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综合分析---社会现象 (一)测评要素综合分析题主要包括知识理解和社会现象两大类题。
其中,综合分析题型(二)主要是公共政策、社会现象题和讽刺漫画题,主要测查考生运用基础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公共政策和社会现象基本知识点1.基本题型分类2.三种类型(1)正面积极类【例题】2010年4月14日,我国玉树发生了特大地震,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害。
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救援,把危害损失降低到了最低限度。
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2)辩证类【例题】部分城市里,城管和小商贩有矛盾,城管指责说:小商贩是刁民,不理解不配合城管执法。
商贩骂城管:野蛮粗暴,吃着皇粮,不体谅百姓的生计。
二者矛盾十分突出,甚至出现流血事件,你怎么看这个问题?(3)消极类【例题】 某企业违规排污,严重污染了周边环境,给附近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不便。
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3.社会现象(公共政策)的四个维度 (1)经济现象(2)政治现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两型社会 应对危机 调整结构 自主创新 循环经济 地方经济活动经济现象社会热点公共政策 社会现象积 极 型 消 极 型 辩证 型 政 治 现象 经 济 现 象 文 化 现 象 社 会 现 象 三种类型 四个纬度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3)文化现象 (4)社会现象——民生现象(三)题型举例1.经济现象【例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说,世界金融危机对广东经济而言,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来讲,既是模式之危,又是发展之机。
请谈谈你的看法。
2.政治现象【例题】请你结合上海钓鱼式执法,谈谈你对依法执政的理解。
3.文化现象【例题】在我国有一些贫穷的地区,民风彪悍,思想水平差,有人说是榜样的问题,缺乏榜样的带动,并提出“给人一种信念,收获一种行为;给人一种行为,改变一个命运”。
请思考后回答你的看法。
4.民生现象【例题】重庆万名高中生毕业时选择放弃高考,对此你的看法?(四)模拟训练要求1. 请选题时以知识体系为经,以能力提升为纬,尽可能不要丢弃知识点。
2. 请师生在此题本所给题型基础上,勇于创新,开拓思路,查缺补漏,创制新题。
3. 场外题主要是补充场内之不足,既可作为场外训练,更应用于考生自己课后训练,切要高度重视。
二、答题思路(1)积极性类住房、医改 收入分配 社会保障 民生之 安全网 民生之源 民生之急 民生 民生之重 三农问题 核心价值体系 建立社会主义 软 实 力 网 络 文化 文 化 创 新 有关现象 思想文化领域 服 务 政府 民 主 政 府 法 治 政 府 立正确的政绩观 实改进党的作风 反 腐 倡 廉 责任政府(一)好的现象——爱心大姐等帽子:对于这个现象,我有以下几点看法首先:肯定这个现象是好的,并且发散描述现象怎么个好其次:这个现象对于我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有什么启示和意义第三:我们应当深刻挖掘这个现象背后的含义,作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应该怎么样鞋子:总而言之,我们要发扬这个好的。
积极类题目的特点包括:一是出题内容多以领导人的讲话、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为主;二是题目的意义是积极向上的,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是我们要大力弘扬和发展的。
1. 近年来政府推出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举措,你对此持怎样的观点?【参考答案】社会—住房保障—积极类<破题表态>温总理在住房问题上强调过:“政府的职责最重要的是要搞好廉租房,让那些买不起房或者进城打工的农民工能够租得起房、住得上房。
”此项举措是目前政府对于城镇低收入人群所采取的住房保障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低收入人群住房难的问题。
<分析问题>但是经济适用房也产生一些问题:申请者资格审核困难,某些富人“骗购”;灰色空间过大,滋生寻租腐败;缺乏合理的分配原则,购买者排了几天几夜的队也未必买得到。
廉租房的解困范围还是相当有限的,而对更多中低收入者关注的经济适用房问题,相关政策还不清晰。
<总结升华>推出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举措其根本出发点是要解决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虽然现在在体制的完善和政策的实施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一些人钻空子,谋取利益,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政府解决住房问题的决心。
下一步政府应该加大力度,通过地价调控、信贷政策、税收政策等手段去解决问题,加大中低档商品住宅的供应;规范管理,比如对供应对象严格把关;标准上以建设小户型为主,切实让低收入群众购上房。
2. 春晚小沈阳走红,获五一劳动奖章,你怎么看?【参考答案】文化—思想观点—积极类〈破题表态〉五一劳动奖章是全国总工会为奖励在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职工而颁发的荣誉奖章。
颁发范围包括工业交通、基本建设、农林水利、财贸金融、文化、教育、新闻、出版、卫生、科研、体育、公安、机关团体等各行各业的职工。
各行各业中,均有劳动者在默默奉献,而小沈阳作为文化界的劳动者,通过他自身的努力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获得五一劳动奖章无可非议,我们应当给予足够的尊重和认可,不能因为行业的不同而区别对待。
〈论证分析〉首先,五一劳动奖章的评选有严格的要求和流程。
小沈阳获得五一劳动奖章是按照评选条件,经过层层选举、推荐、申报等程序,符合五一劳动奖章的评选表彰要求而评选出来的。
