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全文电子版制作要求1. 关于MS-WORD 文档页面设置(操作—点击“文件”里的“页面设置”进行)1)新建WORD文档,选用A4纸并进行如下页面设置:2)页边距:上2.5cm,下1.5cm,左2cm,右2cm,装订线0cm。
3)版式:页眉1.25cm,页脚0.5cm。
4)文档格式:栏数为1,请在“网格”里选用“无网格”项。
a) 论文全文的电子文档必须用MS-WORD 软件制作,并请将最终的文档存为RTF格式或者MS-WORD 2000-03 版DOC 格式。
b) 请采用出版社提供的模板(在会议网站上下载的名为“NEW_AuthorInstructions.doc”的文件) 制作论文全文的电子版。
请将该模板用您论文的编号重新命名(如您的论文编号为10,则可以将“NEW_AuthorInstructions.doc”重新命名为“10.doc”),删去文件中原有的所有内容后,即可开始录入您的论文文本。
在文本编辑过程中,请不要改动该文件的页面设置及各个样式的设置。
c) 请尽量避免采用MS-WORD 的公式编辑器来编辑段落中各种特殊符号,行间公式则请尽量采用MS-WORD 的公式编辑器来编辑。
d) 整个文档中不得出现分栏、分节、强制分页、强制分行以及单词断字。
e) 整个文档中不得出现文本框或者图文框。
f) 除了少数图片因特殊原因必须以彩色形式存在外,整个文档内容均应采用黑色。
g) 整个文档中不得出现任何汉字以及汉语特有的标点符号 (如顿号“、”等)。
h) 整个文档中不得出现全角字符 (请尤其注意温度的单位符号和希腊字母)。
在下图所示的MS-WORD 插入符号的窗口中可以找到绝大多数特殊字符 (图中选中的符号即为温度符号“°C”中的“°”),其他一些特殊字符如Å▲、●、é、等也可以在“插入符号”功能的其他窗口中找到。
2. 关于“论文题目”a) 请将“论文题目”行设置为模板中自带的“TTP Title”样式。
b) 论文题目 (一级标题) 中所有实词的第一个字母均为大写,其他字母一律小写。
3. 关于“作 者”a) 请将“作者”行设置为模板中自带的“TTP Author(s)”样式。
b) 作者姓和名的首字母大写,其他字母一律小写。
作者姓名请以英文姓名书写方式排版.名前姓后.c) 多位作者的情况下,最后两位作者之间用“and”一词分开,不用逗号;其他作者之间用逗号分开。
d) 如果所有作者不是来自同一个单位,每位作者的姓名后面用于表示工作单位序号 的上标必须是阿拉伯数字。
注意用于表示工作单位序号的上标应该位于作者姓名后面的逗号之前。
如果所有作者都来自同一单位则不必在作者姓名后面加注数字上标。
e) 在第一作者姓名后加注一个表示e-mail 地址序号的上标“a”;如果论文的通讯联系作者不是第一作者,则在论文通讯联系作者姓名后加注一个表示e-mail 地址序 号上标“b”。
其他作者不必提供e-mail 地址。
f) 如果需要加注表示e-mail 地址序号的作者姓名后有表示工作单位序号的上标,则表示e-mail 地址序号的上标置于表示工作单位序号的上标之后,二者间以逗号分 隔。
4. 关于“工作单位”a) 请将“工作单位”行设置为模板中自带的“TTP Address”样式。
b) 工作单位的写法顺序为:单位, 城市 邮政编码,国家。
城市和邮政编码之间空一格不加逗号。
c) 工作单位、城市名和国名的每一个单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他字母小写。
d) 如果所有作者不是来自同一个单位,则每个单位前面需要用阿拉伯数字上标形式 给出单位序号;e) 如果所有作者都来自同一单位则不必在单位前加注数字上标。
5. 关于“e-mail 地址”a) 请将“e-mail”行设置为模板中自带的“TTP Address”样式。
b) 参照模版文件中给出的格式顺序给出第一作者和通讯联系作者的e-mail 地址 (其他作者的e-mail 地址不必给出):e-mail 地址前的序号为上标;两个e-mail 地址之间用逗号分隔。
每个e-mail 地址前不要加“e-mail”字样。
c) 请注意e-mail 地址不要出现超链接。
6. 关于“关键词”a) 请将“关键词”行设置为模板中自带的“TTP Keywords”样式。
b) “关键词”行的起始部分为 “Keywords: ”。
c) 每一组关键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他字母小写;关键词之间用分号 “;” 隔开。
d) 关键词不得超过4 个,且必须安排在一行以内。
7. 关于“摘要”a) 请将“摘要”段设置为模板中自带的“TTP Abstract”样式。
b) “摘要”段的起始部分为 “Abstract.” 注意“Abstract”后面紧接的是一个句号 (.)。
8. 关于“正文”“摘要”开始到“参考文献”结束,所有正文的字体均为Times New Roman,12磅;两端对齐。
a) 每一大节的标题 (二级标题) 不加序号,节标题中所有实词的第一个字母均为大写,其他字母一律小写。
请将二级标题所在行设置为模板中自带的“TTP Section Heading”样式。
b) 将二级标题下的第一个自然段设置为模板中自带的“TTP Paragraph (1st)”样式。
其他自然段则设置为模板中自带的“TTP Paragraph (others)”样式。
含有三级标题的段落也同样处理。
c) 每一大节中如果还需要划分出若干小节,则小节的标题 (三级标题) 不单独占用一行,而是与下一自然段连排,只需将小节标题加粗即可。
三级标题的题目与正文之间用句号“.”分隔。
