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监督工作总结报告

监督工作总结报告

监督工作总结报告篇一:监督工作总结1XX年度卫生监督工作总结监督所在区卫生局的领导下,进一步强化卫生监督执法,积极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卫生监督专项治理,在卫生行政许可、餐饮单位食品安全、公共场所管理、医疗卫生、学校卫生等方面做到领导重视、措施得力,规范执法,从严管理。

全站职工奋发图强,圆满地完成了XX年卫生监督工作任务。

现将工作汇报如下:一、许可审查工作1、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培训工作。

餐饮从业人员共体检培训1054人,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共体检培训716人,化妆品从业人员46人。

2、卫生许可证新发、换发、审验工作:(1)、发放餐饮服务许可证194户,其中新发124户,换证70户,审验食品卫生许可证67户,其中餐饮业63户。

(2)、新发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611,其中新发餐饮服务单位的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468份,换发82,审验72户;3、卫生许可证注销工作。

共注销食品卫生许可证61户、其中餐饮服务许可证29户,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20户。

4、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工作。

对124户新办证的餐饮经营单位均建立了餐饮业量化分级档案,建档率100%。

5、监督报表上报及监督文书归档工作。

认真、细致、准确、及时完成了监督报表的统计和上报工作,相关科室的各种监督,监测文书及时归档。

二、食品卫生监督工作1、开展对扎区现有餐饮单位实施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全年完成食品卫生监督公示制度的评估工作382,平脸347户,哭脸35户。

2、为进一步规范我区餐饮服务单位的健康发展,消除安全隐患,我站开展对无证无照餐饮经营单位专项清理整治工作。

除部分符合要求的经营单位给与办理餐饮许可证外,其他条件达不到要求的6户餐饮单位坚决予以取缔。

3、开展火锅底料专项检查,对我区内17家火锅店的火锅配料进行全程监督检查。

通过检查在我区范围内均没有发现涉案问题火锅底料,同时对餐饮行业的采购人员告知不得采购“重庆老火锅底料”等五种问题火锅底料,保障消费者餐饮安全。

3、我站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共检查餐饮单位214户,进一步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严厉查处各种违法行为,确保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

4、我站对学校周边餐饮食品卫生安全进行专项整治。

此次专项对我辖区中小学、幼儿园食堂及周边饮食店、家庭小餐桌进行了拉式的卫生监督检查,共检查餐饮经营单位38家。

5、3月14日—3月30日在全区范围内开展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共检查餐饮服务单位302户,对卫生条件达不到要求的餐饮单位,卫生监督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限时整改。

确保了春夏节传染病高发期我区无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6、我站组织卫生监督人员在十一国庆节前期开展餐饮单位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共检查餐饮经营单位129家,加强了监管力度,保障了我区十一国庆期间食品安全无事故6、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检查,共检查餐饮单位1816户次。

7、我站开展严厉打击饮服务环节非法餐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

共检查餐饮单位2043户次,大大提升了餐饮业主对于添加非食品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违法行为的危害意识,规范了我区餐饮服务行业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剂行为。

8、加强工地食堂的监督管理,开展工地食堂专项检查,共检查工地食堂51户次,保障了农民工的身体健康。

9、开展餐饮服务环节采购和使用含邻苯二甲酸脂类物质专项检查,共检查餐饮单位2620户次,未发现要求查处的4家企业的8种问题产品。

10、餐饮具监测工作。

我区餐饮经营户进行了餐具抽检,抽检餐饮单位439户次,共检验样品1664份。

针对餐具监测不合格的餐饮经营单位,我站要求其立即整改,并开展了2次抽检,再次检验仍不合格单位予以停业整顿处理。

通过餐具的监测工作的开展,提高餐饮服务人员的消毒意识,增强责任感。

11、积极配合相关单位的联合检查,并对检查出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12、加大日常监管力度,努力提高监管水平。

XX年全区餐饮服务单位卫生监督频次户均2次以上,覆盖率达到100%。

全年全区未发生食物中毒事件。

三、职业卫生监督工作1、在第九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之际,进行了为期七天的《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活动,宣传活动共走访企业6户和设立广场宣传台3处,出动宣传车辆6台次,监督人员20人次,利用公众媒体报道2次,宣传公益广告展出5天,培训人员98人次,悬挂横幅7条,宣传板报3块,发放《职业病防治法知识》、《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两种宣传单共计3600余份。

使企业负责人、从业人员对职业病防治有了更深的认识,懂得了更多的保护自身权益的知识,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切实推进《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XX-XX年)》的贯彻落实,由区卫生局、卫生防疫站、灵泉办事处与重化工业园区办公室联合在举办了扎赉诺尔区职业卫生座谈会。

为政府、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搭建了平台,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卫生、和谐企业提供了载体。

3、我站于对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和葛洲坝易普力股份有限公司呼伦贝尔分公司的350名在岗期间接触粉尘的职工进行了健康监护体检和评价。

对需要进一步检查的员工,我站进行了跟踪服务。

四、公共场所卫生监督1、为了我区百姓过上祥和的春节,保障广大消费者身体健康,年前我站对全区美容美发业、化妆品经营单位、洗浴业和住宿业卫生安全开展了一系列专项监督执法检查,共检查公共场所158户。

此次监督检查发现我区公共场所卫生存在一定的不足,我站卫生监督人员针对各单位存在的不足之处,分别下达了卫生监督意见书,共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15份,限期整改。

