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放大器(OTL )
一、基本原理及原理图
下图为乙类推挽功率放大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Q1和Q2为两个特
性配对的互补功率管(NPN 型和PNP 型);若忽略功率管发射结导通电压,则当V1正半周时,NPN 型Q1管导通、PNP 型Q2管截止,i 1C (≈i 1E )为处于正半周的半个正弦波;当V1负半周时,Q1管截止、Q2管导通,i 1C (≈i 1E )为处于负半周的半个正弦波,通过R L 的电流i L = i 1E -i 2E ,合成完整的正弦波。
但在实际电路中由于有导通电压,零偏置会使输出电压波形产生交越失真,图中选用二极管偏置电路为互补功率管加合适的偏置电压,使之工作在乙类状态,减小失真且具有高热稳定性;采用单电源供电(加大容量的C3)使两互补管电压均是2
1V CC ;互补管间加两个电阻帮助两管散热;输入信号为互补功率管提供振幅接近电源电压的推动电压,产生自举效应;设计合适的参数使此电路高效地使功率放大相应的倍数驱动负载。
功率放大器电路原理图
二、设计步骤
1.设计要求:
(分立元件)设计并仿真功率放大器(OTL ),要求:
① 电压增益:5倍以上
②负载:0.5W以上(8Ω扬声器)
③频率范围:20Hz~20kHz
2.设计过程:
①电源的选取:
由P=I2R
L =U2/R
L
(R
L
=8Ω)得U=2V
∴U
P
P-=2×2√2≈5.7V ∴V
CC
=15V
②电阻的选取:
P=I2R
L =U2/R
L
,令U=3v,I
L
R
=
2
1U
P
P-
/R
L
≈350mA (β=100)
∴i
1
B =I
L
R
/β=3.5mA 取i
3
R
=20mA
∴R
5+R
6
=3/(20mA)≈150 ∴R
5
=10Ω,R
6
=90Ω
∵R2/(R
1+R
2
+R
9
)=3+0.7=3.7 即R
1
/(R
2
+R
9
)≈4
取调试好的R
1=10kΩ,R
2
=41kΩ(R
2
为1kΩ,起保护作用;R
9
可
调)
令R
3=600Ω,R
4
可调,不要取太大,起到作用即可
取R
7=R
8
=1Ω(一般取小点)
③电容的选取:
C1=10uF,C2=47uF,C3=470 uF (电容大,交流压降趋于零)
三、仿真调试
1. 仿真电路图:
2. 输入输出波形如下:
分析:此时R4=40Ω,R9=20kΩ,出现了饱和失真和交越失真,综合调节这两个滑动变阻器,减小失真,增大R9可以增大输出电压,提高放大倍数;增大R4减小交越失真。
3. 三极管Q2静态偏置集射间电压和电流调试结果如下:
分析:两个三极管分压大于7.5V,电流偏小,调试R4使电压接近7.5V;静态电流大于50mA,一般为50~100mA,越小越好。
4. 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测试结果如下:
5. 输出波形失真率调试结果如下:
分析:此时失真大,驱动喇叭放出的声音不是太清晰,有失真;二极管接反交越失真变大,改正后用示波器看波形时出现饱和失真,调试滑动变阻器使偏置合适减小失真。
四、仿真测试
调试完成后的各指标如下:
1. 输入输出波形如下:
2. 三极管Q2静态偏置集射间电压和电流测试结果如下:
3. 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测试结果如下:
计算:电压放大倍数:259÷100≈3
由P=UI得:P=2.075×0.259347≈0.52W 4. 输出波形失真率调试结果如下:
失真小于10%,功率放大倍数大于5倍,设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