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论文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及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应
用
【摘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价值论依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结合实际阐述了劳动价值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应用。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用
一、引言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的第一篇对劳动价值理论作了分析,将商品作为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通过论述商品使用价值的一般属性及其特点,引出对于商品价值的分析,再由“商品的二因素”,即使用价值与价值,进一步阐述了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以及价值规律和价值形式的变化。
近年来,中国理论界对劳动价值论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讨论,提出了很多问题。
有观点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存在着种种矛盾;也有观点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价值决定的一般法则仍然是通用的。
要将问题真正研究清楚,我们需要准确完整理解其内容的同时结合新的实际加以发展。
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状分析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探索的过程中,随着对新的国际环境的适应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虽然各行各业还存在着垄断等非市场机制因素,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有效的启动和进步,科学技术的创新,经济成分的调整和变化,以及一些新的经济现象的出现,都体现着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
在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后,受美国经济衰退以及国际金融市场震荡的冲击,世界经济增长趋势下降,各种不确定性增加,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次贷危机也给我国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外部风险,同时对于我国宏观调控而言也面临着一次新的挑战。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应用
1.劳动二重性对于加强劳动分工和劳动价值认识的意义
第一,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同样值得重视。
在商品经济时代,复杂劳动比简单劳动投入了更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以其地位和作用更高,从事直接生产过程的劳动与从事科技工作和经营管理的劳动,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的重要形式,而且在现代生产中,后者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
随着科学技术在价值增值过程中作用越来越大,而各种服务性行业以及其他从事文化教育事业的劳动也在财富创造
和积累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科学技术,都是创造社会财富和价值的有效途径。
第二,正确对待管理劳动。
在过去的传统思想中,创造价值的人似乎都是企业的直接操作人员,而忽视了组织管理和从事服务的人员,甚至把党群工作部门当成是企业的报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人们逐渐意识到管理劳动的重要性,因为没有管理人员的协调、组织以及服务,便无法在一个企业中建立良好的团队氛围、消除腐败、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无法为劳动者提供一个稳定团结的工作环境,更会直接影响到价值的创造和企业财富的积累。
2.从劳动价值论看次贷危机及其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意义
肇始于华尔街的次贷危机最终演变为一场波及全球的金融海啸,而这场危机的源头——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近几年最大的一次“蝴蝶效应”,也引起各界人士对于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矛盾的广泛关注。
从劳动价值论的角度来看,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和货币证券化的产物,并不是以价值为基础的东西,本身不具有价值,也不会产生价值。
劳动价值论中认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虚拟资本在市场上的价格并不遵循价值规律,而是主要由未来预期收入和利息率等因素影响。
所以,实体经济中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是符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
而投机行为催生了虚拟经济的扩张进而对于实体经济产生了副作用,才最终导致了危机的爆发。
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不健全性、不稳定性表现得更为突出。
在经历了07年末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形势变化,住房消费者大多持观望态度之后,从2008年到2009年,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回暖,甚至超过了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房价泡沫”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根据劳动价值理论,价格偏离价值但却以价值为中心进行波动,波动的幅度应该由供求状况决定。
所以,劳动价值理论对于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控制“房价泡沫”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肖潇,《浅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矛盾》,广西大学学报,第31卷第二期
[2]郑丽丽,《论劳动价值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应用》,《科技经济市场》,2007年第四期
[3]张远忠,《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价值价格理论》,《齐鲁学刊》,2002.年第6期
[4]朱文琦,《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及其现实意义》,《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第15期
[5]李燕平,《从劳动价值论看金融泡沫破灭的必然性——对次贷危机所引发的一些思考》,《中国商界》,2009年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