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是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宪法B、法律C、法规D、规章【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
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法律案的提出是立法程序中的第()个步骤。
A、一B、二C、三D、四【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法律案的提出是立法程序中的第一个步骤。
3、()是由人民法院所确定并实施的,对民事违法者或应该承担责任的其他组织和个人,依其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而给予的强制性惩罚措施。
A、民事制裁B、行政制裁C、刑事制裁D、违宪制裁【正确答案】A民事制裁是由人民法院所确定并实施的,对民事违法者或应该承担责任的其他组织和个人,依其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而给予的强制性惩罚措施。
4、(),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新中国第一部《会计法》,并于同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A、1982年1月21日B、1983年1月21日C、1984年1月21日D、1985年1月21日【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1985年1月21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新中国第一部《会计法》,并于同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5、(),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十一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A、XXXX年10月4日B、XXXX年11月4日C、XXXX 年10月4日D、XXXX年11月4日【正确答案】DXXXX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十一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6、(),是指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提出合同条件,希望对方当事人接受的意思表示。
A、协商B、新要约C、要约D、合约【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要约,是指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提出合同条件,希望对方当事人接受的意思表示。
7、《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于1995年5月1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自()起施行。
A、1995年6月1日B、1995年8月1日C、1995年10月1日D、1996年1月1日【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于1995年5月1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自1996年1月1日起施行。
8、(),是指持票人为了将票据权利转让给他人或者将一定的票据权利授予他人行使,而在票据背面或者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行为。
A、保证B、承兑C、被背书D、背书【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背书,是指持票人为了将票据权利转让给他人或者将一定的票据权利授予他人行使,而在票据背面或者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行为。
9、失票人应当在通知挂失止付后的()日内,也可以在票据丧失后,依法向票据支付地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
A、2B、3C、4D、5【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失票人应当在通知挂失止付后的3日内,也可以在票据丧失后,依法向票据支付地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于XXXX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一、单选题1、()是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宪法B、法律C、法规D、规章【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
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法律案的提出是立法程序中的第()个步骤。
A、一B、二C、三D、四【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法律案的提出是立法程序中的第一个步骤。
3、()是由人民法院所确定并实施的,对民事违法者或应该承担责任的其他组织和个人,依其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而给予的强制性惩罚措施。
A、民事制裁B、行政制裁C、刑事制裁D、违宪制裁【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民事制裁是由人民法院所确定并实施的,对民事违法者或应该承担责任的其他组织和个人,依其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而给予的强制性惩罚措施。
4、(),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新中国第一部《会计法》,并于同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A、1982年1月21日B、1983年1月21日C、1984年1月21日D、1985年1月21日【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1985年1月21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新中国第一部《会计法》,并于同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5、(),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十一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A、XXXX年10月4日B、XXXX年11月4日C、XXXX 年10月4日D、XXXX年11月4日【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XXXX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十一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6、(),是指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提出合同条件,希望对方当事人接受的意思表示。
A、协商B、新要约C、要约D、合约【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要约,是指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提出合同条件,希望对方当事人接受的意思表示。
7、《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于1995年5月1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自()起施行。
A、1995年6月1日B、1995年8月1日C、1995年10月1日D、1996年1月1日【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于1995年5月1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自1996年1月1日起施行。
8、(),是指持票人为了将票据权利转让给他人或者将一定的票据权利授予他人行使,而在票据背面或者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行为。
A、保证B、承兑C、被背书D、背书【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背书,是指持票人为了将票据权利转让给他人或者将一定的票据权利授予他人行使,而在票据背面或者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行为。
9、失票人应当在通知挂失止付后的()日内,也可以在票据丧失后,依法向票据支付地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
A、2B、3C、4D、5【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失票人应当在通知挂失止付后的3日内,也可以在票据丧失后,依法向票据支付地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于XXXX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填制凭证的日期;凭证编号;经济业务摘要;会计科目;金额;所附原始凭证张数;填制凭证人员、稽核人员、记账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9、()的内容和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不得伪造、变造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不得设置账外账,不得报送虚假会计报表。
A、会计凭证B、会计账簿C、会计报表D、其他会计资料【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的内容和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不得伪造、变造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不得设置账外账,不得报送虚假会计报表。
10、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应当对单位制定的()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A、预算B、人员招聘C、经济计划D、业务计划【正确答案】ACD【答案解析】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应当对单位制定的预算、财务计划、经济计划、业务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三、判断题1、各单位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的规定,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严格执行会计法规制度,保证会计工作依法有序地进行。
()Y、对N、错【正确答案】Y【答案解析】表述正确。
2、总会计师由具有助理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担任。
()Y、对N、错【正确答案】N【答案解析】表述错误,总会计师由具有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担任。
3、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职业品质、严谨的工作作风,严守工作纪律,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Y、对N、错【正确答案】Y【答案解析】表述正确。
4、移交人员经管的票据、印章和其他实物等,必须交接清楚;移交人员从事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要对有关电子数据在实际操作状态下进行交接。
()Y、对N、错【正确答案】Y【答案解析】表述正确。
5、移交清册一般应当填制一式两份,交接双方各执一份。
()Y、对N、错【正确答案】N【答案解析】表述错误,移交清册一般应当填制一式三份,交接双方各执一份,存档一份。
6、除结账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附原始凭证外,其他记账凭证不附原始凭证。
()Y、对N、错【正确答案】N【答案解析】表述错误,除结账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外,其他记账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
7、各种经济合同、存出保证金收据以及涉外文件等重要原始凭证,应当另编目录,单独登记保管,并在有关的记帐凭证和原始凭证上相互注明日期和编号。
()Y、对N、错【正确答案】Y【答案解析】表述正确。
8、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不必逐日结出余额。
()Y、对N、错【正确答案】N【答案解析】表述错误,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必须逐日结出余额。
9、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应当对财务收支进行控制。
()Y、对N、错【正确答案】N【答案解析】表述错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应当对财务收支进行监督。
10、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说明。
会计报表包括会计报表主表、会计报表附表、会计报表附注。
()Y、对N、错【正确答案】Y【答案解析】表述正确。
word教育资料达到当天最大量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