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文化与伦理》作业及答案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代码: 0948 学年学季:20181单项选择题1、以下不属于网络情感异化行为的是()。
1.数字化虚拟性爱2.通过QQ、微信等即时工具与朋友沟通3.多角网恋4.婚外网恋2、网络互动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渠道,网络互动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模式,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以下不属于网络互动影响的是()。
1.病毒肆意传播、黑客侵扰和网络犯罪2.侵犯个人隐私、知识产权等3.使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增加4.过量信息加大人们对有用信息的选择难度3、从人类精神的维度出发来探讨道德自律,认为自律是人类社会整体的内在制约和人类理性的把握的是( )。
1. 孔子2. 康德3. 马克思4.罗尔斯4、作为一种信息搜索方式,“人肉搜索”的正当性直接与人们“为何运用”以及“如何运用”相关。
一方面,人肉搜索”固然体现了技术的进步。
但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规范和约束机制,“人肉搜索”极易受个体主观性的影响,并由此造成负面的社会效应。
因此,我们应( )。
1. 加强对“人肉搜索”的伦理道德的引导与法律规范2. 在实践中随意使用“人肉搜索”这一工具3.对于“人肉搜索”来说,偏执一端的做法是可取的4.对“人肉搜索”给予一定限制但忽视其造成的后果5、关于网络问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1.网络问政为公民提供了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通道2.网络问政是征集民意的最佳方式3.网络问政使政府决策更加困难4.网络问政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新渠道6、互联网为我们提供的海量信息中不乏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虚假、污秽信息,因此我们应该()。
①自觉抵制网上不良信息②避免沉溺于网络游戏③相信网络上的信息皆是正确的④善于利用网络进行学习1."①③"2."②③"3."①②④"4."①②③"7、网络规范是网络伦理的重要内容,以下关于网络规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1."网络规范指网络社会中人们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行为标准"2."网络规范具有普遍性"3."网络规范具有一致认同性"4."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网络规范已经形成"8、网络互动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
网络互动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模式,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以下不属于网络互动的影响的是()。
1."病毒肆意传播、黑客侵扰和网络犯罪"2."侵犯个人隐私、知识产权等"3."使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增加"4."过量信息加大人们对有用信息的选择难度"9、在网络社会中,人们的主体意识增强,人们不断锻炼自我以提升自身的道德意识与人格素养,主动监管自身行为,进而在网络社会中进行有秩序的网络活动,这段话体现出网络伦理具有( )。
1."鲜明的自主性"2. "突出的保守性"3. "显著的开放性"4."明显的多样性"10、我国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教授从哲学的角度将人的主体性定义为“人同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中所体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
”其中( )是主体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
1. "选择性"2. "创造性"3. "自主性"4."目的性"11、小明在网络上认识了许多网友,在遇到问题时他常常在网络上向朋友请教,非常方便、快捷。
这说明()。
①网络交往超越了空间②网络交往提高了人们社会活动的质量③网络交往有利无弊④网络交往改变了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①②"2."②③"3."②④"4."③④"12、关于网络安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1.从狭义上来说,网络安全就是指信息安全2.广义的网络安全包括网络主体民事权益的保障、网络诈骗、网络犯罪等3.目前网络安全的现状非常乐观,无需过多关注4.网络安全与网络公私法的各方面息息相关13、中学生王某沉迷于网络,一有空闲便往网吧跑,不是浏览黄色信息就是打游戏,手中的零花钱花光后,便开始勒索小同学。
王某的行为给我们的警示是( )。
1. 未成年人不应接触网络2. 网络对未成年人的影响皆是负面的3. 学校应该禁止未成年人上网4.要正确利用网络,善于抵制不良诱惑14、对于“人肉搜索”,正确的态度是( )。
1. 加强对“人肉搜索”的道德引导和法律规范2. 可以在实践中随意使用“人肉搜索”3. “人肉搜索”有弊无利,应坚决杜绝4.对“人肉搜索”给予一定限制但忽视其造成的后果15、下列行为不属于网络犯罪的是( )。
1.网络诈骗2. 通过网络交友聊天3. 盗用市民上网帐号获利4.网络盗窃16、以下关于网络礼仪的说法,错误的是( )。
1. 网络礼仪是指在网络上通过电子媒体体现和规定的社会行为和方式2. 网络礼仪具有虚拟性、强制性与普遍性三大特点3. 网络礼仪主要包括问候礼仪、语言礼仪与交往礼仪4.网络礼仪是网络道德评价的基本标准17、网络主体在使用网络表达个性化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一些不能逾越的伦理原则,这些原则主要包括尊重原则、允许原则和( )。
1. 无害原则2.发展原则3.利他原则4.诚信原则18、在当前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发生频率最高的案件是()。
