疗器械环氧乙烷灭菌是常用灭 菌方法之一,灭菌后必须进行环氧乙 烷残留量的检测。常用的检测方法有 比色法,气相色谱法等,近几年发展 成为顶空气相色谱方法。
二、环氧乙烷残留检测
➢ 环氧乙烷气体常用于塑料医疗器材(包括 毛细流透析膜)的消毒。
➢ 日常一次性使用的注射器、输液器、麻醉 穿刺包和镇痛泵等都是环氧乙烷消毒。
二、环氧乙烷残留检测
➢ 环氧乙烷在灭菌物品中残留量的允许值国 内外都有明确规定:
➢ 我国国家标准GB 8368—87中规定,物品 经EO灭菌后放置7 d,其残留应≤10 μg/g
二、环氧乙烷残留检测
➢ 1.比色分析法 ➢ 原理:环氧乙烷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成乙二
醇,乙二醇被高碘酸氧化为甲醛,甲醛与 品红试剂显色,通过比色分析可求得环氧 乙烷的含量。 ➢ 作为工厂检验
二、环氧乙烷残留检测
➢ 比色法的优点:方法较简单,成本较低 ➢ 比色法的缺点:灵敏度不高,中间每一步
反应是否完全都会影响分析结果。
三、工艺用水检测
➢纯化水检测
➢ 1.性状检测 ➢ 2.酸碱度检测 ➢ 3.氯化物、硫酸盐与钙盐检测 ➢ 4.硝酸盐检测 ➢ 5.亚硝酸盐检测 ➢ 6.氨检测
三、工艺用水检测
➢纯化水检测
➢ 7.二氧化碳检测 ➢ 8.易氧化物检测 ➢ 9.不挥发物检测 ➢ 10.重金属检测 ➢ 11.微生物限度检测
新项目介绍
一、环氧乙烷灭菌过程确认
在医疗用品灭菌中EO和辐射灭菌的市场占有率各50%
一、环氧乙烷灭菌过程确认
➢ 环氧乙烷杀菌原理
▪ 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具有很强的化学活性和
穿透性,可以穿过微孔,到达产品深层,从而 达到灭菌效果。
▪ 环氧乙烷杀灭微生物是由于它能与微生物的蛋
白质,DNA和RNA发生非特异性烷基化作用, 使蛋白质的正常的生化反应和新陈代谢受阻, 导致微生物死亡。环氧乙烷经水解转化成乙二 醇,乙二醇也具有一定杀菌作用。
一、环氧乙烷灭菌过程确认
➢ 影响环氧乙烷灭菌效果的因素通常包括: 温度、相对湿度、环氧乙烷浓度和时间。
➢ 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导致气体 分子活动加剧,从而提高了环氧乙烷的灭 菌效率。然而,在超过一定温度以后,灭 菌效率的上升不明显。而且, 过高的温度 也可能对产品造成损害。因此,通常选用 的灭菌温度为40℃~60℃
灵敏度高,重现性在4个9以上。 ➢ 缺点:成本较高
二、环氧乙烷Leabharlann 留检测➢ 样品浸提 ➢ 有两种基本的浸提方法用于医疗器材的
环氧乙烷残留量检测:模拟使用浸提法和 极限浸提法。
二、环氧乙烷残留检测
模拟使用浸提法 ➢ 模拟使用水溶液浸提法是仲裁方法,其
表示在常规使用时从医疗器材中接受到的 环氧乙烷残留量。模拟使用浸提法应在对 预定使用最为严格的条件下进行。
二、环氧乙烷残留检测
➢ 仪器方法和手动方法。
➢ 可采取手动进样和自动进样,手动进样方 法操作难度大,误差较大。
➢ 自动顶空进样系统为目前首选的进样方法
三、工艺用水检测
➢ 工艺用水的分类:
➢ 饮用水: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 纯化水(2005版药典P303页) ➢ 注射用水(2005版药典P363页) ➢ 灭菌注射用水(2005版药典P363页)
一、环氧乙烷灭菌过程确认
➢ 时间:气体灭菌并非迅速的灭菌方式,而 需经历一段时间才能达到灭菌效果。以上 各参数的选择及产品、包装、装载形式等 各因素的影响,都会导致所需灭菌时间的 变化。消毒时间6~24h.
一、环氧乙烷灭菌过程确认
➢ 确认:物理性能鉴定+微生物性能鉴定 物理性能鉴定:
温度、相对湿度、时间等在规定的范围内。
➢ 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消 毒标准》规定,任何经EO消毒的卫生用品 出厂时,EO残留量必须≤250 μg/g 。
二、环氧乙烷残留检测
➢ 对EO残留量的测定: ➢ GB/T14233.1—1998《医用输液、输血
、注射器具检验方法》中推荐了用顶空气 相色谱法和比色分析法; ➢ GB15979—2002中规定用气相色谱法测定 EO残留量。
三、工艺用水检测
➢注射用水的检测
➢ 1. 性状 ➢ 2 .pH值 ➢ 3 .氨 ➢ 4 .细菌内毒素 ➢ 5 .微生物限度 ➢ 6 .氯化物、硫酸盐与钙盐、硝酸盐与亚硝酸盐、
二氧化碳、易氧化物、不挥发物与重金属:照纯 化水检测法进行,应符合规定。
二、环氧乙烷残留检测
极限浸提法 ➢ 极限浸提法用于测定器材上的全部残留
量。浸提过程包括热浸提和溶剂浸提,前 者浸提结束后进行顶端空间气体分析;后 者用溶剂浸提液进行顶端空间气体分析。 ➢ 为了实验结果能代表产品预定使用中给患 者带来的最大风险,为了提高检测效率, 对于大部分医疗器材采用水浸提顶端空间 气体分析。
一、环氧乙烷灭菌过程确认
➢ 相对湿度:水是烷基化反应的反应剂,能 打开环氧乙烷的环氧基团以使烷基化反应 能顺利进行。另外,水能够加速环氧乙烷 的穿透,提高灭菌效率。研究证明,湿度 对于环氧乙烷灭菌成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 用。比较理想的湿度范围是40%~80%, 如湿度低于30%,容易导致灭菌失败。
一、环氧乙烷灭菌过程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