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高中生物高考点复习】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2020高中生物高考点复习】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一、选择题1.(2013·海南单科,5)关于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B) A.赤道板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结构B.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的过程需要解旋酶的参与C.有丝分裂中期,发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D.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持续时间通常比分裂期的短【解析】赤道板不是细胞中的一种结构,而是一个假想的平面,A错误;DNA复制过程中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的参与,B正确;有丝分裂中期,无同源染色体的联会,C错误;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通常比分裂期的长,D错误。

2.(2017·山西太原五中阶段检测,35)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由一个着丝点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所携带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A) A.复制出现差错B.发生过交叉互换C.联会发生紊乱D.发生了自由组合【解析】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无四分体,不会发生交叉互换。

一个着丝点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是由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所形成的,正常情况下所携带的基因应该完全相同,如果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间期DNA复制出现差错发生基因突变。

3.(2017·江西宜春丰城中学段考,17)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图。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A.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复制B.图2中细胞含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8条染色单体C.图2中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D.图1中DE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解析】图1中AB段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加倍,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复制,A正确;图2中细胞着丝点已经分裂,含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0条染色单体,B错误;图2中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相当于图1中的DE段,C正确;图1中DE段表示着丝点已经分裂,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和末期,D正确。

4.(2018·湖南衡阳八中月考,27)下图为显微镜下观察用家鸽肝脏制作的临时装片结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细胞甲中染色体组数最多,便于观察染色体形态B.DNA复制所导致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细胞乙C.交叉互换会导致细胞丁移向两极的基因组成不同D.细胞丙和戊中细胞核结构及染色体形态变化相反【解析】细胞甲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组数与体细胞相等,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染色体形态,A错误;细胞乙处于有丝分裂间期,发生DNA复制导致DNA数目加倍,B错误;细胞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发生于减数分裂中,C 错误;细胞丙和戊分别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末期,前者染色质螺旋化成为染色体,核膜逐渐消失、核仁逐渐解体,后者染色体解开螺旋成为染色质,核膜、核仁重新出现,即细胞丙和戊中的细胞核结构及染色体形态变化相反,D 正确。

5.(2017·河北衡水中学二调,25)细胞周期可分为间期和分裂期(M期),间期又分为G1期、S期和G2期。

下表为体外培养的某种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长,若在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则(B)A. M期细胞至少需要11.5 h后才能到达G1期和S期的交界处B.G2期细胞至少需要11.5 h后才能到达G1期和S期的交界处C.所有细胞都被抑制在G1期和S期的交界处都需15 h后D.所有细胞都被抑制在G1期和S期的交界处都需22 h后【解析】M期细胞到达G1期和S期的交界处的最短时间是10 h,A错误;G2期细胞到达G1期和S期的交界处的最短时间是10+1.5=11.5 h,B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不同细胞被抑制在G1期和S期交界处所需时间不都相同,C、D错误。

6.(2018·黑龙江鸡西虎林一中月考,12)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实验中,用NaOH溶液浸泡不同边长的含酚酞的琼脂立方块一定时间后,取出立方块切成两半,其剖面如图所示,其中x为NaOH扩散的深度,y为立方块的边长,阴影代表红色。

则(D)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x,因变量为yB.x的值随y值的增大而增大C.NaOH扩散的体积为(y-x)3D.y值越小,扩散体积的比例越大【解析】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y表示细胞大小,x表示细胞运输物质的量,故该实验的自变量为y,因变量为x/y,A错误;从实验的结果来说,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低,B错误,D正确;NaOH扩散的体积为y3-(y-2x)3,C错误。

7.(2018·河南鹤壁高级中学第一次段考,19)下图中,图甲表示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核DNA含量和细胞数目的变化关系;图乙、图丙分别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B)A.图甲细胞核内DNA含量为2C~4C之间的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B.图乙对应图甲中细胞核内DNA含量为2C的细胞,中心体、线粒体参与细胞分裂C.图乙细胞核DNA∶染色体=2∶1,图丙细胞含0条姐妹染色单体D.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图甲中细胞核内DNA含量为4C的细胞数目会减少【解析】图甲细胞核内DNA含量为2C~4C的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A正确;图乙是有丝分裂图像,着丝点排列整齐,应是有丝分裂中期,此时细胞核内DNA含量为4C,B错误;图乙中含有姐妹染色单体,DNA∶染色体为2∶1,图丙中着丝点分裂,没有姐妹染色单体,C正确;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DNA无法复制,所以DNA含量为4C的细胞数目会减少,D正确。

