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

第二章词类分析[教学目的:本章将概括地介绍现代汉语词类划分的标准、词类的基本特点以及其它相关问题。

目的是使学生对现代汉语词类划分依据、划分结果以及词类的主要特点等理论有全面的了解。

认识现代汉语词类的基本特点,以更好地运用现代汉语][教学要求:认识词类划分的三种标准,了解选择其中功能标准划分词类的原因;了解每类词的主要语法特点;正确掌握词语兼类问题]第一节词类划分的标准在说到语法的抽象性时我们说到,词的数量是无限的,但这些无限数量的词,可以根据它们的特点,归为不同的类别。

词是语言结构的基本单位,从表层形式看,每一个组合都是不同的词加合而成的,但从语法上看,其中的每一个都代表着某一类具有相同特征的词语,因此,在这里我们不能也不需要对具体词语的语法特征进行分析,而是要求从类的角度对词在语言结构中的功能特征进行分析,并由此将词归并成不同的类,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词类。

词类就是词根据它的语法功能的不同进行的归类。

所以,词类是词的语法类别,不同的词类在形态、意义、功能等方面都表现出显著不同的特点。

词类是语言中存在的客观事实,我们能够客观而科学地加以分析既是对全面认识词语语法特点本身的需要,是语法研究的基础工作;同时,划分词类也有利于进一步揭示由词构成的更高级语言单位如短语和句子的内部结构特点。

从历史的角度看,对现代汉语词语进行语法类别的划分,采用的标准至今主要有三种,它们是:一、意义标准所谓意义标准就是以词表示的词义作为词归类的依据。

词,特别是实词,总会有一定的具体意义,这些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比较快地确定一个词的词性,所以在许多语法书里也就这样来定义词类:名词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动词表示动作或变化;形容词表示事物的性质。

这一标准是传统主义语法学在分析词类是所采用的,最初时就直接将词汇意义当作了化分词类的依据,如《马氏文通》对实词和虚词的理解。

王力先生早期也是这样理解词类的,如他曾说“实词之中,每一个词都有它的理解,它们都能给予咱们一种实在的印象,所以实词也可以称为理解成分”,1而虚词“对于实物实质实情都无所指”,虚词被称为“语法成分”。

2现在看来,这种理解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因为有些词,如果从意义上看,意义的虚实很难判断,如“予以、加以”等动词,“如何、某、什么”等代词以及副词等等,照此标准,只能划归到虚词里,但它们在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显然与连词、介词等有很大区别。

因此,将词汇意义的虚实作为判断依据,不能很好地解释事实,解决问题。

但是,如果将意义理解为一类词所具有的能反映其成员共性的类别意义,我们认为,意义标准还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

词语的具体意义可以千差万别,但某一类词的成员之间在其1王力,《中国现代语法》第13页,商务印书馆,1985年。

2王力,《中国现代语法》第14页,商务印书馆,1985年。

反映客观对象的过程中,应该具有相同和相似的属性,如“走、说、笑、教学、制造、战斗、养育”等词,都是描写人或其他动物动作的,而“美丽、大方、小、长、雪白”等都是描写人或事物的属性与状态的,等等。

词语的这种属性既是语言对客观事实的忠实反映,也表现了人在认识客观世界时的一种逻辑需要。

但词类是语法层面的特点的反映,它更侧重于结构的需要,所以有时候意义相同(近)的词,在功能上有很大的不同。

但是,意义在给词进行归类时的作用是有限的,特别是意义相近而语法功能不同的词,依靠意义来进行归类往往会产生错误。

如“突然”与“忽然”,它们意义可以说完全相同,但在结构中的特点却有很大区别,如将两者归为一类,就不能完整地揭示词语本身的语法属性。

类似的情形有“刚才”与“刚刚”,词义一样,但前者是名词,后者是副词;“金、银”与“铜、铁、锡”,它们都表示金属,但是前者是区别词,后者是名词。

因此,词语的类别或概括意义也不能成为主要依据,但可以为我们划分词类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形态标准形态就是能表达某种语法意义的形式手段,也就是词形变化。

依据形态划分词类就是指按照能够体现某种语法意义和价值的形式特征来划分词的语法类别。

这种标准产生于对西方形态特征比较明显的印欧语言的词类分析。

比如,在英语中名词可以这样给定其特征:有数的变化形式。

无论规则与否,任何名词在语言结构中一定有数的变化形式,或单数,或复数,我们仅据此便可将将所有名词从众多的词中剥离出来。

又如,英语的动词有时态等形态变化,动词有过去时等形式特征,可以根据这类形态特征来对动词进行归类,即有时态变化的词都可归为动词这一类。

在现代汉语中形态标准有没有作用呢?经过考察,我们发现,这一标准有一定的意义,如:我们可以通过词缀的形式来解决一部分词的类别,如一般来说,以“老”作前缀构成的词,都是名词,像:老师、老虎、老鹰、老鼠、老板、老婆、老表……;以“子”作后缀构成的词,也都是名词,如:桌子、椅子、帘子、扇子、瓶子、粽子……;以“化”作后缀构成的词,一般为动词,如:绿化、风化、火化、沙化、恶化、城市化……;以“气”作后缀的词,一般为形容词,如:神气、阔气、洋气、土气……我们也可以通过词语的重叠形式特征来解决一部分词的类别,如单音节动词和形容词都可以重叠成AA,式,如走走、说说与大大、瘦瘦(的)。

