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最痛苦的是,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
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
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
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
(1)查字典填空。
“惯”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
它在字典中的意思有:①纵容(子女等)养成不良习惯或作风;②习以为常,积久成性。
“惯”在“习惯”一词中的意思是________,我能用它的另外一个意思组词:________。
(2)老师傅剃头时________让小沙吃尽苦头,小沙因为________而痛,又因________而痒。
小沙剃头时的感受我们可以用“________”这个成语来概括。
(3)用画线的词语写一句话。
(4)文中“害人精”指的是谁?为什么这样称呼他?【答案】(1)G;guan;②;娇惯(2)推剪;常常咬住一绺头发不放;碎头发掉在脖子里;如坐针毡(3)小弟弟喜怒无常,一会儿哇哇大哭,一会儿哈哈大笑。
(4)文中“害人精”指的是老剃头师傅。
这样称呼他是因为老剃头师傅剃头时让小沙感到很痛苦,还收取双倍的钱。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汉语拼音、音序、字义等方面的知识。
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惯,音节 guàn ,音序为G,应先查字母G,再查音节guan。
习惯的惯,应该是习以为常的意思。
可以用纵容这个义项,组词为惯坏、娇惯等。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小沙的头发被推剪夹住,所以剃头让他吃尽了苦头,碎发落进脖子里,又让他感觉很痒,根据头发像针一样刺,可以用“如坐针毡”来形容小沙的剃头感受。
(3)一会儿……一会儿……,这个关联词表示并列关系,用于描述不定时地先后发生的两件事。
可以写:小弟弟喜怒无常,一会儿哇哇大哭,一会儿哈哈大笑。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G、guan、②、娇惯(2)推剪、常常咬住一绺头发不放、碎头发掉在脖子里、如坐针毡(3)小弟弟喜怒无常,一会儿哇哇大哭,一会儿哈哈大笑。
(4)文中“害人精”指的是老剃头师傅。
这样称呼他是因为老剃头师傅剃头时让小沙感到很痛苦,还收取双倍的钱。
【点评】(1)本题考查用音序法查字典的能力。
先根据所查字的音节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找到所在的音序,然后找到汉字的音节所在的页码,即可找到所查的字。
根据字典正文对汉字的解释,可以得到字义、组词等帮助信息。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本题考查造句的能力。
先明白划线词语的意思,根据文中的用法,写出一个形式相仿、内容合理的句子即可。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重点段落品析秋天带着金黄色的光辉悄然降临。
我们看到秋风劲吹,树枝颤动,树叶飘落。
那时,道路好像洒满了光芒,蝴蝶张开漂亮的翅膀在空中翩翩起舞……鸟儿为建造它们的房子,衔着泥土来回忙碌。
(1)上文中,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
(2)“蝴蝶张开漂亮的翅膀在空中翩翩起舞”这是个________句,请你也来写一句:________(3)仿写词语:①金黄色:________②翩翩起舞:________【答案】(1)树叶;蝴蝶;鸟儿(2)拟人句;蜜蜂辛勤地在花丛中着采花蜜。
(3)①碧绿色、浅蓝色、淡紫色;②翩翩起舞:依依不舍勃勃生机洋洋不睬【解析】【分析】(1)寻找文句中的景物相对简单,将文句中写景的实物挑出来即可。
(2)把“蝴蝶”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这是拟人句。
(3)本题考查分类掌握词语的能力。
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
①“金黄色”是表示颜色的三字词语。
②“翩翩起舞”是AABC式结构。
故答案为:(1)树叶;蝴蝶;鸟儿;(2)拟人句。
蜜蜂辛勤地在花丛中着采花蜜。
(3)①碧绿色、浅蓝色、淡紫色;②依依不舍、勃勃生机、洋洋不睬【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句中景物描写的能力。
(2)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
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
3.阅读语段。
完成练习。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________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________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________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
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
再说……”“住嘴!”铁罐________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1)选出描写神态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谦虚傲慢恼怒轻蔑①“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________地问。
②“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________地回答。
③“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________的神气。
④“住嘴!”铁罐________了(2)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相提并论:________。
②和睦相处:________。
(3)“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这句话说明()A. 陶罐认为碰撞不等于坚强,和睦相处不等于隔弱。
B. 陶罐为自己的懦弱辩解。
(4)文中画“”的句子的意思是()A. 说明罐子的用途。
B. 说明罐子的用途是盛东西,表明了陶罐不愿和铁罐碰撞的态度。
C. 说明陶罐害怕和铁罐碰撞,故意说它们是装东西的。
(5)陶罐和铁罐的性格有什么不同?请连一连。
陶罐________ 傲慢、狂妄自大。
铁罐________ 谦虚、毫不软弱。
【答案】(1)傲慢;谦虚;轻蔑;恼怒(2)把不同的或差别巨大的人或事混在一起谈论或看待;彼此很好地相处(3)A(4)B(5)谦虚、毫不软弱;傲慢、狂妄自大【解析】【分析】(1)补充句子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及运用词语组句的能力,前后表达要一致,合情理,然后再根据句意来补充即可。
(2)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3)、(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5)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故答案为:(1)傲慢、谦虚、轻蔑、恼怒(2)①把不同的或差别巨大的人或事混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②彼此很好地相处。
(3)A(4)B(5)1、谦虚、毫不软弱。
2、傲慢、狂妄自大。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描写神态的词语的能力。
(2)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熟读短文,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3)、(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5)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
4.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①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②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③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1)这个自然段共有________句话,描写颜色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把描写荷叶的句子画上“________”。
(3)对语段中画横线句子中的“冒”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可以把“冒”字换成“长”字,表现了白荷花长得很快。
B. 这个“冒”字形容在一片绿色的荷叶中,白荷花突现出来,形象地表现了白荷花的艳丽夺目。
(4)语段中的句①②③分别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连一连。
句①________ a.句②________ b.句③________ c.【答案】(1)6;碧绿;白;嫩黄(2)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3)B(4)b;c;a【解析】【分析】(1)考查这段有几句话,一是看句意,二是看标点。
认真数一数便可知道。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此题是炼字题,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要把这个字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并结合意境情感来分析。
(4)由①“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可知选b。
由②“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可知选c。
由③“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可知选a。
故答案为:(1)6、碧绿、白、嫩黄(2)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3)B(4)b c a【点评】(1)此题考查对句子的把握能力。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炼字妙处的能力。
(4)此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5.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
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五月,正是它摆开绿叶白花衣裳的季节,婆娑(suō)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
它的外形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
它总爱“三只一群”、“五只一伙”地生长着。
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黄了。
来过这里的人都会对家乡的银梨赞不绝口。
走进果园,微风阵阵,你还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当好客的主人把又大又甜的银梨送给你品尝时,你就会知道银梨皮薄、肉脆、水多、味甜,可口极了,银梨确实可与北京鸭梨媲(pì)美。
我爱家乡的银梨。
(1)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内。
________的细雨 ________的露珠________的绿叶 ________的海洋(2)把写银梨果特点的词语按要求填在横线上。
①形状:________②颜色:开始呈________,后来________(3)用横线画出一个比喻句。
(4)短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银梨的,表明时间的词语有:阳春三月、__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的横线上。
(6)从文中选一个你认为用得最好的词语写在下面,并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