1.网络知识产权案2.网络诈骗案3.网络安全案4.网络盗窃案19、构建新型的网络道德体系需要掌握网络伦理规约的原则。
其中,()原则不仅是保障人权的底线原则,也是对网络主体的最低道德要求。
1.诚信原则2.互利原则3.不伤害原则4.发展原则20、关于网络语言,以下说法不正确是的()。
1.它是出现在所有网络环境中的、能体现网络独特面貌的媒介 2. 它具有电子性、全球性、交互性特征3. 它完全不影响我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4.它对传统汉语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冲击21、在网络社会中,网络主体应遵循诚信原则。
“诚者,天之道也。
诚之者,人之道也。
”这句话出自( )。
1.《中庸》2. 《论语》3. 《周易》4.《春秋》22、网络异化是指网络文化主体的异化,它是在主客体交互过程中由于主体性丧失而导致的一种主体和客体地位倒置的状况。
下列属于网络文化主体异化的表现是( )。
1. 有自知之明2.善于与人交往3.自我认同困境4.实践能力强23、网络原则是网络礼仪和网络规范的集中概括,是网络伦理关系的集中体现,网络原则不包括( )。
1.全民利益原则 2. 平等互利原则 3. 自律原则 4.自我中心原则24、下列网络行为不符合尊重原则的是( )。
1. 不进行网络攻击2. 随意在网上公布他人隐私3. 不抄袭他人著作4.不干涉他人正当的上网行为25、不随意在网上公布他人隐私、杜绝人身攻击等行为,最能体现网络伦理规约的( )。
1.尊重原则2.诚信原则3.不伤害原则4.发展原则26、网络礼仪是在网络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其与网络社会相适应。
以下不属于网络礼仪特点的是()。
1.虚拟性2.强制性3.普遍性4.随意性27、网络文化存在形式应该努力从“自在”状态走向“自为”状态,只有“自为”状态的网络文化才是真正自由、积极的文化,这一哲学理论基础由()提出。
1.黑格尔2.让–保罗·萨特3.苏格拉底4.卡尔·马克思28、有效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以下做法不可取的是()。
1.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督检查,对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2.互联网企业应加强社会责任感,依法自律3.家长应禁止未成年子女上网4.广大网民应遵守网络公德,做到文明上网29、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复杂多样,以下因素对网络安全威胁较大且难以控制的是()。
1.泥石流2.火灾3.电脑病毒4.台风30、青少年沉溺于网络带来的悲剧不胜枚举,不仅给家人带来巨大的伤害,同时对其身心亦造成很大危害,比如“网络幽闭症”,体现了网络主体异化中()。
1.网络文化主体的能力退化2.网络文化主体的心理障碍3.网络文化主体的自我认同困境4.网络文化主体的心理孤独感加剧31、网络知识产权是指由数字网络发展带来的或者与其相关的各种知识产权。
以下不属于网络知识产权类型的是()。
1.版权及其相关专利2.域名权3.专利权4.工业品外观设计权32、2010年1月21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就“互联网自由”问题发表演讲,指责中国的互联网管理政策,影射中国限制互联网自由,向世界推销其所谓“信息自由”。
这表明()。
①经济上的发展繁荣必然滋生文化上的霸权主义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③霸权主义国家借助文化渗透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④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1.①②③ 2. ①②④3. ①③④4.②③④33、下列哪些做法可控制网络情感异化?( )①真诚无欺 ②忠贞专一 ③多角色扮演欺骗网友 ④性爱合一1. E. ①②③2. F. ①②④3. ①③④4.②③④34、以下法律法规不属于专为维护网络安全而颁布的是( )。
1.1994年通过的《计算机信息案例保护条例》2.1997年12月公安部发布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案例保护办法》 3.2000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维护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决定》 4.1991年通过的《未成年人保护法》35、关于网络交往,比尔·盖茨曾说:“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这句话主要说明( )。
1. 网络交往对象具有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2. 网络交往皆是虚假的,毫无真实性可言3. 网络交往可以畅所欲言,无拘无束4.网络交往可以实现人和动物的交流36、我国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教授从哲学的角度将人的主体性定义为“人同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中所体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
”其中( )是主体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
1. A. 选择性2.B. 创造性3. C. 自主性4. D. 目的性多项选择题37、以下属于网络礼仪内容的有()。
1.服务礼仪2.问候礼仪3.交往礼仪4.语言礼仪38、加强网络主体道德自律的途径主要有()。
1.明确网络性质与功能,认识网络道德规范的局限性2.杜绝网络技术及网络信息的传播与使用3.增强网络道德教育意识,提高网络主体道德自律能力4.提升主体道德境界,恪守“慎独”原则39、应对网络文化“霸权”的措施有()。
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2.在网络文化建设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3.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维护国家文化经济安全4.提高人民大众的媒介素养40、病态心理是引起网络主体异体的原因这一,具体体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