其次,小沈阳运用其独特的艺术方式,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东北风”,丰富了老百姓的业余生活,其贡献是值得我们肯定的,小沈阳对中国民间文化、传统文化艺术的推广与继承都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再次,小沈阳获得的是沈阳市的五一劳动奖章而不是全国的。
大家不能拿他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作比较。
从宣传和经济两方面来说他对沈阳市的建设确实做出了贡献。
最后,小沈阳的名人效应能使他的事迹更广泛地传播开来,能吸引更多的人学习和效仿,能够真正起到表彰先进,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作用。
〈拔高升华〉每年我国的五一劳动奖章评选,都有着广大百姓的参与,是真正民意的真实反映。
小沈阳获得今年沈阳市的五一劳动奖章也为我们年轻人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只要坚持不懈追求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总会取得成功的。
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拼搏,勇于探索,服务于众,都有机会成为劳动模范并会得到社会的承认。
3. 北京一个饭店对吃光所点饭菜的来店就餐者,给予九折优惠。
请谈谈对此做法的评价。
【参考答案】经济—两型社会—积极类<破题表态>对于某饭店的做法,我持赞成态度。
这种做法易被消费者所接受,在尊重维护消费者利益的同时,又树立了节俭意识,值得在社会上大力宣传和提倡。
<分析论证>在现实生活中,小到居民家庭的外出就餐,大到数千上万元一桌的公务、商务宴请,饭前乱点菜,饭后不打包,有些菜甚至没动几下筷子就扔进泔水桶,“餐桌浪费”依然大行其道。
这种铺张浪费、奢侈之风有愈演愈烈之势,不仅没有做到物尽其用,造成资源浪费。
当前我国正在建设节约型社会,倡导低碳经济。
低碳的核心就是物尽其用,节约资源,减少浪费。
因此,在全社会树立节俭的社会风气尤为重要。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要想提高公民的节约意识,在全社会倡导并树立节约意识,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相关部门应该出台一些制约奢侈浪费、鼓励节俭节约的条例和措施,努力倡导节俭之风,把节俭当成工作、生活、学习的一项基本要求,让节俭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第二,提高公民的节约意识,消除普遍存在的奢侈、讲排场心理。
自古以来,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品德高尚的表现。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早在800年前,司马光就写下了《训俭示康》,告诫其子司马康要“以俭素为美”,不要“以奢靡为荣”。
树立节俭意识,反对铺张浪费,物尽其用,不论从品行培养上来讲,还是从节约资源上讲,都是必要的。
消费者应养成精点菜、饭后打包的好习惯。
对于饭店来说,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饭店服务员根据客人数量、性别等情况,给予点菜量的提醒服务;也可推广“合菜”,即客人报出用餐人数、需要什么标准,由饭店合理配菜;菜量可分大小盘,顾客甚至可以随意要半份凉菜,任意搭配;饭店可多些温馨提示,在店内张贴诸如“吃好为止”、“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等提示语。
第三,加大全社会的监督力度,形成“节约生活,人人有责”的良好风气。
认识到节俭是对资源能源的尊重,是对劳动者辛苦劳动的尊重,是对文明进步的尊重,同时也是对我们子孙后代生命安全的尊重。
没有节俭意识,再多的自然资源,也会无端地被浪费掉。
浪费资源容易,而资源的再生却是高成本的,有些又是根本无法再生的。
让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服务于人类,这是节俭追求的最终目的。
<总结升华>节俭是一种品质,需要始终坚守。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古往今来,节俭一直被人们视为治国之道、兴业之基、持家之宝,大力提倡。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一个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如果想有所作为,必须以勤俭朴素作为自己道德的准则,并且身体力行。
总之,大而言之,为了祖国的富强、民族的振兴,我们不能忘掉节俭这一美德;小而言之,为了个人修养、家庭的富裕,我们也要发扬这一美德。
4. 各地政府一站式服务纷纷兴起,谈看法。
【参考答案】政治—服务型政府—积极类<破题表态>所谓“一站式服务”,指当今各地政府充分发挥信息网络技术的优势,打破政府及其部门之间的界限,通过信息共享、流程互通,实现协同办公、联合服务。
政府在网上增设了网上咨询、求助、投诉、调查、听证、访谈等多种公众参与和政民互动的服务项目,努力使“网上政府”一站式服务成为网上“服务型政府”。
对于各地政府“一站式服务”纷纷兴起,我是持赞同态度的,这说明我国政府正在为打造高效廉洁政府而努力着。
<分析论证>第一,政府“一站式服务”为市民提供一站式的网上政府咨询和服务,搭建起公众参政议政、监督评议和政民互动的最佳平台。
第二,政府“一站式服务”通过优化程序、提供便捷手续,加快了服务流程,提升了服务质量,简化了手续,提高了办事效率,成为随时、随地、为任何人服务的政府。
第三,政府“一站式服务”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加快政府政策传播和公众反馈的互动,简化了政府机构设置,整合了政府职能,改善了政府服务,同时也提升了政府处理政务的能力。
<拔高升华>建设网络环境下的“一体化政府”,最大限度地为公民提供便利,是一种大趋势,也是一种更为人性化的为民、便民、利民举措,体现了政府“和谐社会、以民为本”的执政方针,我们期望它朝着更加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不仅要打造政府的“一站式服务”,还要把这项制度常态化,采取办公智能化、会议视频化、通知短信化,真正做到办公高效、廉洁,执政为民,为百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