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




据 交换管理 交 换 交换服务
中 心

议 数据传输 与
土地调查数据仓库
标 准
交换数据库
本 级




软硬件、网络基础设施
数 据
平台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平台、GIS平台等)

机房设施、软硬件网络设施、存储设施、备份设施、安全设施

土地调查数据分中心结构图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基本内容
5. 建立土地资源变化信息的调查统计、及时监测与快速更新
机制。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总体要求
建立四级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 • 按照数据库建设标准,以区县为单位组织开展土地利用数据库建
设,对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土地权属数据和基本农田等进行管理, 满足县级变更等业务需要; • 在省、市两级,结合两级管理需求和日常管理模式,整合(数据 接边、坐标及投影转换等)各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构建两级土 地利用数据库,满足两级国土资源管理对土地数据的基本需要。 • 借助现有的网络系统,中央一级组织建立国家级土地利用数据库, 提供对各级土地数据到地块的查询检索、统计汇总、分析输出、 及时调用和定期备案等功能。 • 各库之间提供访问和调用接口,满足数据上传、接收、交换、备 份、更新、日常应用等工作需要。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
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主要内容包括:
– 基础地理信息、土地利用数据、土地权属数据、基 本农田数据等矢量数据;
– 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数字正射影像数据、扫描影像 图数据等栅格数据;
– 专项用地统计调查数据;
– 专题图数据(标准分幅土地利用图、经过缩编的县 级土地利用挂图等)
– 元数据。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主要任务
1. 开展农村土地调查,以1:1万为主比例尺,查清农村各类 土地利用状况。按照调查内容分: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和农村土地权属调查。本次调查的重点任务,必须完成。
2. 开展城镇范围内1:500比例尺土地调查,掌握城镇土地状 况,确定每宗土地界址、范围、界线、数量、用途、面积 等。通过汇总分析,掌握工业等专项用地土地利用状况。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
标准的数据交换格式
– 数据是宝贵的,数据库软件/平台仅是载体或工具;
– 属于国家基础空间数据VCT格式的具体化;
– 能够保证不同的数据库平台之间相互便捷转换;
– 转换不能保证所有信息无损失转出,但基本信息不得丢 漏和发生任何错误,数据迁移代价最小;
– 交换格式是公开透明的,并可以方便读取的;
数据交换
县级土地 调查数据分中心
国家级国土资源 数据中心
土 地 调
省级国土资源 数据中心



市级国土资源

数据中心



国土资源信息网络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
总体框架纵向结构
土地调查数据分中心
土地调查数据分中心

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
土地调查数据

交换系统

数据存储 数据更新 数据维护 数据分发
– 以GIS平台为基础,满足矢量、栅格和属性数据的管理,具
有输入、编辑、查询、统计、汇总、制图、输出,以及更
新等功能。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
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建库流程:
– 建库准备;(人员、队伍、设备等) – 资料收集;(原始资料、变更资料以及辅助资料等) – 设计建库方案;(技术规范、方案、设计等) – 资料预处理;(图件扫描、纠正、拓扑、编辑等) – 建库质量控制与检查; – 建库成果输出及技术和工作报告编写; – 建库成果验收; – 数据库运行、安全管理与应用。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
• 数据库管理系统包括:
– 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 – 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
• 整体要求:
– 实现规定格式的数据交换; – 对土地调查数据检查,具有增、删、改等编辑功能; – 满足日常土地管理业务对土地调查数据的管理需求; – 数学基础、面积量算方法、数据统计表模版和图件输出
格式等符合《规程》要求; – 支持多种数据源的土地调查数据更新。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
国家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
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
系 数 数 数 数 数 数 数 数据 数
统 据 据 据 据 据 据 据 动态 据
管 采 管 处 输 传 更 存 分析 公
理 集 理 理 出 输 新 储 子系 共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总体要求
数据库建设实施要求
• 数据库建设在技术指标、标准体系、数据库结构等方面具有系统 性,并与金土工程及已有数据库良好衔接;
• 依据《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和《土 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等标准开展数据库建设;
• 以GIS为平台,满足矢量、栅格和与之关联的属性数据管理;
子子子子子 子子 子 统 服
系系系系系 系系 系

