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话环保
——《小青蛙》教学案例
崇文街小学田丽萍
课题研究依据:
群文阅读是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以阅读多篇相关文章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方式。
它不是只把文章按人文涵组合在一起,而是更深入文本部,关注文章的表达形式、部结构、核心观点、承载信息。
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型阅读方式,具有自身独特优势,教师要精心指导群文阅读,使之成为课堂阅读教学的有益补充与延伸,为学生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课题研究背景:
2017年度孝义市创建文明城市,大街小巷, 各行各业,身为孝义人都在努力为创建文明城市贡献着方方面面的力量.作为小学生,能做的也很多,其中就包括从思想上认识到爱护小动物,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且能付诸行动,呼吁更多的人为环保出一份力,为创建文明孝义添一抹绿.
课题研究案例:
《小青蛙》是一首儿歌形式的字族文,语言优美、极富童趣,读起来节奏明快,音韵和谐。
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启发学生开动脑筋。
儿歌讲述了青蛙的外形和本领,号召大家要爱护小青蛙,爱护小动物,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
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把识字写字安排在了第一课时,第二课时主要安排了理解课文容和群文阅读,旨在通过补充”环保”主题的三篇短文,培养孩子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环保意识,同时也培养孩子们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竞争意识.
在实施群文教学过程中,共有三个环节
一、学习课文,感知容。
1、师配乐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你听到的青蛙是什么样的?
2、全班齐读课文,思考:课文有几句话?文章的主人公是谁?
生:文章有3句话,文章的主人公是小青蛙。
(出示图片)
3、深读课文,解析文章主旨。
(1)抽生读第一句话,思考:小青蛙是什么样子的?(小小的,大眼睛)。
拓展:谁还能补充一下生活中了解到的青蛙的样子?
生:身穿绿衣裳,白肚皮,四条腿,大眼睛,呱呱的叫。
(2)抽读第二句,你知道了什么?
生:小青蛙吃害虫,保护禾苗,是益虫。
拓展:你还知道哪些益虫?
生:猫头鹰、蜻蜓、啄木鸟、壁虎……
(3)抽读第三句,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小青蛙?
生:我们应该保护小青蛙。
(4)齐读课文,指导朗读.(读出对小青蛙的感和爱护之情)
4、课文小结
同学们刚才说的很棒,青蛙是益虫,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也就是保护我们的大自然。
[设计意图:对于一年级的孩子,他们对小青蛙比较感兴趣,所以我结合图片通过读抽读句子联系生活实际等形式再次让青蛙在孩子们头脑中建立印象,之后拓展追问还知道哪些益虫,进而激发孩子们要爱护青蛙的情感,为之后群文中爱护大蜻蜓作了铺垫.]
二、群文阅读之引领
1.出示片段:
晚饭后,我和姐姐正在门口乘凉.忽然飞来一只大蜻蜓,落在一棵小树上,我悄悄地跑去,把它捉住.大蜻蜓真漂亮!两只眼珠像小玻璃球,亮晶晶的,一对红翅膀不住地扇着.我真喜欢它,就拿着玩起来.
姐姐看见了,大声喊:”快把它放了,它是益虫!”我听了姐姐的话,想到益虫的好处,就把它放了.
(1)老师读,生思考:姐姐为什么让我放了大蜻蜓?我又是怎样做
的?
(2)生听读思考后汇报:姐姐说大蜻蜓是益虫,所以让我放了它.我
想到了益虫的好处就放了它.
(3)我会连:
燕子\蜻蜓捉树干里的害虫
啄木鸟捉空中飞的害虫
七星飘虫捉池塘里的害虫
青蛙捉田地里的害虫
[设计意图:这是群文阅读的第一步,由课走向课外,扶着走.所选短文和课文容十分相似,既能加深巩固孩子们对爱护小动物的印象,也能进一步明白爱护小动物,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问题的设计方面,拓展了课本19课的相关容,再次回归课本,体现了文本之间的紧密联系,也激发了孩子们阅读的兴趣.]
三. 群文阅读之放手
1.过渡:孩子们,其实保护环境不仅是要爱护这些小动物,还要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让空气清新,花儿快乐,小溪微笑.接下来,我们要以小组进行阅读竞赛了,希望我们每个组的同学都争当环保小卫士.
2.分三个大组,分发阅读材料,小组合作完成.
小路娃娃
小路娃娃,
伤心地哭泣,为啥呀为啥?
噢,
有人随地扔垃圾,她的脸弄脏了。
小路娃娃,
开心地笑了,
为啥呀为啥?
