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


– 支持多种数据源的土地调查数据更新。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
国家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
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
省级土地调查 数据库管理系 统
系 统 管 理 子 系 统
数 据 采 集 子 系 统
数 据 管 理 子 系 统
数 据 处 理 子 系 统
数 据 输 出 子系 统
数 据 传 输 子 系 统
1.
2. 3.
4. 5.
开展农村土地调查,以1:1万为主比例尺,查清农村各类 土地利用状况。按照调查内容分: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和农村土地权属调查。本次调查的重点任务,必须完成。 开展城镇范围内1:500比例尺土地调查,掌握城镇土地状 况,确定每宗土地界址、范围、界线、数量、用途、面积 等。通过汇总分析,掌握工业等专项用地土地利用状况。 开展基本农田状况调查,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基 本农田保护划定资料,将基本农田保护范围落实至现状图 上,统计汇总出各行政区域内基本农田的分布、面积、地 类等状况,并登记上证,造册,查清全国基本农田状况。 建设覆盖国家到县的土地调查数据库,实现调查信息的互 联共享。与第一次土地调查的明显区别! 建立土地资源变化信息的调查统计、及时监测与快速更新 机制。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
需求为引导,设置管辖区域内的二级门槛; –测试/测评结果全国公告; –测试/测评严格遵守测评的有关规定,权威评定; –测试/测评的条件公平,标准统一,大纲明确。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
土地调查数据库成果逐级汇交
–成果汇总重要内容,严格按照汇总有关要求进行;
–各级逐级汇交主要是县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成果;
目的是全面查清目前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 的土地基础数据,并对调查成果实行信息化、网络
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 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 展、土地宏观调控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主要任务
各级土地调查数据库成果逐级汇交; 各级数据库的及时维护和变更; 国家级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和动态更新; ……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
数据库标准和建库规范
– 两个标准是调查数据库建设的根本标准; – 两个标准已经实现了代码及内容等的统一; – 是现有的数据库标准的修订,具有继承性; – 调查数据库建库规范提供最一般的建库规范; – 建库规范是满足第二次土地调查任务要求的; – 标准和规范也将是国家软件测评的根本依据。
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
主要内容:土地权属、土地登记、土地利用、基础地理、影像等。 基本要求:
– 建设依据为《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城镇地籍数据库标 准》和二次调查技术标准、规范和办法等; – 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与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确定的城镇范 围相互衔接; – 根据城镇地籍测量、城镇地籍调查和土地登记成果,建立 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 – 以GIS平台为基础,满足矢量、栅格和属性数据的管理,具 有输入、编辑、查询、统计、汇总、制图、输出,以及更 新等功能。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
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建库流程:
– 建库准备;(人员、队伍、设备等)
– 资料收集;(原始资料、变更资料以及辅助资料等)
– 设计建库方案;(技术规范、方案、设计等) – 资料预处理;(图件扫描、纠正、拓扑、编辑等) – 建库质量控制与检查; – 建库成果输出及技术和工作报告编写;
– 建库成果验收;
– 数据库运行、安全管理与应用。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总体要求
建立四级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
• 按照数据库建设标准,以区县为单位组织开展土地利用数据库建 设,对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土地权属数据和基本农田等进行管理, 满足县级变更等业务需要; • 在省、市两级,结合两级管理需求和日常管理模式,整合(数据 接边、坐标及投影转换等)各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构建两级土 地利用数据库,满足两级国土资源管理对土地数据的基本需要。
• 确定全国调查成果管理系统方案,开发全国成果管理系统;
• 开展数据库及时更新研究,建立数据库及时变更上报机制。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内容
数据库标准及建设规范; 标准的数据交换格式;
数据库软件和平台;
全国数据库质量检查;
全国数据库软件测评/测试制度;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
• 数据库管理系统包括:
– 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 – 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