统统统统统 统统 统



省级土地调查 数据库管理系 统
市级土地调查 数据库管理系 统
县级土地调查 数据库管理系 统
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服务平台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
总体思路
• 编制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标准,制定数据库建设规范,指导地方 开展县级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
投影转换、属性和图形接边、格式转换等; –数据库成果汇交提供明确的库体检查标识和检查报告; –成果汇交要求提供原始数据格式和VCT交换格式; –采用批次逐级汇交的方式进行汇交,不允许跨级汇交。
主要内容:土地权属、土地登记、土地利用、基础地理、影像等。
Hale Waihona Puke 基本要求:– 建设依据为《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城镇地籍数据库标 准》和二次调查技术标准、规范和办法等;
– 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与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确定的城镇范 围相互衔接;
– 根据城镇地籍测量、城镇地籍调查和土地登记成果,建立 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
总体目标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 目的是全面查清目前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 的土地基础数据,并对调查成果实行信息化、网络 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 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 展、土地宏观调控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 及系统建设总体思路
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
1. 土地调查总体目标和任务 2. 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总体要求; 3. 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的基本流程; 4. 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总体思路; 5. 讨论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辑检查;VCT格式及逻辑关系是自动检查的关键。 –只有通过软件检查,方可进入人工检查阶段;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
全国数据库软件测评/测试制度
–规范行业市场,提高软件素质,保证成果质量; –测评以数据库标准为根本依据,以调查成果日常应用为基
本需求,以满足地籍管理为出发点; –测评是设置行业介入的最低标准,设置最低门槛,地方以
级土地调查数据更新和维护机制,保证数据的现势性。
• 充分利用现有成果。充分利用现有国土资源管理和信息化
建设成果,避免重复建设。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
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体系
土地调查数据服务系统
信息查询 统计分析 数据服务
法 规、 制 度
数据获取与 传输系统
土地监测 土地调查
土地调查数据分中心
3. 开展基本农田状况调查,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基 本农田保护划定资料,将基本农田保护范围落实至现状图 上,统计汇总出各行政区域内基本农田的分布、面积、地 类等状况,并登记上证,造册,查清全国基本农田状况。
4. 建设覆盖国家到县的土地调查数据库,实现调查信息的互 联共享。与第一次土地调查的明显区别!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总体要求
建立市县地籍信息系统
各市(县)按照地籍信息系统建设有关技术标准和要求, 以市(县)为单位,组织建立地籍信息系统,对市(县)地 籍调查和地籍测量结果的图形数据、宗地属性以及各种表、 卡、册等数据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并提供编辑录入、查询统 计、日常变更、制图输出、登记发证以及办公流程等管理功 能,满足日常业务及管理需求。
地方自主选择,提倡公开竞争;各级国土资源系统平台建议 要与国家“金土工程”平台相衔接; –国家对业界数据库软件及管理系统实施测评,资格准入制; –数据库建设单位要具备丰富成功的业界经验; –各地在国家低门槛基础上,设置满足地方需求的二级门槛。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
关于全国调查数据库质量检查 –成果以数据库方式提供,数据库是调查成果主要载体; –主要检查内容为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成果; –数据库成果以县区为单元提供; –数据库质量检查严格遵循成果质量检查办法; –数据库检查方式:软件自动检查和人工检查相结合; –开发全国统一的数据库质量检查软件,自动进行数据库逻
……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
数据库标准和建库规范
– 两个标准是调查数据库建设的根本标准; – 两个标准已经实现了代码及内容等的统一; – 是现有的数据库标准的修订,具有继承性; – 调查数据库建库规范提供最一般的建库规范; – 建库规范是满足第二次土地调查任务要求的; – 标准和规范也将是国家软件测评的根本依据。
• 采用空间数据交换格式,实现成果数据正确汇交和共享,能够保 证国家、省、市、县四级之间的互联互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