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麻醉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符合经济社会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麻醉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在各级医院从事麻醉学、重症医学、疼痛学、急救医学等方面工作的医学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
(一)思想道德与修养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医药卫生事业。
2、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正确的价值观、伦理观和较强的法律意识。
3、具有积极创新、勇于批判的科学精神。
4、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勤奋工作的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5.坚决抵制行业不正之风,廉洁行医。
(二)专业知识与技能
1、系统掌握临床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2、重点掌握麻醉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3、具有一定的预防、保健知识和卫生宣教意识及能力。
4、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初步掌握常见危急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控、重要器官保护、危重病人抢救的原则。
(三)职业素养与能力
1、具有正确的职业态度,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
2、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具有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探索新知,追求卓越。
3、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掌握英语,达到国家《大学英语》教学规定的“较高要求”;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计算机二级统考。
5、身心健康,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和体质测试标准。
三、培养方式和学习年限
学制5年。
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但累计修业时间不低于4年、
不超过7年。
四、专业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麻醉学
主要课程: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组织学与病理学导论、医学形态实验学、生理与病理生理学、医学机能实验学、医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实验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药理学、预防医学、物理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临床麻醉学、急救医学、疼痛诊疗学、危重病医学等。
五、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
结合专业教育,开设早期实践教学课程;在各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强实验、见习,强化实践技能培训和实践能力培养;在专业实习中,强调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增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合专业培养目标,通过专题讲座、学术报告、技能比赛、演讲比赛、文艺活动等第二课堂活动,以及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早期实践教学、见习和实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突出本校、本专业的特色。
六、学业考核、毕业与学位授予
严格进行学业考核,实行学分制记分。
修满教学计划规定最低学分要求、通过毕业综合科目考试、并达到学校规定的其它毕业条件者,准予毕业。
达到《成都医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暂行实施办法》规定的标准,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未修满规定学分者以及有其它不符合毕业的条件者,按学位及学籍管理实施细则和《学生手册》有关规定办理。
七、教学计划
2、课程设置与学时、学分分配
本专业学分要求为240学分。
其中必修课为170学分(含公共基础课 55学分,专业基础课58.5学分,专业课 56.5学分。
选修课48学分(含公共选修课16学分、专业选修课32学分);毕业论文6周;毕业实习44周(22学分)。
表1: 课程结构与学时学分分配总表
总学分: 240总学时(不含实习): 4139 理论周学时: 25.78
表2:专业限选课(附后)
3、教学进程表(附后)
麻醉学专业本科教学进程表
表2:专业限选课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