2、为了加强各类经营性公共场所自身管理,巩固年前专项检查取得的成果,我站在3月份对全区美容美发业、化妆品经营单位、洗浴业和住宿业的卫生安全进行专项监督执法检查。

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5户公共场所,我站监督人员责令其停业整顿顿。

3、9月份,对公共场所开展重点监督检查专项治理。

此次重点监督检查公共场所212户,其中普通旅店、招待所71户,洗浴场所35户,美容美发场所106户,均持有有效卫生许可证,持证率100%。

从业人员共有481人,持有有效健康证人数为473人,无健康证人数为8人,持证率%。

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商户依法按相关规定予以查处。

其中警告14户,停业整顿1户。

4、严厉打击保健食品化妆品非法添加行为,我站对区内24户化妆品批发零售市场和专卖店进行了非法添加行为进行检查。

打击非法添加行为,规范化妆品市场。

五、医疗卫生卫生监督1、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消毒卫生监督工作全面开展。

我们对39家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防治,尤其是对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消毒管理工作进行了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了各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及消毒管理工作,为防止手足口病在我区的传播流行打下了基础。

2、开展了打击非法行医行动,净化了医疗市场,有效地打击了非法行医行为。

对辖区39户医疗机构,其中社区医疗服务机构20家、个体诊所9家,综合医院8家,涉及医生113人、护士136人、其他3人的医护人员的执业资格及执业行为进行了审查监督检查,对个别医疗机构存在聘用医务人员未变更执业地点现象提出了改进意见。

3、开展了放射工作人员基本情况调查,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为了全面、准确的掌握全市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数以及放射工作人员在不同种类工作中的分布情况,共检查医疗机构7家,调查从事各类放射工作人员32人,均按照调查表的内容进行了调查统计并填写了调查表格。

4、开展了医疗机构废弃物监督检查工作,进一步加强院内感染工作。

共对我区的40家医疗机构,我们均按照调查表的内容进行了调查统计并填写了调查表格。

对存在问题的单位我们均提出了改进意见,以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大对医疗机构服务市场的监管力度。

5、开展了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工作,进一步加强院内感染工作。

共对扎区39 家医疗单位的空气中菌落总数,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紫外线灯辐射强度等项目进行了采样检测,共采集265份样品。

根据具体情况开展消毒指导工作,把消毒工作的各项要求真正落实到实处,及时发现问题,防止院内感染,保障人民健康。

篇二:监督员运行总结报告监督员体系运行总结报告自本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XX年12月6日建立以来,本人按照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中有关监督员的职责要求,对本中心检测的关键环节进行了监督,现将监督方面的工作情况作如下小结并上报管理评审:1. 对检测人员及操作的监督对检测人员是否按照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要求进行检测实施了监督,监督过程中发现检测人员对检测标准理解不透、掌握不牢等问题,组织了针对性的培训。

确保检测人员按相应的标准、作业指导书规定的程序、方法和要求进行检测,并形成及时、准确、清晰、完整的记录。

对新进人员进行了重点监督,监督其对于本中心规章制度、作业文件、检测方法、仪器设备的性能等方面的熟悉程度,监督其仪器操作、原始记录的填写是否规范,数据、结果是否真实可靠。

2. 对仪器设备的监督确保仪器设备功能正常,在有效的检定或校准周期内,使用、维修、保养有记录;新购、长期未使用或维修过的仪器设备的能正常使用;监督仪器的期间核查和维护保养按计划实施;仪器的使用状态满足检测需要;仪器的存放和使用环境符合要求。

3. 对样品的监督监督样品的准备或制备活动是否符合标准和作业指导书中的规定,监督样品的标识、试验状态标识是否规范,监督检测样品的交接、保管和留样是否按照体系文件的规定进行管理,对不符合规定的情况提出纠正,并对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跟踪验证。

4. 对设施和环境条件的监督对环境条件有特殊要求的仪器设备,按照《设施和环境条件一览表》的要求,确保其检测区域的环境条件进行有效地控制,确保测量结果和仪器设备精度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检测区布局确保不能有相互间干扰、影响,对涉及危险、安全及特殊要求的实验区,确保有效的隔离、防护措施和必要的警示。

5. 对检测结果的监督确保本中心客观、准确、清晰、完整地出具检测报告,确保报告的规范性,编制、审核、签发、修改、存档、借阅等各个环节均按照《结果报告管理程序》执行。

报告的内容满足客户需求的全部信息;数据与原始记录一致、计算数据正确、必要时检查有关不确定度分析的准确性;确保检验结论正确、用语规范。

6. 对其它方面的监督确保样品、技术资料、检测过程和检测结果的保密要求得以贯彻实施,确保本中心全体人员遵守《保密和保护所有权程序》的全部规定;监督员工是否有违背自律、公正行为和诚实性准则、质量方针的情况,一旦发现及时对进行其培训教育、批评帮助。

监督安全环保员对检测过程中产生的三废物品的处理,对不符合规定的处理方式提出改进意见,并监督其落实执行;监督检测人员在进行试验操作时,按照操作规程执行,持证上岗,不得违规操作,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安全监督员应按照作业指导书中规定,启动应急措施,对不符合规定的情况提出整改意见;监督本实验室仪器设备、参考标准、标准物质量值溯源的控制,确保在使用时具备规定的计量特性,以保证检测数据可靠、准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