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维方法的培养与训练

思维方法的培养与训练

思维方法的培养与训练
【思维方法比知识积累更重要】思维方法包括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包括判断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它比知识积累更重要。

【倾听是为了改变】听人说话就是一种思维方式。

听人说话是为了自已有变化。

只有寻找到我与对方信息不同的那一部分,我才会
真正有变化。

我总是寻找相同的那部分,只能通过我来印证你是对的。

一个人天天都这么听别人说话,他一辈子都改变不了。

【别用排斥的方式接受信息】就是说我给你讲这个道理的时候,你不是在想这个道理本身,而是在想自已没有这么做是有自已的原因,自已的道理的。

所以你永远领悟不了我跟你说的东西,这就是
排斥。

【未知就是起点】别人的未知,就是你的起点。

就好比你给我一个土豆,我炒出一个土豆丝来,没问题。

但在烹调界,给你一个土豆,炒出一个土豆丝来,一级厨师炒的和三级厨师炒的,不同的炒法,放不一样的油盐,味道是不一样的。

炒土豆丝是有技术的,而
技术含量是决定菜价的。

【要感知生活的变化】不要在生活中寻找你要的东西,而要努力感受生活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障碍都是机会】生活中的任何一种发生,都永远是我们拍摄的机会,而不是我们拍摄的障碍。

【追问是深入的基础】生活中很多的感受,实际上就在我们的眼前。

但是我们缺乏对它的追问,而缺乏这种追问就丧失了进入深刻
的可能性。

【细节的细节就不再是细节本身】当你不断深入下去追问的时候,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好奇,结果会呈现出来更为复杂的东西,反过来
可以折射整个事情的全貌。

【扩展思维的方法就是考虑事物复杂关系】你的视角有多宽,你观察一个事物的深度就有多深。

当你的思维打开的时候,你就走向
成熟。

而任何事物只有当你去考虑它的复杂关系时,你的思维才会
真正打开,而且一定要全线打开。

往前面走的时候,一定要回头看,左右看,找到所有的相关者。

思维方法一:SWOT分析法
SWTO应该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最主流,最经典的一种方法论。

SWTO名称是由在使用该方法分析问题的四个维度:
Strengths(优势)
Weaknesses(弱势)
Opportunities(机会)
Threats(威胁)
该方法常用来确定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
种科学的分析方法。

对于优势和弱势是内部环境的分析,机会和威
胁是对于外部环境的分析。

这个模型可以用于多方面,对于做招聘的HR来说,该方法同样
适用于在做人力资源战略分析、解决某个项目的招聘难题。

思维方法二:6顶思考帽法
白色中立客观思考帽
绿色创新求异思考帽
黄色乐观肯定思考帽
黑色批判否定思考帽
红色直觉情绪思考帽
蓝色规划管理思考帽
该方法较多用于会议当中。

在同一时间点,会议成员只能戴上一顶思考帽,在这一时间段为会议贡献该思考帽应该遵守的原则观点,从而避免将时间浪费在互相争执上。

该方法提供了“平行思维”的
工具,强调的是“能够成为什么”,而非“本身是什么”,是寻求
一条向前发展的路,而不是争论谁对谁错。

运用波诺的六顶思考帽,将会使混乱的思考变得更清晰,使团体中无意义的争论变成集思广
益的创造,使每个人变得富有创造性。

思维导图的软件很多,最知名的非Mindmanager莫属了,像Xmind、FreeMind(看名字就知道有网民最喜欢的特点),百度脑图
(云端系统)也是常用的。

思维方法四:麦肯锡7步分析法
七步分析法是麦肯锡公司根据他们做过的大量案例,总结出的一套对商业机遇的分析方法。

它是一种在实际运用中,对新创公司及
成熟公司都很重要的思维、工作方法。

像为什么政府要遏制房价上涨?怎样获得升职?成立市场部应该如何规划?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麦肯锡七步成诗法进行分析,得出较
科学的结论。

思维方法五:鱼骨图分析法
鱼骨图分析法(Fishboneanalysismethod),又叫因果分析法,是由日本管理大师石川馨先生所发展出来的,故又名石川图。

鱼骨图分析法是一种发现问题“根本原因”的分析方法,通过头脑风暴找出问题的特性受到影响的因素,并将它们与特性值一起,
按相互关联性整理而成的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图形。