但如果A,A的声调相同,则A一定为形容词,如果A,如果读轻声,那么A一定为动词。

又如双音节动词只有ABA,B,式,如“学习”重叠成“学习学习”。

而能够重叠成AABB形式的一般为形容词,如“热闹”重叠成“热热闹闹”。

当然,形容词也可以有重叠形式ABA,B,,但语音特征与动词重叠形式并不相同,那就是A,B,读轻声的应为动词,如上面的“学习学习”例中后一个“学习”应对轻声,读原来声调的应为形容词,如“乌黑乌黑”中后一个“乌黑”一定是原来的声调。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形态标准也有一定的适用性。

但是,如果将形态标准确立为主要的依据,显然是不合适的。

因为有些形态的周偏性质不强,如以“化”为词缀的词不一定都是动词,像“僵化”就是形容词。

以“气”作后缀的词也可以是名词,如:“傻气、呆气”等等。

其次,现代汉语词语中更多的是没有特殊形态标志的成分,该如何判定其词类呢?三、功能标准这里的功能是指语法功能,通俗地说,就是一个词在句法结构中出现的位置和在这个位置所起的作用,所以,语法功能是指词语在语言结构中表现出来的所有句法特点的总和。

实际上,功能标准就是词语的语法作用特点,如“电脑”类的词语,可以受数量词修饰,不受副词修饰,能跟介词组合,还能作主语、宾语和定语……,我们可以依据词语有没有以上这几个主要功能将“电脑”这一类的词语从词语库中剥离出来。

具体地说,语法功能包括两个方面:1.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

有些词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如“课桌”可以单独作主语、宾语,“漂亮”可以单独作谓语、定语,“非常”可以单独作状语;但有些词则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如“关于”、“的”等类的词就必须附着在其它词前或后,共同充当成分。

根据这一标准,我们可以将现代汉语的词分为两大类: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实词和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虚词。

2.词语具有何种组合能力。

所谓组合能力,就是指词语在与其它词语组合时所表现出来的搭配反应特点,也就是说它可以和哪些词类组合。

不同的词语具有不同的意义,但同时在搭配反应上也有不同的表现,这也就是为什么句子并不是任何几个词语随便排列在一起就可以构成的道理。

如“高级”可以修饰“轿车”类词语,可以受“非常”类词语修饰,还可以放在“主意”后对它进行陈述,但“高等”虽然在意义上与“高级”接近,但它却只有其中的一个特点,即能修饰“学校”、“法院”类词语前。

从这些,我们便可判断“高级”与“高等”应该分属不同的词类。

根据这一标准,我们可以对实词进行下位划分,从而得到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等次类,将虚词划分为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拟声词等次类(各类具体特点见下一节详述)。

词类划分图示:按能否独立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划分为:→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区别词、代词、数词、量词词→虚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拟声词按词有何种组合能力将实词和虚词分为__ _⇑通过对三种划分标准的分析,我们觉得对现代汉语而言,语法功能标准是最具有解释力的,也能较为彻底地对汉语词性进行穷尽而科学地归纳。

因为现代汉语的词语属性缺少外在形态表现,我们只能将它们所执行的职能、也就是在结构中所起的作用作为分析的依据,就像对社会上的人进行职业的分类一样。

由于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特定的职业服装,我们就不能按照穿着进行分类,而每个人都应该有他的职责,这就是我们分类的最可靠的依据。

当然,如果某些职业有它的特定着装,我们也不妨将这一形式作为依据,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而意义则可以为我们划分词类提供逻辑上的导引,因为对大多数同类词语来说,其意义也具有共同的类别属性。

因此,总地来说,我们认为,功能标准是最重要最客观的依据,按照它完全可以将现代汉语的词进行语法上的分类。

而形态和意义也并不一定要完全抛弃,它们在需要的时候可以作为辅助标准来运用。

第二节词类的语法特点一、实词分析实词的语法特点是,能够独立地充当句法成分,绝大部分成员在结构组合中,位置也相对灵活。

下面我们将简略地介绍现代汉语中实词的语法特点。

实词里的各种词在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上也是有很大差别的,有的主要做主语、宾语,这样的实词叫做体词,如名词、数词和名量词等;有的则主要做谓语,这样的词叫做谓词,包括动词、形容词等;有的则只能做修饰成分,这些词称做加词,包括区别词和副词。

(一)名词1. 从意义上看,名词一般都是记录、反映人、事物、现象的名称的词。

但根据逻辑上的差异,名词有可以有个体与集体、具体与抽象等的区别。

如:房子、国家(个体);车辆、人民(集体)脑袋、电灯(具体);意识、精神(抽象)2.从语法功能上看,名词主要有以下特点:(1)可以受数量短语修饰;可以加词尾“们”表示约数、群体等意义。

(2)不能受副词修饰(习语或古语例外)。

(3)可以置于介词后,构成介词短语。

(4)可以做主语、宾语,有时也可以做定语。

(5)有些名词可以直接做判断句里的谓语。

今天星期天。

(6)其中时间、方位、处所类名词还可以直接修饰动词,做状语:今天去;这边请;到处找;杭州来的。

3.从形态上看,部分名词有这样的特征:(1)有词缀-子、-头、老-等。

(2)单音节名词重叠,表示“每个x”,强调数量多,如:年年、人人等等。

(二)动词1.从意义上看,动词一般都是表示行为、动作或变化等意义的词,因此,动词又可以分为:(1)动作、变化动词,如:走、来、上、运输、命令、消失、出现、发展等。

(2)心理动词,如:思念、喜爱、憎恨等。

(3)判断动词,是。

(4)能愿动词,如:应(该)、能(够)、可以、愿(意)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