注意:三级标题中只有第一个字母需要大写。
参见下例:d) 每个自然段前不要用键入空格的方式制造段头空。
e) 正文部分引用参考文献时的标注方法:对引用的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将文献的序号加方括号一并放在加注处,与正文内容并排 (不得以上标形式标注)。
如:“Several authors [1] reported that ……”“Several authors [1,2] reported that ……”“Several authors [1-3] reported that ……”f) 参考文献的标注如果出现在句末的话,必须放在标点符号之前。
g) 正文部分出现的公式及化学反应式原则上均应另起一段单独放置,并顺序编号。
公式及化学反应式应尽量采用MS-WORD 的公式编辑器编辑,特殊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编辑软件制作后剪切拷贝到文档中。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最终形成的公式及化学反应式图片中,文字的大小应与正文字体大小相当 (12 pt)。
h) 请特别注意:在编辑化学反应式时,所有元素符号均不得采用斜体形式。
9. 关于“致 谢”a) “Acknowledgements”单独占一行,并设置为模板中自带的“TTP Section Heading”样式。
b) 致谢的内容另起一行输入,并设置为模板中自带的“TTP Paragraph (1st)”样式。
10. 关于“参考文献”a) “References”单独占一行,并设置为模板中自带的“TTP Section Heading”样式。
注意这里的“References”必须采用复数形式。
b) 按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逐条列出参考文献,每条参考文献为一个自然段,分别设置为模板中自带的“TTP Section Reference”样式。
c) 请严格按照以下第11 ~ 15 条给出的具体要求著录每一条参考文献;如果参考文献的类型在本要求中没有提及,请参照相似文献类型的格式著录。
在著录参考文献时,请注意TTP 出版物中对各类文献著录方式格式的特殊要求,尤其是其中标点符号的用法。
对于非英文文献,原则上所有著录信息均应翻译成英文。
d) 所著录的参考文献必须经过仔细核对,做到准确无误。
几种常见参考文献的格式编排规范:(a) 期刊类:(作者: 刊名, 卷 (年) No.期号, p.起始页码.),刊名的所有实词首字母大写。
例:[1] T.D. Zhang, A.J. Shih and E. Levin: Annals of the CIRP, Vol. 43 (1994) No.3, p.305.(b) 书籍类:(作者: 书名-斜体(出版社, 国家年), p.起始页码.),书名的所有实词首字母大写。
例:[2] M.A. Green: High Efficiency Silicon Solar Cells (Trans Tech Publications, Switzerland 1987).(c) 会议论文集类:(作者: 会议名称-斜体 (会议地点,时间), 卷 (年), p.起始页码),会议名称的所有实词首字母大写如:[3] G. Bräuninger: Proc.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Diamond Tool Production (Turin,Italy, November 8-10, 1999). Vol. 1, p.154.(d) 学位论文类:(作者: 论文名称-斜体 (学位类别, 学校, 国家年). p.起始页码.)[4] C.H. Xu: Design, Simul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mposite Ceramic Tool Materials(Ph.D.,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ina 1998), p.28.注:Ph.D. 博士,MS. 硕士(e) 专利类:(作者: 国家专利号. (年).)[6] P.G. Clem, M. Rodriguez, J.A. Voigt and C.S. Ashley: U.S. Patent 6,231,666. (2001).(f) 网址类 (列出网址)[7] Information on 11. 关于插图a) 插图及相应的图题应按照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用阿拉伯数字依次编号 (如Fig. 1,Fig. 2 等)。
b) 所有插图 (包括流程图、示意图、曲线图、照片等) 均应该是一幅独立的图片。
要求对每一幅图片 (已有电子版的照片除外) 进行精心扫描制作成JPG 或其他形式的文件,而后剪切插入WORD 文档的对应位置。
剪切图片时,每一幅独立图片上下空白区域的高度以及左右空白区域的宽度均不得超过2 mm。
c) 作者在提供论文全文电子版的同时,还需提供每一幅插图的电子版。
插图电子版的命名规则为:论文编号-图号.文档类别。
如编号为100 的论文中插图1 的JPG格式电子文档应命名为“100-1.jpg”,编号为100 的论文中插图1(a) 的JPG 格式电子文档应命名为“100-1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