8.(2017·宁夏银川月考,16)下面相关染色体行为与图中有丝分裂的时期相对应的是(A)①染色体呈细丝状,数目加倍②染色体散乱排布③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板上④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两极⑤染色体变为染色质丝A.②⑤B.①②③⑤C.②③④D.①③④⑤【解析】有丝分裂间期染色质呈细丝状,复制后DNA分子数目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不变,①错误;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缩短变粗,高度螺旋,形成染色体,并散乱排布在细胞中,②正确;有丝分裂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细胞板在末期出现,③错误;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④错误;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解螺旋,变为染色质丝,⑤正确。

9.(2017·湖南长沙长郡中学月考,7)以下有关细胞大小和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D)A.细胞体积越小,表面积也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B.原核细胞只能通过无丝分裂增加数目C.人的成熟红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蛙的红细胞能进行无丝分裂D.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之一是细胞核中的DNA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解析】细胞体积越小,表面积也越小,但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高;原核细胞可通过二分裂增加数目,无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人的成熟红细胞在分化过程中会失去细胞核,不能再进行分裂;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核中的DNA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这是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之一。

10.(2017·天津质量调查,5)研究发现人体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不同,正常骨髓细胞约为40 h,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白细胞的细胞周期为2~10 d。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D) A.细胞周期是指一次细胞分裂开始至本次细胞分裂结束的时长B.在细胞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别完成DNA的复制和DNA的转录C.骨髓细胞群中细胞数目的倍增时长等于骨髓细胞的细胞周期(40 h)D.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化疗周期应根据其细胞周期制定【解析】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分裂期时DNA一般不转录;骨髓细胞群中不是所有的细胞都能进行分裂,细胞倍增时长大于骨髓细胞周期时间。

二、非选择题11.(2017·江苏扬州质检,32)为了寻找更为理想的“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以及探究不同材料适宜的取材时间,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1剔除大蒜蒜瓣和红葱的老根,置于装有适量清水的烧杯中,在20~25 ℃下培养,每2 d更换一次清水。

步骤2待大蒜和红葱的须根长出后,每24 h测量须根长度,记录并处理数据。

结果如图1。

步骤3若干天后,从8:00~16:00,每2 h取生长健壮的须根根尖制成临时装片。

观察时随机选取30个视野,统计各视野中分裂期细胞数以及细胞总数,并计算细胞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细胞总数)。

结果如图2。

分析回答:(1)绘制图1所依据的数据,应该是同一时间测得的须根长度的________。

(2)步骤3中,制作根尖临时装片的过程是取材→解离→________________。

(3)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由果胶等组成,洋葱细胞的胞间层比大蒜、红葱厚,若以洋葱为材料进行本实验,解离时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否则观察时会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本实验结果,最适宜的材料及取材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图2可知,材料红葱在上午10:00左右取材时,计算出的细胞分裂指数最大,因此最适宜采用的材料是红葱,取材时间为上午10:00左右。

【答案】(1)平均值(2)漂洗→染色→制片(3)适当延长解离时间或适当提高盐酸浓度(若环境温度低还可以适当水浴加热等)细胞相互重叠(4)红葱、上午10:00左右取材12.(2017·江西宜春丰城中学段考,37)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

(1)图甲为________(填“植物”或“动物”)细胞的分裂图像,图中共有________条染色单体。

该细胞分裂时是如何分隔两个子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有丝分裂过程中丧失着丝点的染色体断片不能向细胞两极移动,游离于细胞核之外形成微核,为了能在显微镜下清晰地观察到微核,可以用____________(填染色剂的名称)对其染色,观察计数微核的最佳时期应是细胞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微核的化学成分主要是________。

(3)若将该细胞放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后期,则移向细胞某一极的染色体中,带有放射性标记的可能有________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