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物理课时作业相互作用

高一物理课时作业相互作用

高一物理课时作业相互作用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第三章相互作用第一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难度系数1、有关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不可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B.受力物体不一定是施力物体C.一个力的发生必定涉及到两个物体 D.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2、关于力这一概念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才会有力的作用B.弹簧测力计与天平都是用来测量力大小的工具c.只要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必然发生改变D.物体受到的每一个力都有它的施力物体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②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③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④马拉车前进,马对车有拉力,但车对马没有拉力A.①③B.①④ C.②③ D.②④4、用图示法画出力,并指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1)在水平桌面上重50N的书的重力.(2)空气对气球的20N浮力.(3)小孩对小车的100N的拉力,方向东偏北30°5、在下列各组力中,属于同一性质的力是A.重力、弹力、摩擦力、拉力B.拉力、压力、支持力、推力C.重力、拉力、动力、阻力D.重力、分子力、电磁力、推力6、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B.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或天平直接测出C.质量大的物体所受重力可能比质量小的物体所受重力小D.物体对悬绳的拉力或对支承面的压力的大小可以不等于重力7、一个物体所受重力在下列哪些情况下要发生变化A.把它从赤道拿到南极B.把它送到月球上去C.把它放到水里D.改变它的运动状态8、关于重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B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C .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的D .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支持重物的支持面垂直 9、关于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A .重心就是物体内重力最大的部分B .因为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所以重心在物体上,不可能在物体外C .物体升高或降低,重心相对于物体的位置保持不变 D.如果物体有对称中心,则该对称中心就是重心10、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A , 重力为20N ,请用力的图示将图中三种情况下物体A 所受的重力表示出来.11、把一条铺在地上长为L 的质量分布均匀的软绳向上提起,当绳刚好拉直时,它的重心位置升高了______;12、一个空心球壳里面注满水,球的正下方有一个小孔,当水从小孔慢慢流出直至流完的过程中,空心球壳和水的整体的重心将会( )A.一直下降B.一直上升C.先升高后降低D.先降低后升高 13、关于四种相互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使原子核内质子、中子保持在一起的作用是电磁相互作用 B.在天然放射现象中起作用的基本相互作用是弱相互作用C.万有引力和电磁相互作用是远程力, 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是近程力D.地球绕太阳旋转而不离去是由于万有引力作用第二节 弹 力难度系数1、关于弹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会产生相互作用的弹力 B .两物体不接触,就一定没有相互作用的弹力 C .两物体有弹力作用,物体不一定发生了弹性形变D .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2、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关于物体和地面受力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②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 ③物体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④物体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AAA123456F/N046810122L/cm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木块放在桌面上所受到的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 .木块放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C .用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的竹竿的弹力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D .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对电线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4、画出图中静止A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弹力,画出结点O 受到的弹力(各接触面均光滑).5、如图所示,球A 在斜面上,被竖直挡板挡住而处于静止状态,关于球A 所受的弹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 物体仅受一个弹力作用,弹力的方向垂直斜面向上B .A 物体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左,一个垂直斜面向下C .A 物体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垂直斜面向上D .A 物体受三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垂直斜面向上,一个竖直向下6、关于弹簧的劲度系数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弹簧所受的拉力大小有关,拉力越大,k 值也越大B.由弹簧本身决定,与弹簧所受的拉力大小及形变程度无关C.与弹簧发生的形变的大小有关,形变越大,k 值越小D.与弹簧本身特性,所受拉力的大小.形变大小都无关7、 如图所示,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和弹力大小的关系,根据图象判断,正确的结论是( ) A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N/m B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N/m C .弹簧的原长为6cmD .弹簧伸长时,弹力的大小为4N 8、弹力产生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弹力的方向与物体______方向相反.9、如图所示的球光滑,试分析它受到的弹力。

难度系数10、一只轻弹簧原长20cm ,上端固定,下端挂上10N 的物体静止时,弹簧长度变为24cm 。

求:(1)此弹簧的劲度系数多大(2)若两人分别拉住此弹簧两端同时用30N 的力来拉,弹簧变为多长11、一根轻质弹簧,当它的上端固定,下端悬挂重为G 的物体时,长度为L 1,当它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上端压以重为G 的物体时,长度为L 2,求弹簧的劲度系数. 难度系数12、 (广东佛山禅城实验高中 )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15所示的实验装置。

所用的钩码每只的质量都是30g ,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A个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将数据填在了下面的表中。