噢,
环卫工人扫掉了杂物,她的脸洁净了。
(1)“她”在这里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路娃娃为什么伤心地哭泣?找出句子画_____;后来,小路娃娃为什么又开心地笑了?找出句子画∽∽∽.
(3)读了这首儿歌,我想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特别的作业
上星期,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到大自然中去找春天,并把找到的
春天带到教室里。
今天,每个同学该展示自己的作品了。
嗬,小朋友的课桌上,有用水碗盛的紫丁香,有放在铅笔理的洋花,
有插在瓶子里的柳枝,有装在塑料袋里的青草……
小丽的桌子上只有一幅画,画的是一朵盛开的玉兰花。
同桌的玲玲问:“小丽,你找到的春天呢?”小丽指指桌子上的画,说:“这就是!”
周围的同学都奇怪地想:画能代表春天吗?
小丽说:“昨天,我在公园里,看到玉兰花开了,刚想摘一朵,旧看到了‘爱护花木’的牌子。
我回家画了这朵玉兰花。
”
老师听了,赞许地点了点头,说:“小丽做得对!”
小龙的桌子上放着一只盒子,偷过一层玻璃纸,一只胖乎乎的小蜜蜂在嗡嗡地扇动着翅膀。
老师指着问小龙:“这是你找到的春天吗?”
小龙回答说:“是的。
我想,等展示完毕,我就放掉它,让它去采蜜。
”“你们的作业都完成的很好,大家都能找到了春天。
”老师满意地笑了。
(1)用○圈出同学们找到的春天作业.
(2)谁的作业特别?小丽为什么要画一幅画?用∽∽∽画出?
小龙为什么要放掉小蜜蜂?用________画出.
小溪笑了
小溪的水清清的,绿绿的,天天唱着快乐的歌,向前奔跑。
小兔往水里扔纸屑,小猴往水里丢果皮,小猪往水里倒脏水。
过了些日子,小溪变了。
变得黑黑,臭臭的。
小动物们急了:“小溪生病啦!快去请医生。
”小鸟说:“先别请,大家想一想,小溪为什么会生病呢?”
大家听了,仔细想想,都不好意思了!
小兔不往水里扔纸屑了,小猴不往水里丢果皮了,小猪也不往水里倒脏水了。
又过了些日子,小溪的病好了。
溪水清清的,绿绿的。
它唱着歌儿边跑边笑,笑出了串串酒窝窝。
(1)小溪原来是什么样子的? 用○圈出.
(2)过了些日子,小溪变成了什么样子?用□标出.
(3)最后,小溪为什么笑了? 用________画出.
(4)读了这个故事,我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各大组派小组代表汇报展示.
[设计意图:这是群文阅读的第二步,走出课本,放手让孩子们通过小组
合作学习的方法阅读理解.在容的选择上,也由爱护小动物延伸到爱护花草,保护环境.问题的设计紧紧围绕短文中心和一年级小学生的学情和认知水平,动手能力,采用动手圈画为主.通过这些短文的阅读,让孩子们明白:我们生活的环境和我们息息相关,无论是花鸟虫鱼,还是环境卫生,我们都要尽自己的一份力去保护,才能让我们的生活在碧水之下,享受着鸟语花香.建文明城,做文明人,希望保护环境的路上一直有你有我,有我们可爱的少先队员. ]
4.推荐阅读《环境保护教育读本》和《迪士尼流利阅读》系列丛书.
[设计意图:这节课是结束了,但群文阅读并没有因为课堂结束而停止,类似的文章还有很多,要想让孩子们从心深处真正明白环保的重要性并付诸行动,还需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和教育,于是我从网上搜索到了这些书籍,既能丰富阅读量,还能让环保这个主题延续,相信时间和阅读会提高孩子们的情商.]
课题研究结论:
一年级的小学生,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都不是很高,所以我尝试通过一首有教育意义的儿歌来上这堂群文阅读课,虽然这是一篇识字课文,但是孩子们对小青蛙熟知也喜欢,课文容并难理解,课堂的重心还是放在了四篇精心选择的阅读上.通过先扶后放的方法,孩子们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热烈,小组合作能力得以提高.各组在激烈的竞争中寓学寓乐寓知寓情.但是在时间的把控方面还是前松后紧,小组成员的分工不是很到位,阅读速度有待提高,信息的提取不是很完整,学生汇报时语言组织不够流畅.在以后的阅读教学中,还要在这些方面狠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