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环境描写的常见手法及作用712786
环境描写的常见手法及作用712786
(08年浙江卷《乌米》)
——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渲染气氛,烘托人们沉重 悲痛的心情。
孙犁在《荷花淀》中,有一处自然环境描 写:“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 水上, 还有些凉风,这风是从南面吹过来,从稻 秧苇尖上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 的跳荡的水银。”
空气的燥热,水面的空旷,很好地揭示 了这一群青年妇女探夫未果的无限失 望的心境。
——环境描写的常见手法及作用
1.了解小说中(自然)环境描 写的常见手法和作用;
2.明确答题的基本思路,能结 合具体文本实际运用。
(自然)环境描写常见手法:
①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比等; ②表现手法,如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描写等; ③调动感官,从视觉、听觉、嗅觉等方面描绘; ④抓住特征,进行形、声、色方面的描写; ⑤观察角度,写景有层次。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2)增添或烘托某种意境和气氛,奠定基调; (3)衬托或突出人物的性格、心理等; (4)暗示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5)揭示主题,深化主旨。
自然环境的作用
……无论我醒得多早,这歌声都已经回荡 在充满着盛开的桃花和无花果的香甜气息的 晨空里了。
清风从阿伊——偑特里山巍峨的峰顶簌簌 吹来,微微地拂动着我窗前浓密的树叶,树 叶的簌簌声给歌声增添了许多令人心旷神怡 的美感。
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5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曹宜波答案】
思考角度单
手法:用了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 一,只局限
作用:①形成了肃穆静谧的气氛;
于修辞。
②突出了乌米六年来的孤独寂寞,
暗示乌米的悲惨命运。
【答案示例】 手法:①衬托(以动写静,以景衬人);
②分层写景,远近高低结合。 作用:①渲染出肃穆静谧的气氛;
②突出乌米孤独无助的处境; ③暗示人物的命运。
日天气情况,烘托一种热的令人鼓噪的气氛, 推动情节继续发展,口渴人要“喝酒”。于是 买酒,便中计。
——推动情节发展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对风雪的描写,虽 着墨不多,但确实给人以“风大雪紧”的印 象;更重要的是……
由于风雪的变化也层层推动着情节的发展。正
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才要喝酒御寒,才会在沽 酒途中见到山神庙;正因为风大雪紧,草厅才 被摇撼、压倒,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正 因为风大雪紧,林冲进了山神庙,才用巨石顶 住大门……直到暗中听到仇人陆谦等人的谈话,
概括第一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4分)
【陈文洁答案】
缺少分析概
特点:缠绵、朦胧、萧条、死气沉沉 括
作用:①营造了凄凉压抑的氛围;
②烘托出“我”初次远离家乡的孤独无助之情。
【答案示例】
特点:封闭压抑,阴沉死寂。 作用:①营造忧伤、压抑的氛围;
②渲染“我”孤独、烦闷的心情。
2011 年浙江卷 《第9车厢》
林冲才奋起杀敌复仇,在性格上完成了质的飞 跃。 同时也紧扣题目中的“风雪”。
《驿路梨花处处开》中有一段描 写梨花的景物描写:那哈尼姑娘 从梨花中走来。
这里借助梨花烘托哈尼姑 娘的心灵美。
峻青的《党员登记表》,有一段文字是写黄淑 英走向刑场时黎明前山野的景色和人物的感受 的:“山野是一片雪白,真像个粉妆世界。大 地是一片寂静。淑英深深地吸了一口清晨的新 鲜空气,抬起头仰望了一下天空,天空是乌蓝 乌蓝的,寥寥的几颗晨星在闪烁着将熄的光芒。 啊!妈妈,天晴啦!”试想,黄淑英此刻是走 向刑场,而她为什么会感受到黎明前的雪野是
一个粉妆的世界?
因为她正是为这无限美好的江山而献身;她对 革命胜利的信念无比坚定,所以她看到寥落的 晨星,就惊喜地呼告;“啊!妈妈,天晴啦!” 这是她为革命献身的崇高精神境界的折射!
——象征和暗示,深化主旨(在这里,作者拿
有钱人的祝福活动和祥林嫂的惨死作了一个鲜明的 对比。一边是鲁四老爷之流兴高采烈地为自己来年 好运祝福,一边是被压迫者在寒冬腊月、大雪纷飞 的祝福声中惨死在雪地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增 强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加强了对旧社会杀人本 质的揭露,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5分)
【朱焕欣答案】
答案太笼统,
作用:①营造意境,渲染气氛; 没有针对性
②烘托人物的心情。
【答案示例】 作用:①“光秃秃”的大草原、“冷冷”的圆月渲染 了凄清、空旷、荒芜的氛围。
②烘托了人物的无助感。 ③以月之“圆”显人物心情、事情结局之 “残”, 与结尾点明的已成泡影的旅游构成了对照。
自然环境描写的一般作用
小结:自然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或照应题目。 ②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 ③烘托人物,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④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 打基础。 ⑤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或展 示世态风情。 ⑥深化作品主题。
考题示例:
第19题.指出第5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 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5分)
社会环境的作用
“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及桓帝 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 共相辅佐。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 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 自此愈横。”
《三国演义》选段
——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
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 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 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 几宸翰之宝”.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 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蜼彝,一边 是玻璃醢 .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对联, 乃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道是:座上珠玑昭日月, 堂前黼黻焕烟霞.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乡世教弟 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
(2008 ·浙江) 乌米(【俄】阿•马•高尔基)
第12题.概括第一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 (2009 ·浙江)魔盒(【英】大卫·洛契弗特) (4分)
第14题.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 (5分)
(2011 ·浙江)第9车厢(【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
2008年浙江卷 《乌米》
指出第5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
《智取生辰纲》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1、“天气未及正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的 云走彩路,”推其,动实情十节分发大展热,”军──士“非石歇头不上可热,,杨都志疼不得允不,能
打将起来。争执之中,遇见伪装的晁盖一行 人(枣贩、担酒、挣酒),为下文军士们 “买酒”中计埋下伏笔。
2、挑酒的汉子白胜的唱词“赤日炎炎似火烧 ,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 扇摇”此。句唱词可暗示当时的社会背景,又可提供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