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_2016学年福建省福州七中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015_2016学年福建省福州七中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015---2016年七中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一、基础知识题1、下列各句中读音和字形全对的一项是()A、哂.(shěn)笑逦迤.(yǐ)缉拿常使英雄泪满襟B、舞雩.(yú)直栏横槛.(kǎn)乌骓钟鼓馔玉不足贵C、修葺.(qì)麾.(huī)下偃仰皓腕凝霜雪D、剽掠.(nüě)垣.(yuán)墙闲暇燎沉香,消溽暑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技盖至此B、骑皆伏曰C、子路率尔而对曰D、字而幼孩3、下列各句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全相同的一项是()①所见无非..而已..不能有,输来其间④不抑耗其实..长乎尔③一旦..牛者②以吾一日⑤胜负..之数,存亡之理⑥其意气..六七人..之盛,可谓壮哉⑦冠者五六人,童子⑧余自束发..读书轩中A、①⑥B、②⑦C、④⑧D、③⑤4、下列句子中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函梁王之首A、之经营B、马童面之C、辇来于D、驼业种树5、下列有关的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序”有书序和赠序之说,欧阳修的《伶官传序》属于书序,而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则是赠序。

B、洵,字明允,号老泉,他和儿子轼、辙都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后人并称他们为“三”。

C、《阿房宫赋》选自《樊川文集》,作者杜牧,晚唐著名诗人,诗歌清丽自然,有“小杜”之称,与同时代的贺齐名,他们又有“小杜”之称。

D、柳宗元和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他的散文创作以寓言、山水游记和传记成就最大,《种树郭橐驼传》是寓言体的传记。

二、古代诗歌散文阅读(一)按要求填空6、小楼昨夜又东风,。

,只是朱颜改。

7、《逍遥游》中真正无所待即无所凭借应该达到时空无际的境界的两句是:,。

8、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这两句表明写这篇赋的目的——借古讽今,要唐帝国吸取亡的教训,向唐敬宗提出委婉的警告,提醒他不要重蹈覆辙。

2015-2016第一学期期末考高二语文试卷(共 10 页第 1 页)(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1题。

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诗作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诗人由华州解职离去途中。

9、诗歌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答:10、诗歌的颈联中,“岂”和“应”是诗人真实的想法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11、诗的尾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分析。

(4分)答:(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7题方山子传轼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少时慕朱家、郭解①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

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②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

曰:“呜呼!此吾故人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

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

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

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

而其家在,园宅壮丽,与公侯等。

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

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注释:①〔朱家、郭解〕西汉著名游侠,《史记·游侠列传》详载二人事迹。

2015-2016第一学期期末考高二语文试卷(共 10 页第 2 页)②〔方山冠〕古代的一种帽子。

汉时为祭祀宗庙时乐工舞女所戴。

唐宋时隐士多戴这种形状的帽子。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闾里之侠皆宗.之宗:尊奉B.使骑.逐而射之骑:骑马C.折.节读书折:改变D.往往阳.狂垢污阳:通“佯”,假装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欲以.此驰骋当世洎牧以.谗诛B、犹见于.眉间多于.周身之薄缕C、而其.家在尔其.无忘乃父之志D、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异乎三子者之.撰14.下列用“/”给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B.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C.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D.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15. 清代王文儒评此文说:“隐字侠字节乃一篇之主脑。

”请选出下面四组中全都是具体描述方山子“隐”的生活、思想和行为的一组①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②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③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④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⑤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⑥晚乃遁于光、黄间A. ①②④⑤B. ②④⑤⑥C. ①③④⑤D. ②③④⑥16.下列各项对文章的分析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方山子出身微贱,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终不得意;晚年放弃了富贵生活,隐逸光州、一带,自得其乐。

B.传记主人公少年时血气方刚,一身侠气;晚年时安贫乐道,心境恬淡。

作者有意识选择这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表现来丰富其形象。

C.尾段作者问方山子能否见到那些“阳狂垢污”的“异人”,可见作者对“异人”的仰慕,也隐含有对方山子超脱世俗、淡泊自守的赞扬之意。

D.结合轼被贬的处境可知,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己之“不遇”,本文可以视为作者当时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1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⑴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

曰:“呜呼!此吾故人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2015-2016第一学期期末考高二语文试卷(共 10 页第 3 页)⑵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3分)⑶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3分)四、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汉语,我为你忧心卢新宁①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

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

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

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

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

②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

一方面,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

托福考试成绩的高分记录可以一再打破,但即使是在高学历的青年中,也出现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现象。

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汉语视为不学而能的天赋。

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

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③我们的后辈可能不再套用“恻隐之心”,不懂“虽千万人吾往矣”,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看你可怜”“老子跟你拼了”“我要和你结婚”。

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涵?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在我们这个时代,该如何守护曾经被庄子、屈原、白、杜甫骄傲地向世界展示过的、绵延着几千年文化命脉、最切近我扪心灵的母语?④发人深思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

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⑤“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

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⑥仅仅存于典籍之间的希腊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

它引领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它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向何处去?2015-2016第一学期期末考高二语文试卷(共 10 页第4页)⑦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有删改)18.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为汉语心忧原因的一项是A.在校生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

B.拒绝汉语的优雅,只会粗言俗语,不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涵。

C.有不少人认为我们有不学汉语而自能的天赋,结果“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存在”。

D.生活用语乏味,汉语在我们的生活中日趋式微,会有希腊文、拉丁文的命运。

19.下列说法涉及汉语的特点,不属于作者看法的一项是A.汉语让我们牢记自己身份,也是我们中国人的文化标记。

B.汉语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独特的文化意蕴。

C.汉语隽永有致,古老而优雅。

故深受欢迎,“热”追全球,可见汉语的魅力。

D.汉语在中国式生存中血脉相延,承载着民族独特的思维。

20.依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白、杜甫代表了国人汉语书写的最高水平,他们是我们母语文化的集大成者。

B.汉语对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有过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也会引领中国走向未来,汉语最终也会世界通用。

C.汉语故乡的后代即使能有一口流利的英语,也不可能走向世界,又岂能尽展欢颜。

D.尤其是高学历的人,要在理解中国文化的深刻容和感受中国精神的宏大深远方面用力,提高母语修养,担负起母语的责任。

(二)小说阅读,完成21—24题豪华的生活(日)星新一“可真是世道艰难啦,这钱一点也不顶用!”S先生无精打采地嘟囔着。

他多少也领到了点奖金。

可是,去了还债,再添点生活必需品,就一点也不剩了。

不,准确些说,不是一点也不剩,而是只剩一纸币了。

想整批地买些东西,或尽兴地旅游一番,这钱实在是不够用。

索性买一彩票吧……忽然,他脑海里又闪现出一个惊人的主意。

他想起了附近那个神社,传说还很灵验呢,于是他去了,低下头开始了祈祷。

这一来,不知从哪里立即传来了说话的声音:“好吧!叫你遂心如愿。

”他四下瞧瞧,连个人影也没有。

啊!方才一定是神仙显灵了,怪不得说话的声音是那样庄严矜重。

S先生不由得把仅有的一纸币投进了香资盒里。

他诚惶诚恐地说:“请您开恩,让我也领略一下豪华生活的滋味吧!可是为什么这么快,我的祷告神佛就知道了呢……”“最近,不信神佛的人越来越多,听说香资的收入也减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