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法:语法知识运用

语法:语法知识运用

语法:语法知识运用高二()班姓名一、在病句中的运用碰到一个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找出它的主干,不仅有助于弄清句子的基本结构,准确理解它所表达的意思,而且有助于检查句子的结构和句子成分的搭配有没有毛病。

例如:(1)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2)今天的青年担负着在本世纪把我国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病句中的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江西贵溪县一头原本默默耕田的母牛,最近因勇斗野猪救主人而被广为流传。

(《人民日报》1993年6月11日)蚂蚁治疗类风湿专科门诊开诊不久……小小蚂蚁的神效开始走向世界。

(《生活与健康报》1991年1月29日)冬季天寒,乘客迅猛增大。

(《北京交通安全》1990年10月15日)2、动宾搭配不当:(l)一动词带一宾语:广东湛江市举行首届教育艺术节。

(《戏剧电影报》1995年2月)据广州中心气象台资料显示:广州市……创1984年以来广州春节的最高气温。

(《新民晚报》1999年2月18日)(2)一动词带多个宾语:在娘娘庙前感受了旺盛的香火和虔诚的气氛。

(《北京青年报》1990年2月20日)他们之所以激动,是因为他们终于看到了他们经历过的、听说过的、想象过的感受和状态。

(《文汇报》1995年3月17日)3、定中搭配不当:这里大有藏龙卧虎的人才啊!(《青年报》1991年2月1日)4、状中搭配不当:人们众口一辞地认为……(《北京广播电视报》1990年3月6日)【巩固训练】搭配不当训练::1 本世纪初,是我国实现进入WTO的目标。

2 中国人民的解放在民族关系起了基本的变化。

3 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4 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

5 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6 但也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努力。

7 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意见。

5、成分残缺(1).主语残缺【例】老陈严肃而诚恳地说:“说实话,那些越是年轻的时候有一腔热血,到岁数大了,就越是不愿承认自己老了”。

(2005湖北卷5B)【例】蒙古族同胞长期生活在马背上,随身携带精制的小刀,既可以用来宰杀、切割牛羊的肉,肉烧熟了,又可以用它作餐具。

(2005广东卷4D)更多的是由于使用介词不当而导致主语残缺。

【例】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

(2005浙江卷5B)【例】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2004青海卷)(2).谓语残缺【例】他就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例】一天,炮一连炊事员朱柯忠在去炮兵阵地的路上,突然有一个打扮成采猪草模样的人迎面向他走来。

(3).宾语残缺【例】依据纪律处罚办法,决定给予该队员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并罚款人民币4万元。

(2004全国卷Ⅳ)有的句子,谓语是并列短语,其中某一词语缺少宾语,如:【例】法律专家的看法是,消费者当众砸毁商品只是为了羞辱或宣泄自己的不满。

(2005全国卷Ⅲ4D)二、在文言句式中的运用1、下面哪一项不属于被动句?A不拘于时 B而耻学于师 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2、下面被动句中哪一项不属于同一类型?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数十年,竟为秦所灭D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3、下面哪一项不属于被动句?A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B方悟此奴懒去而见绐 C城陷而虏 D秦王不悦,为一击缶4、下面哪一项不属于被动句?A戍卒叫,函谷举 B纤歌凝而白云遏 C信而见疑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5、下面哪一项不属于被动句?A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B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 方悟此奴懒去而见绐6、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宾语前置句?A彼且恶(wū)乎待哉 B彼且奚适也 C而今安在哉 D步自雪堂7、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宾语前置句?A大王来何操? B于是与客俱起 C吾其何择哉? D之二虫又何知8、下面哪一项属于宾语前置句?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凌万顷之茫然C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 将退休于颍水之上9、下面宾语前置句中哪一项不属于同一类型?A而又何羡乎 B奚以知其然也?C复何道哉! D沛公安在?10、下面宾语前置句中哪一项不属于同一类型?A籍何以至此?B古之人不余欺也C莫之夭阏(è)者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1、下面宾语前置句中哪一项不属于同一类型?A何为久读此? B何为其然也 C君何以知燕王?D童子何知12、下面宾语前置句中哪一项不属于同一类型?A六一,何谓也? B惟利是图C客何为者 D欲谁归罪?13、下面哪一项属于定语后置句?A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B则告诉不许 C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D步自雪堂14、下面定语后置句中哪一项不属于同一类型?A客有吹洞箫者 B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C亦雁荡之具体而微者D曾日月之几何16、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介词结构后置句?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C尝试语于众曰 D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17、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介词结构后置句?A邓艾缒兵于穴中 B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C而君幸于赵王 D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18、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介词结构后置句?A而耻学于师 B方其得意于五物也 C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 D籍何以至此?19、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介词结构后置句?A复游于赤壁之下 B覆杯水于坳(āo)堂之上C洎牧以谗诛D君何以知燕王?20、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介词结构后置句?A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B急于星火C将有作于上者 D憩感化寺21、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介词结构后置句?A皆不可限以时月 B谨拜表以闻 C申之以孝悌之义 D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22、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介词结构后置句?A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B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C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 D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23、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介词结构后置句?A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B徘徊于斗牛之间C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 D不拘于时24、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介词结构后置句?A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翱翔蓬蒿之间25、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介词结构后置句?A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 B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C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 D其心欢戚无异庸人26、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介词结构后置句?A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B学于余C有不堪之穷愁形于文字 D于其身则耻师焉27、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介词结构后置句?A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B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C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D于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28、下面哪一项介词于的意义与例句不同的?例句: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A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B月出于东山之上C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D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29、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判断句?A《齐谐》者,志怪者也。