逻辑思维,说白了,就是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的先后顺序。

顺序是啥?是一份图表框架,并且你可以按照这个框架一步一步来有
条不紊的把一个大块分解成各个小部分。

首先我们要明确,所有事情都是可以分解的。

就像分解因式一样。

具体分解到哪一步要看我们具体问题的需要。

在这里,你要一直告
诉自己,我要开始用一种逻辑的眼光来看这些乱麻,暗示自己一直
要用这样的思维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

接下来,你需要选一个标准。

有了标准,才有分解的主线和提纲,也才能有逻辑。

那一般的标准都有哪些呢?
往大了说,就像我们做阅读一样:由小到大,由远到近,由过去到现在到未来,由静态到动态,由低到高等等。

当然,这么说还是
比较笼统,虽然它们每一个顺序都可以成为我们思考的顺序。

方法1:问题倒逼法——合并同类项
看看问题是什么,要做什么,然后从已有的材料或资源里找出可以贴合的东西。

提炼出这些相关的东西列在一张纸上,有A、B、C、D、E、F、G、H、I、J、K等等各种各样的相关点。

接下来我们考虑这些东西如何合并同类项,有相似的全部归类到一起。

比如按照人分类,按照部门分类,按照时间点分类,按照重
要性分类,总之看你的目的是什么了。

举例:请你归纳一下这个公司大概的发展状况并提出一些对策。

脉络:问题——〉搜寻与问题相关的点——〉合并同类项——〉得出分类大纲——〉根据分类提出改善建议
方法2:环环相扣法——连问五个为什么
这种思考方式非常适合挖掘深层次的东西。

很多人说自己深度不够,这个方法在培养逻辑的同时也不失为提升自己看问题深度本质很好的方法。

我们首先看到了一个现象,接下来我们要考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然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原因,这样的原因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接连问5个为什么,得到每一阶段的回答滚动到下一阶段的问题中,并与当下的现实相关联。

举例:最近员工迟到现象非常严重。

你觉得是什么原因?
P1——〉员工为什么会频繁迟到?
P2——〉因为据调查,很多员工说最近下班非常晚,睡眠不足。

员工为什么会下班晚?
P3——〉最近产线效率降低了,员工们经常加班加点。

产线效率为什么会降低?
P4——〉因为最近招聘了一些新人,新人操作不熟练,有些环节不到位,拖累整体。

新员
工为什么会出现这么明显的不熟练情况?
P5——〉因为据班长反映,新员工培训工作做得非常仓促,而且很多新人临时被推到重要
环节导致重要节点把控失常。

重点一下子出来了——出在新员工培养的环节上。

当然人员的安排也不合理。

这些问题总结出来,我们要怎么办?根据每个问题提出一些具体建议,这个任务我们就完美完成了。

脉络:现象提出问题——〉解答并滚到下一个问题——〉重复上述环节直到结束——〉总结问题并根据各种问题提出方案
方法3:问题简单化
这是个简单粗暴但是比较有效地方法。

问题摆在那里,也许很复杂,我们要把它简单化。

首先看看问题里,是不是所有问题都需要解决。

因为很多问题根本不需要解决。

不需要解决的全部剔除。

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在可以解决的吗?不可以的话先放到一边。

现在可以解决的问题是马上需要解决的吗?不是的话放到一边。

马上需要解决的问题应该改也有紧急和不紧急区分。

先解决紧急的。

然后问题像洋葱圈一样一点一点剥离,你会发现有些问题解决后之前觉得无法解决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这个方法的精髓就在于把最重要最紧急的突出出来,是一个非常有逻辑的方法。

当然如果你觉得这样玻璃并不容易错综复杂的时候,也一定要找到那个最重要的点。

其实考虑问题的逻辑思维还有很多种方法。

在这里给大家列出几个最简单最实用的方法可以供大家参考。

在这里还想强调一下,当你碰到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你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还有周边的伙伴可以求助。

优质的
团队作战,是最好的逻辑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