(弹力始终2试根据这些实验数据 坐标系中作出弹簧所受弹力大小 F 跟弹簧总长L 之间的函数关系图线。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13、(2008年广东理基)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在弹性限度内,悬挂15N 重物时,弹簧长度为;悬挂20N 重物时,弹簧长度为,则弹簧的原长L 原和劲度系统k 分别为 A .L 原= k =500N /m B .L 原= k =500N /m C .L 原= k =250N /m D .L 原= k =250N /m第三节 摩 擦 力难度系数1、关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弹力和摩擦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有弹力必有摩擦力B .有摩擦力必有弹力C .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弹力大小成正比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2、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接触的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 B.受静摩擦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C.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运动的D.物体间正压力一定时,静摩擦力的大小可以变化,但有一个限度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力一定与的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静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C..两物体间没有摩擦力产生说明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D.具有相对运动的两物体间一定存在滑动摩擦力作用4、运动员双手握着竹杆匀速上爬或匀速下滑时,他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 1、F 2.则( )砝码质量(g) 0 30 60 90 120 150 弹簧总长(cm)弹力大小(N)A .F 1、F 2均向上,F 1=F 2B .F 1、F 2均向下,F 1=F 2C .F 1向下、F2向上,F 1>F 2D .F 1向下、F 2向上,F 1<F 2 5、要使木块在水平木桌上滑动受到的摩擦力小些,下列措施中有效的是 ( ) A.将木块和木桌的接触面刨光滑些 B.在木桌表面上垫一张平整的铁皮 C.使木块的滑动速度增大 D.减小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积6、质量为5kg 的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当受到20N 的水平推力作用时开始滑动,接着以18N 的水平推力可维持物体在水平桌面匀速直线运动,该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_______,物体与桌面的动摩擦力因数_______;当水平推力为15N 而物体仍运动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当水平推力为15N 而物体静止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当水平推力为40N 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又为______.(g=10N/kg ) 难度系数8 )物体b 在水平推力F 作用下,将物体a 挤压在竖直墙壁上,如图 所示,a 、b 处于静止状态,关于a 、b 两物体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受到两个摩擦力的作用B .a 共受到四个力的作用C .b 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D .a 受到墙壁摩擦力的大小不随F 的增大而增大9、 如图 所示,物块A 和B 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用水平力F=7N 向右拉物块A ,结果A 和B 都没有动.那么,物块B 给A 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 ,方向______.地面给B 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 ,方向______.10、如图所示,a 、b 、c 三块木块重力均为G ,将它们按压在竖直墙上静止,此时b 对c 的摩擦力( )A .大小等于G ,方向竖直向下B .大小等于G ,方向竖直向上C .大小等于2G ,方向竖直向下D .大小等于G /2,方向竖直向下 难度系数11A 重G A = 40N ,物体B 重G B = 20N ,A 与B 、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物体B 用细绳系住,当水平力F= 32N 时,才能将A 匀速拉出,求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第四节 力的合成难度系数 1、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 1、F 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 1 = 10N 、F 2 = 2N .若撤去力F 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 ) A .10N 、方向向左 B .6N 、方向向右 C .2N 、方向向左D .零 2、在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只用一个弹簧秤来代替钩码也可以完成这个实验,下面用单个弹簧秤完成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F a bAB F 右 左BAA.把两条细线中的一条与弹簧秤连接,然后同时拉动这两条细线,使橡皮条一端伸长到O点位置,读出秤的示数F l和F2的值B.把两条细线中的一条与弹簧秤连接,然后同时拉动这两条细线,使橡皮条的一端伸长到O点,读出弹簧秤的示数F1;放回橡皮条,再将弹簧秤连接到另一根细线上,再同时拉这两条细线,使橡皮条再伸长到O点,读出秤的示数F2C.用弹簧秤连接一条细线拉橡皮条,使它的一端伸长到O点,读出F l;再换另一条细线与弹簧秤连接拉橡皮条,使它的一端仍然伸长到O点,读出F2D.把两根细线中的一条细线与弹簧秤连接,然后同时拉这两条细线,使橡皮条的一端伸长到O点,记下两细线的方向及秤的示数F l;放回橡皮条后,将弹簧秤连接到另一根细线上,再同时拉这两条细线,使橡皮条一端伸长到O点,并使两条细线位于记录下来的方向上,读出弹簧秤的读数为F2.3、关于“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弹簧秤的拉力与一个弹簧秤的拉力作用效果相同B.实验中不必记录两分力的夹角C.实验中必须记录两分力的方向D.实验中必须记录橡皮条端点最终被拉到的位置4、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A.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位置允许变动B.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秤之间夹角应取900,以便于算出合力大小5、关于共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两力是共点力B.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是一对平衡力,则这两力是共点力C.作用在一个物体的几个力,如果它们的作用点在同一点上,则这几个力是共点力D.作用在一个物体的几个力,如果它们力的作用线汇交于同一点,则这几个力是共点力6、大小分别是30N和25N的两个共点力,对于它们合力大小的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F≤55N B.25N≤F≤30NC.25N≤F≤55N D.5N≤F≤55N7、两个大小都是5N,夹角为120°的共点力,其合力大小和方向为()A.10N,方向与其中一个力夹角为60°B.5N,方向与其中一个力夹角为60°C.5N,方向在两力夹角的角平分线上D.10N,方向无法确定8、研究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实验中,得出F 合随夹角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则( ) A .两个分力分别为8N 、10N B .两个分力分别为6N 、8N C .2N ≤F 合≤12N D .2N ≤F 合≤14N9、大小不变的两个共点力F 1和F 2,其合力为F ,则( ) A .合力F 一定大于任一个分力B .合力的大小既可以等于F 1也可以等于F 2C .合力的大小有可能小于任一个分力D .合力的大小随F 1和F 2之间的夹角(0°~180°)增大而减小10、在同一平面互成120°角的三个共点力,其大小分别为8N 、8N 和12N ,则这三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为______N ,方向为______.11、 有三个共点力,分别是2N 、7N 、8N ,它们的合力的最大值是______N ,最小值是______N12、物体受共点力F 1、F 2、F 3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这三个力可能是 A .15N 、5N 、6N B .3N 、6N 、4N C .1N 、2N 、10N D .1N 、6N 、3N 难度系数13、(m 的物体悬挂在轻质的支架上,斜梁OB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