B陈胜者,阳城人也。

C此物固非西产D物华天宝30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判断句?A城北徐公,齐国这美丽者也。

B此皇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C渺渺兮予怀 D 此皆骚人思士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31、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判断句?A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B此矢所以志也。

C此亡秦之续耳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32、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判断句?A此吾之所以志也。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D怀帝阍而不见33、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判断句?A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 B非臣陨首所能上报C所赖君子安贫 D非子天机清妙者34、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判断句?A固一世之雄也 B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C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

D有人见师鲁过襄州35、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判断句?A即今傫然在墓者也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C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D又试之鸡,果如成言36、下面判断句哪一项与其他项不同?A灭六国者,六国也。

B某非良士C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D汝勿怖,死,命也。

37、下面判断句哪一项与其他项不同?A翩翩两骑来是谁B项脊轩,旧南阁子也C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D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38、下面判断句哪一项与其他项不同?A粟者,民之所种。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C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D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39、下面判断句哪一项与其他项不同?A妪,先大母婢也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C秦,虎狼之国D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

40、下列省略句省略成分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例句: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A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B逮奉圣朝,沐浴清化C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

D度我至军中,公乃入41、下列省略句省略成分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例句:血淋漓,以示贺兰A木直中绳,輮以为轮B秦王不悦,为一击缶C 太尉终,吏以告泚 D十旬休假,胜友如云42、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主谓倒装的?A快哉,此风! B少仕伪朝 C甚矣,汝之不惠!D渺渺兮予怀三、在文言词类活用中的运用规律一:。

例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劝学》)例2、左右欲刃相如。

(刃:)(《廉颇蔺相如列传》)例3、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下:)(《六国论》)规律二:。

例4、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树:)(《寡人之于国也》)例5、无乃尔是过与?(过:)(《季氏将伐颛臾》规律三:。

例6、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过秦论》)例7、吾师道也(师:)(《师说》)规律四:。

例8、范增数目项王。

(目:)(《鸿门宴》)例9、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齐桓晋文之事》)规律五:。

例10、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劝学》)例11、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天:,月:)(《六国论》)例12、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南:,西:)(《过秦论》)规律六:。

例13、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目:,耳:)例14、人皆得以隶使之(隶:)例15、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例16、常以身翼蔽沛公(翼:)例17、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船:)规律七:。

例18、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臣:)(《韩信拜将》)例19、吾从而师之。

(师:)(《师说》)例20、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宾客:)(《伤仲永》)【巩固练习】一、从下列句子中找出名词作状语的词语,并指出其具体含义1、赢粮而景从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3、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4、而相如廷叱之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6、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7、外连横而斗诸侯二、从下列句子中找出名词作动词的词语,并指出其具体含义1、驴不胜怒,蹄之2、买五人之首函之3、籍吏民,封府库4、既而弥月不雨5、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6、屠恐前后受其敌7、左右欲刃相如8、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三、从下列句子中找出动词作名词的词语,并指出其具体含义1、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3、去国怀乡,忧谗畏讥4、钩党之捕遍于天下5、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6、司马子反渴而求饮四、从下列句子中找出形容词作动词的词语,并指出其具体含义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牛困人饥日已高3、.火尚足以明也4、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五、从下列句子中找出动词的使动用法的词语,并指出其具体含义1、焉用亡郑以陪邻2、阙秦以利晋3、既来之,则安之4、沛公旦日从百骑来见项王5、项伯杀人,臣活之六、从下列句子中找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的词语,并指出其具体含义1、无案牍之劳形2、良药苦口利于病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4、今媪尊长安君之位5、春风又绿江南岸6、焚百家言,以愚黔首7、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8、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9、昂其直,居为奇货七、从下列句子中找出名词的使动用法的词语,并指出其具体含义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2、汗牛充栋3、序八州而朝同列八、从下列句子中找出名词的意动用法的词语,并指出其具体含义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2、稍稍宾客其父3、襟三江而带五湖4、孟尝君客我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九、从下列句子中找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的词语,并指出其具体含义1、而耻学于师2、渔人甚异之3、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4、梁以此奇籍十、从下列句子中找出动词的为动用法的词语,并指出其具体含义1、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2、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3、等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