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古诗词分类

六年级古诗词分类

六年级古诗词分类六年级语文总复习—古诗词归类一、描写春天: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唐孟浩然《春晓》)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江南春》)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5、草长莺飞二月天,指堤杨柳醉春烟。

(高鼎《村居》)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白居易《忆江南》)二、描写夏天: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5、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三、描写秋天: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3、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元白朴《天净沙-秋》)4、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唐张籍《秋思》)5、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宋苏轼《赠刘景文》)6、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唐叶绍翁《夜书所见》)四、描写冬天: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3、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毛泽东《沁园春-雪》)4、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采薇》)5、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唐王安石《梅》)五、表达思乡之情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3、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5、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清纳兰性德《长相思》)六、歌颂友情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赠汪伦》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4、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别董大》)七、送别诗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赠汪伦》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别董大》5、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唐李白《赠汪伦》八、哲理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游山西村》*山路在曲折后出现的开朗,让人从中悟到:锲而不舍就会产生希望、出现新的境界。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题西林壁》)*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宋苏轼《题西林壁》)*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阐明事物具有两重性。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颧鹊楼》*想使人的层次高,就要努力,把自己的思维能力,生活能力更上一层楼。

6、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告诉我们学习小草坚持不懈的努力和顽强的生命力,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站起来自然景物:花: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唐孟浩然《春晓》4、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鸟: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2、春眠不知晓,处处闻啼鸟。

唐孟浩然《春晓》虫:1、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唐杜牧《所见》鱼:1、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张志和《渔歌子》风: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杜甫《春夜喜雨》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雨: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唐杜牧《清明》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杜甫《春夜喜雨》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云:1、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唐杜甫《春夜喜雨》2、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苏轼的《望湖楼醉书》雪: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唐高适《别董大》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日: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使至塞上》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白居易《忆江南》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唐王之涣《登鹳鹊楼》月: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2、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3、月明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维《山居秋暝》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唐李白《静夜思》山: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2、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唐王维《鸟鸣涧》水(火):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白居易《忆江南》爱国: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2、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宋陆游《示儿》3、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4、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的《示儿》描写西湖: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黄河: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无涯。

唐刘禹锡《浪淘沙》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唐王之涣《登鹳鹊楼》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使至塞上》4、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唐王之涣《凉州词》长江: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登高》2、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声:1、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张继《枫桥夜泊》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凉州词》色:1、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唐骆宾王《咏鹅》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十四、香:(嗅觉)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唐杜甫《绝句》十六、志向:1、人生自古谁无死!马革裹尸是英雄。

清沙天香《战歌》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绝句》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其它:1、托物言志:郑板桥的《竹石》: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田园风光: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袁枚的《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3、描写草原:《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4、树木: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游山西村》柳: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杜甫《绝句》5、描写塞外: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卢纶的《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6、歌颂奉献精神:李商隐的《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杜甫的《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7、歌颂母爱: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8、江南美景:白居易的《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9、珍惜粮食:李绅的《悯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0、沙漠:唐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1、马: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2、舟船: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李白《早发白帝城》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张继《枫桥夜泊》13、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元马致远《秋思》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毛泽东《七律·长征》14、数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15、愁思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唐李白《秋浦歌》16、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颜真卿《劝学》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17、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18、对偶: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唐李贺《马诗》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杜甫《绝句》比喻: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唐李贺《马诗》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白居易《暮江吟》拟人: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夸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设问:不知细叶谁裁,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反问: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国魏曹植《七步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