• 整体要求:
– 实现规定格式的数据交换;
– 对土地调查数据检查,具有增、删、改等编辑功能; – 满足日常土地管理业务对土地调查数据的管理需求; – 数学基础、面积量算方法、数据统计表模版和图件输出 格式等符合《规程》要求;
集成整合
国家级土地 调查数据分中心
数据交换
国家级国土资源 数据中心
汇总
集成整合
省级土地 调查数据分中心
数据交换
汇总
集成整合
市级土地 调查数据分中心
数据交换
汇总
土地调查
土 地 调 查 数 据 交 换 系 统
省级国土资源 数据中心
市级国土资源 数据中心
县级土地 调查数据分中心
国土资源信息网络 总体框架纵向结构
辑检查;VCT格式及逻辑关系是自动检查的关键。
–只有通过软件检查,方可进入人工检查阶段;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
全国数据库软件测评/测试制度
–规范行业市场,提高软件素质,保证成果质量; –测评以数据库标准为根本依据,以调查成果日常应用为基 本需求,以满足地籍管理为出发点;
–测评是设置行业介入的最低标准,设置最低门槛,地方以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
标准的数据交换格式
– 数据是宝贵的,数据库软件/平台仅是载体或工具;
– 属于国家基础空间数据VCT格式的具体化;
– 能够保证不同的数据库平台之间相互便捷转换;
– 转换不能保证所有信息无损失转出,但基本信息不得丢 漏和发生任何错误,数据迁移代价最小; – 交换格式是公开透明的,并可以方便读取的; – 交换是可检测和评价的,通过专用软件实现。软件国家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基本流程
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基本流程包括:
– 数据库建设方案设计; – 矢量化底图准备; – 图件扫描和几何纠正; – 图形和属性数据采集; – 分幅数据接边; – 拓扑关系构建; – 数据检查与入库等。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主要内容
• 借助现有的网络系统,中央一级组织建立国家级土地利用数据库, 提供对各级土地数据到地块的查询检索、统计汇总、分析输出、 及时调用和定期备案等功能。 • 各库之间提供访问和调用接口,满足数据上传、接收、交换、备 份、更新、日常应用等工作需要。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总体要求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总体要求
数据库建设实施要求
• 数据库建设在技术指标、标准体系、数据库结构等方面具有系统
性,并与金土工程及已有数据库良好衔接;
• 依据《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和《土 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等标准开展数据库建设; • 以GIS为平台,满足矢量、栅格和与之关联的属性数据管理; • 采用空间数据交换格式,实现成果数据正确汇交和共享,能够保 证国家、省、市、县四级之间的互联互通; • 具有数据输入、编辑处理、查询、统计、汇总、制图、输出,以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 及系统建设总体思路
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
1. 土地调查总体目标和任务 2. 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总体要求; 3. 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的基本流程;
4. 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总体思路;
5. 讨论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总体目标
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体系
土地调查数据服务系统
信息查询 统计分析 数据服务
法 规、 制 度
数据获取与 传输系统
土地调查数据分中心
数据管理 数据分发
数据仓库
数据交换
标 准 规 范
土地监测 土地调查 土地利用
土地权属
专题数据
软硬件、网络基础设施
总体框架横向结构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
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体系
数 据 更 新 子 系 统
数 据 存 储 子 系 统
数据 动态 分析 子系 统
数 据 公 共 服 务 子 系 统
市级土地调查 数据库管理系 统
县级土地调查 数据库管理系 统
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服务平台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
总体思路
• 编制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标准,制定数据库建设规范,指导地方 开展县级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 • 开发标准数据交换格式检查处理软件,统一数据交换格式,提供 各地和公司免费使用; • 开发数据库质量检查软件,分发地方供建库质量检查; • 制定数据库软件测评标准,开展软件测评工作,认证一批数据库 软件及管理系统平台,规范行业和建库工作; • 制定成果逐级汇交管理办法,统一汇交成果,保证全国成果格式 统一,逻辑正确;
机房设施、软硬件网络设施、存储设施、备份设施、安全设施
本 级 国 土 资 源 数 据 中 心
土地调查数据分中心结构图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基本内容
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主要内容包括:
– 基础地理信息、土地利用数据、土地权属数据、基
本农田数据等矢量数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