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显热与潜热的区分

显热与潜热的区分

显热与潜热的区分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显热、潜热、热湿比及焓
显热主要表现在由于空气干球温度的变化而发生的热量转移,比如空气干球温度的升高或降低而引起的热量。

潜热的发生总会伴随着物质相态的变化,简单的理解就是水在沸腾的时候要吸收很多的热量而温度没多大的变化。

所以,在空调负荷的计算时,因为空气里含有水蒸汽,所以就要计算其显热负荷和潜热负荷。

显热对固态、液态或气态的物质加热,只要它的形态不变,则热量加进去后,物质的温度就升高,加进热量的多少在温度上能显示出来,即不改变物质的形态而引起其温度变化的热量称为显热。

如对液态的水加热,只要它还保持液态,它的温度就升高;因此,显热只影响温度的变化面不引起物质的形态的变化。

例如机房中、其计算机或程控交换机的发热量很大,它属于显热。

对液态的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当达到沸点时,虽然热量不断的加入,但水的温度不升高,一直停留在沸点,加进的热量仅使水变成水蒸气,即由液态变为气态。

这种不改变物质的温度而引起物态变化(又称相变)的热量称为潜热。

如计算机房中、工作人员人体发热以及换气带进来的空气含湿量,这些热量称为潜热。

(全热等于显热与潜热之和。

)
如果要求的气温高于露点温度, 则没有水蒸汽的产生或者水珠的产生,即湿度没有变化,也就是所说的显热交换!如果要求的气温低于露点温度,就会有潜热交换。

潜热,相变潜热的简称,指单位质量的物质在等温等压情况下,从一个相变化到另一个相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这是物体在固、液、气三相之间以及不同的固相之间相互转变时具有的特点之一。

固、液之间的潜热称为熔解热(或凝固
热),液、气之间的称为汽化热(或凝结热),而固、气之间的称为升华热(或凝华热)。

显热:随着潮湿空气的温度变化而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比热*温度变化);
潜热:随着潮湿空气中的水蒸气浓度的变化有关的热量(汽化热*凝结热);
全热(焓):显热和潜热之和,一般状态下焓值与全热值相同。

湿负荷是指空调房间的湿源(人体散湿、敞开水池(槽)表面散湿、地面积水等)向室内的散湿量,也就是为维持室内含湿量恒定需从房间除去的湿量。

值 ,它描绘了湿空气状态变化的方向。

在空调设计中,ε值通常用房间的余热(Q)余湿(W)的比值来计算,在焓湿图中热湿比线通过房间的设计状态点,此时ε线描述了送入房间的空气吸热吸湿后使房间状态稳定在设计状态点的变化方向和过程。

焓表征物体吸收的热量(在等压过程中)〖enthalpy〗为一个体系的内能与体系的体积和外界施加于体系的压强的乘积之和。

焓是一个状态函数,也就是说,系统的状态一定,焓的值就定了。

焓的定义式(物理意义)是这样的:H=U+pV [焓=流动内能+推动功]
其中U表示热力学能,也称为内能(Internal Energy),即系统内部的所有能量;
p是系统的(Pressure),V是系统的体积(Volume)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