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观点主观题训练1.(1)分析说明循环经济所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联系观点的?(9分)(1)①联系具有普遍性。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每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循环经济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整体,它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
(3分)②联系具有多样性。
“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体现了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循环经济的流程还体现出当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3分)③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但并不表示人在联系面前无能为力。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循环经济表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实现经济、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3分)(2)结合材料,请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为发展循环经济提几条建议①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运用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合理利用有限资源,保护环境,从整体出发制订规划和措施。
②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各地区各行业要按照统一部署循序开展工作。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各地区都要依靠市场机制和国家宏观调控来优化配置和整合,最终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④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树立全国一盘棋,将各地区、各行业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
(只要答出其中3点即可得满分,但最多不得超过9分。
)2.运用普遍联系的原理说明企业理性投资和政府宏观调控的依据。
(11分)①世界上的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它事物联系着。
②对钢铁企业来说,它的发展固然受社会需求的刺激与拉动,但同时也受其它社会因素如能源、电力、运输、资金等的制约,企业必须从整体上把握关于投资的各种相关因素,才能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
③对政府来说,要把整个国民经济看成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根据实际条件来制定发展战略,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来协调相关产业的发展。
3从普遍联系的角度分析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
①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4分)三鹿奶粉引发奶产业的竞争主体、产品结构、企业架构、供应链等以及消费者,食品业的连锁反应,说明联系是普遍的,是客观的。
(2分)②联系是多样的。
我们要重视间接的、长远的本质的联系,要重视事物联系的中间环节;我们要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企业的发展要重视长远的本质的联系,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我国政府在处理三鹿事件时更加重视了事件间的中间环节。
(4分)③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我们要有大局观念,并要搞好局部。
(4分)三鹿奶业是奶产业的一部分,奶产业是食品业的一部分,三鹿奶粉事件引发奶产业的倒退,继而引发人民的消费怀疑等,都说明了部分对整体的影响。
(2分)4.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分析中央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正确性。
答案:(1)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任何整体都是由部分组成的,关键部分有时甚至还会对整体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因此必须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同时也必须重视局部的作用,只有把局部搞好了,才能达到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2)中部地区具有承东启西的区位沈势,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
"中部塌陷"会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中央适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有利于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而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保证我国现代化目标的顺利实现。
5.山东省的区域经济布局是如何体现系统优化方法的?答案:山东省在区域规划布局中,从山东的整体发展着眼,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运用综合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具体表现在:(1)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山东省统筹安排,把全省的区域布局规划为“一群一圈一带”,形成山东发展的整体格局;“一群”、“一圈”、“一带”也突出了自身的整体性。
(2)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山东确定了“一群”、“一圈”、“一带”的中心城市,突出发展特色,相互之间互为依托,遵循了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3)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一群一圈一带”形成有序、合理的结构,使山东发展的功能具有了趋向强化的特征,有利于促进整体功能的发挥。
唯物辩证法主观题训练之二:发展观点1.联系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
(9分)①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每一次都有优化、完善、改进和新的收获,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分)②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道路上遇到的艰难险阻以及每一次的成功,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3分)③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3分)2.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10分)①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
前四次无人飞船实验为“神舟”五号成功发射提供前提和基础。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神舟”五号是在前四次无人飞船实验基础上引起的质变。
③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到质变,再从新的量变到新的质变,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
从“神舟”五号到空间实验室,再到空间站、探测月球等,是在新质基础上不断量变、质变的过程。
3.请结合材料分析说明该企业的变化过程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
(16分)答案:(1)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促进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体现了这一点。
(2)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
该企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外来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造了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体现了这一点。
(3)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该企业通过内部结构调整,在规模和效益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说明了这一点。
(4)该企业摆脱困境实现由弱到强的转变,充分说明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主观题训练之三:矛盾的观点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矛盾观点对“人肉搜索”现象进行分析。
(10分)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这要求我们全面地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一分为二的看问题,防止片面性。
(4分)②对于“人肉搜索”现象,我们要一分为二:一方面,它有舆论监督、揭露丑恶、弘扬正义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它如果被滥用也可能侵犯他人正当权益。
(4分)③我们应发挥“人肉搜索”的积极作用,采取一定的措施抑制其消极作用,尽快建立健全网络社会规范,为实现网络社会和谐提供制度保障。
(2分)2.运用矛盾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改革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
(10分)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2分)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的进步和发屉是在不断解决基本矛盾过程中实现的。
(2分)③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促进了生产关系进一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2分)④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促使上层建筑进一步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进而推进了我国政治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2分)⑤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完善,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2分)3.运用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塑造城市形象与解决民生问题的关系。
答: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要求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②摊点问题既涉及城市形象又涉及民生问题,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塑造城市形象与解决民生问题存在一定的对立。
另一方面,塑造城市形象与解决民生问题具有统一性。
塑造城市形象必须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民生问题的解决也要有利于维护和塑造城市形象。
③在二者关系问题上,应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将塑造城市形象与解决民生问题有机结合起来。
4.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请简要分析。
(16分)①中部个省都有各自的特点,只有根据各自特点,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发,才能改变面貌,发展自己。
这体现了矛盾着的事物各有其特点,应具体分析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4分)②中部个省都有各自的长处和不足。
这体现了同一事物不同侧面各有其特点,应具体分析各自的“长”与“短”。
(4分)③中部各级党政部门要在新形势下,在实践中形成新观念、新思路,拿出新办法,而不是照搬照抄东部地区的经验。
说明矛盾着的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各有其特点,应根据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特点决定工作思路和方法。
(4分)④主要矛盾是矛盾特殊性的情形之一。
中部崛起不能一哄而上,没有轻重缓急,说明在具体分析中部崛起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时,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4分)5.上述材料中,我党对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认识是如何体现矛盾特殊性原理的?(11分)答: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2分)首先,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在分配制度上,对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领域注重不同的原则就体现了这一点。
(3分)其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针对效率公平在不同时期出现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就体现了这一点。
(3分)再次,事物矛盾的双方也各有其特点。
公平与效率既对立又统一。
要全面地看问题,既要重视效率也要注重公平,并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就体现了这一点。
(3分)6.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中非能建立起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理由。
①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中非双方虽然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但同属发展中国家,有着相似的历史遭遇,都面临发展等共同主题,彼此间的共同利益是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基本前提。
(6分)②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随着国际形势变化,双方在国际事务上的共识不断增加,使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建立有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4分)7.试运用抓主要矛盾的原理,分析一号文件将着力点放在增加农民收入上的决策依据。
①唯物辩证法强调,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因此必须集中力量解决好主要矛盾。
②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其中突出的问题是农民增收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