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编辑图片、图形、艺术字和文本框》教学设计

《编辑图片、图形、艺术字和文本框》教学设计

3)设置疑问,引发思考:(组合与取消)
问题:如何删除图片上多余的东西?
通过学生到教师机上操作演示,教师进行总结。
举例:插入剪贴画,取消组合—删除多余—重新组合
组合与取消组合
取消组合:选定→“组合” →“取消组合”
组合:选定(Shift+单击另一个图)→组合
删除图:选定单个图→按删除键
教学活动3
三、小组合作探究
《编辑图片、图形、艺术字和文本框》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编辑图片、图形、艺术字和文本框》
科目
信息技术
年级
七年级
教学时间
1课时(45分钟)
学习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已具备汉字输入能力,在word的学习中,具有一定的编辑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学生喜欢动手操作,又有创新能力,能很有兴趣地编辑并美化自己的作品;学生还会运用网络搜索信息、收集信息。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贵阳市“三创一办”,进一步让学生意识到爱文明、讲卫生和环保的重要性。
2.通过版面设计、色彩的搭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创新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的编辑方法,运用知识迁移,学习艺术字、文本框、自选图形。
2.运用色彩及图片初步美化“青青校园”。
三、知识与技能
教学活动1
一、导入
通过投影向学生展示以往的优秀作品(获奖电子报刊、电子贺卡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活动2
二、新课呈现
1)设置疑问,引发思考:
问题一:怎样将这三张图片从小到大依次排列?(调整图片位置及大小)
通过学生到教师机上操作演示,教师进行总结。
调整图片位置
选定图片→“文字环绕” →由“嵌入型”改为其他方式→拖动图片
1.运用“图片”知识迁移至艺术字、文本框、自选图形
2.制作“青青校园”宣传画
教学活动4
四、学生作品展示
教学活动5
五、小结
1.掌握设置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自选图形格式。
2.掌握设置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自选图形的叠放次序。
3.学会应用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自选图形。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编辑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自选图形。
2.教学难点
合理编辑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自选图形。
教学资源
1. 投影
2.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调整图片大小
选定图片→拖曳图片右下角控制点→调整至所需大小
问题二:找出躲起来的图片(警察抓小偷)(调整图片叠放次序)
通过学生到教师机上操作演示,教师进行总结。
调整图片的叠放次序
选定图片→右击鼠标→“叠放次序” →所需图片的前后顺序
2)讲解“图片工具栏”上各按钮用途
选定图片→单击“图片工具栏” →“插入图片”“颜色”“增加对比度”“降低对比度”“增加亮度”“降低亮度”“剪”“向左旋转90O”“线型”“压缩图片”“文字环绕”“设置对象格式”“设置透明色”“重设图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