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
【课程目的】
无数事实证明伟大的创造,无数的发明都是从突破思维定势开始的。

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常用一种固定了的思路和习惯去考虑问题,它阻碍了思维开放性和灵活性,造成思维的僵化和呆板。

这使得学生不能灵活运用知识,创造性也受到了阻碍。

现如今:学生作文中,雷同现象、仿写现象,甚至抄袭现象屡禁不止;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对过去积累的经验给予过多的依赖,注重知识的记忆,在解题中思路单一,联想面狭窄;学生学习物理时,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习惯了的思维方式运用于新的物理情景中去,不善于变换认识问题的角度,因而造成物理问题得不到正确地解决……
只有突破原来的思维定势,善于创新,不被条条框框所限制才是成功最重要的精神所在。

无数创新的萌芽都是在发散思维中孕育出来的。

这种思维也符合未成年朋友的特点,他们很少保守,不满足于“都是这样”,不习惯于“历来如此”,所以训练创造性很重要。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创造性思维的相关知识,树立利用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的意识。

3、学习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认识什么是创造性思维以及了解相关的知识。

2、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运用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讨论、头脑风暴、视频分析
【教学时间】45分钟
【教学对象】初二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
据老师了解,我们班好像蛮多同学喜欢看电视。

那么,你们喜欢看广告吗?
有时我们会迫不得已看一些广告,在这些广告里,你印象深刻的是哪些广告呢?这些广告有什么特点呢?我们先来看一个广告。

播放广告。

这广告怎样?特别吗?为什么会觉得它特别呢?有新意!众所周知,一个广告主要取决于它有没有创意,只有有创意的广告才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从而达到推广产品的目的。

当然,不仅仅是广告需要创新,社会的各行各业,生活的各方面也需要创新。

创新思维是可以培养的,我们这节课,一起来了解什么是创新思维,怎样培养自己的创造力。

二、突破思维障碍
影响我们创造力的有哪些思维障碍呢?我们先来做一道题目。

在这四个问题中,每个问题只能移动一根火柴,使之成为一个等式。

1、\/ =\/ 1 1
2、\/ 1= X 1
3、X 1 1=\/ 1 1
4、\/ 1 1=1
看来前三个问题对大家来说都很简单,但第四个问题好像有点难度了。

老师想问一下同学们是什么阻碍了大家在第四道题上的解答呢?
其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惯性思维。

什么是惯性思维?惯性思维就是以熟悉的方式作出反应的倾向。

有同学可以分析一下,前面四个问题是以怎样的惯性来束缚着大家的思维的呢?
常见的思维障碍除了有惯性思维之外,还有功能固着。

什么是功能固着呢?就是我们看到一个制品有一种常用功能之后,就很难发现它其他的功能。

其实生活中如惯性思维和功能固着有时是有利于我们解决问题的,不过要想有创造力,就要打破常规,突破思维障碍,才能出奇制胜。

三、创造力的相关知识
说了这么多,到底什么是创造力呢?
创造力,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一种以发散思维为核心,聚合思维为支持因素,两种思维有机结合的思维方法。

你可以用两幅图,分别表示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吗?
发散思维聚合思维
发散思维的图式是从核心的点向外扩散,而聚合思维是讲不同想法都集中到一个点上。

创造性思维要先发散再聚合。

到底怎样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性思维呢?我们下面一起来体验一下。

四、创造性思维训练(20分钟)
头脑风暴法
先提出问题,然后寻找尽可能多的答案,不必考虑答案是否正确,也不作评价,一直到所有可能想到的答案都提出来了为止。

当所有的想法都列完后,人们就可以评价、修改和合并这些想法而产生一个创造性的答案。

规则:不许评价!要到风暴过后才能对观点进行判断。

异想天开!说出想到的任何主意。

越多越好!重数量而非质量。

鼓励综合数种见解或在他人见解上进行发挥!
题目一:
在日本东京,有一家专卖手帕的“夫妻老店”,由于超级市场的手帕品种多,花色新,他们竞争不赢,生意日趋清淡,店主经常坐在门口长叹,绞尽脑汁想方法提高销售额。

最后他只能求救“点子”公司,如果你是“点子”公司的智囊团一员,你会想出怎样的点子呢?
题目二:
国外一家公司既经营鲜牛奶又经营面包、蛋糕等食品。

这家公司出售的牛奶质优价廉,每天都能在天亮以前将牛奶送到订户门前的小木箱内。

牛奶的订户不断增多,公司获利越来越大。

可是这家公司经营的面包、蛋糕等食品,虽然也质优价廉,由于门市部所在的地段较偏僻,来往的行人不多,营业额一直不大。

如果你是这公司的销售部经理,怎样能又省成本又有效地提高这家公司的面包、蛋糕的销售额?
先发散,提出尽可能多的想法;后聚合,筛选、综合出可行合理的方法。

五、小结
在日常生活,我们经常遇到让我们头疼的事,这往往不是因为我们笨,而是因为我们常常忽略了发散思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