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结构现场检测技术的探讨
摘要:当前在开展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建筑材料种类较多,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原材料之一。
建筑工程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要想保障其施工的质量就应当重视建筑结构检测,特别是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是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重点。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应用;未来发展
一、混凝土质量受影响的因素
1.1材料配比不合理
水泥、砂子、水灰等是混凝土的主要成分,一旦出现水泥标号不标准、水灰比配值不符合要求、砂石质量不达标等任何一种情况,混凝土的强度就会受到影响。
如果强度不达标的混凝土被投人使用,只要是出现所受的收缩力和所能承受的规定标准持平的状态,就有随时出现裂缝的隐患。
1.2不关注温差的影响
温差对混凝土的影响主要产生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养护期,这百、时期的混凝土强度和标准规定的混凝土强度还有一定的差距。
所以,一旦出现温差过大的环境,混凝土便会产生严重的收缩,出现裂缝不可避免,混凝土的使用寿命便会大打折扣。
1.3模板制作存在问题
引起裂缝,主要原因是模板使用不合理,使得裂缝处存在问题,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振捣处理,从而出现泥浆外漏以及产生气泡,接缝处的混凝土强度大大降低。
另外,不符合严格规定的保养工作也是容易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之一。
二、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
2.1钻芯法
钻芯法是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的常用技术,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从混凝土结构中取出特定尺寸的圆柱形样芯,并对其进行抗压能力检测试验,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能够确定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强度。
钻芯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一定的损伤,如钻取钻芯的位置不合理,会影响建筑工程的承载能力以及整体质量,因此该技术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2后装拔出法
在混凝土完成浇筑尚未完全硬化时,可采用后装拔出法进行检测,将金属锚固件预埋在混凝土结构中,在混凝土结构完全硬化后拉出预埋的金属锚固件,使用特定的仪器设备对具体拉力数值进行测量。
该技术操纵过程比较简单,测量结果准确度比较高,但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一定的损伤,应用范围有限。
2.3回弹法和超声脉冲法
在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中,回弹法应用范围广泛,该方法主要是利用回弹仪重锤完成检测,通过对回弹能量变化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检测位置的混凝土结构强度。
回弹法操作简单方便,检测效率比较高,成本低廉,能够准确检测出混凝土结构的表面强度。
在检测过程中,为保证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对混凝土材料、添加剂种类、施工工艺等因素进行充分的分析,确保检测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超声脉冲法也是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的有效方法,该技术主要是利用超声设备向混凝土结构发射超声脉冲,利用超声波在混凝土结构中的传播获取相关数据资源,以此来检测混凝土结构内部存在的问题。
三、混凝土结构强度的测试分析
3.1现场取样测试的关键
强度是混凝土结构性能中最大的质量影响因素,虽然相关制度对混凝土原料
的“见证取样”鉴定制度作出了相应规定,即制作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标准试件,在温度(20±3)℃,相对湿度>90%的条件下,养护至28d,用标准试验方
法测得的抗压强度值称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然而由于实际工程中施工环境、施工工艺、试块制作及养护、实际承压等环节往往与技术规程具有一定偏差,因
此取样所提供的情况可能与实际情况存在出入。
为准确测得结构实体中混凝土的
实际强度,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必须做好施工现场的混凝土结构强度检测
工作。
3.2不同检测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
检测中要用到的技术包括:回弹法、超声脉冲法、超声-回弹综合检测法、钻
芯法和后装拔出法,不同检测技术的应用,须根据其技术特点结合被测结构的具
体情况而定,因此,检测人员必须在熟悉各种方法适用范围及操作要点的前提下,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开展工作。
检测方法的选择应以避免其他因素的影响,尽可能
提高检测精度为原则。
通常情况下,被测混凝土的表层质量不具有代表性,或其
龄期或抗压强度超过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检测法或后装拔出法等相应技术规程
限定的范围时,可采用钻芯法或钻芯修正法。
在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或后装
拔出法适用的条件下,则应进行钻芯修正或利用同条件养护立方体试块的抗压强
度进行修正。
(1)回弹法
检测依据《回弹法检测建筑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是利用回弹仪器来
测定建筑混凝土表面的硬度,并根据硬度与强度之间的关系确定其抗压强度的方法。
回弹法技术应用较早,目前已经相当成熟可靠,具有检测效率高、成本低、
易于操作等优点,但由于该检测结果受到检测角度、混凝土碳化程度等很多因素
的影响,因此对所测试的混凝土有一定的条件限制,主要体现在(1)混凝土施
工应采取普通成型工艺和标准化模板,材料、拌合物用水须符合相关规范。
(2)混凝土不可掺加外加剂,且应经7d以上的自然养护,表层为干燥状态。
此外,
混凝土龄期应在14d~1000d内,抗压强度以10MPa~60MPa为宜。
(2)超声脉冲法
检测依据《超声脉冲法的特点及其技术规程》,主要是利用超声仪,通过超
声脉冲、冲击脉冲等机械波对混凝土的内部缺陷进行探测和确定。
检测也可通过
x射线等穿透辐射法进行,但考虑到其穿透能力的局限和可能给技术人员造成的
人身危害,该方法目前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还比较少。
(3)超声回弹综合法
检测依据《回弹综合检测法的特点及其技术规程》,本质上就是利用回弹仪
及超声仪,将回弹法和超声脉冲法相结合的综合检测模式。
以超声为在敲击混凝
土后,混凝土会发生弹性变形和塑形变形。
弹性变形是不吸收能量的,塑形变形
是吸收能量的。
混凝土强度不同,发生的塑形的程度就不一样。
其最大优点是能
较全面地反映构成混凝土强度的各种因素,并且能抵消部分影响强度与物理量相
关关系的因素,提高了混凝土强度检测的精度和可靠性。
但超声回弹综合法不适
用于下列情况的混凝土构件:(1)遭受冻害、化学侵蚀、火灾、高温损伤;(2)被测构件厚度<100mm;(3)结构表面温度低于-4℃或高于60℃的情况。
四、混凝土结构强度现场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专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现场
检测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改良与优化。
但是从整体上而言,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还存有着很多的问题和不足,例如检测设备造价较高、检测误差值较大、检测的范围较窄、检测的全面性较差、检测的限制较高。
因此通过分析与归纳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的不足之处可以看出,我国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设备微型化。
其二,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范围扩大化。
其三,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适用性提升化,不同种类的混凝土结构能够使用同一检测手段检测出精准的数值。
并且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能够更为全面的检测出不同的结构。
结语: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应用范围比较广泛的材料,为此需要加强对混凝土结构的现场检测。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混凝土检测技术日趋完善,技术人员应当加强学习和研究,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检测技术,深入分析研究钢筋锈蚀以及表面裂缝等方面的问题,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确保混凝土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唐启东.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的现场检测技术解析[J].建材与装饰,2017(28):28-29.
[2]尚晓磊.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的现场检测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6(10):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