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_______
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
《语言学导论》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语义学视角下的英语歧义现象
课程名称语言学导论
专业、年级2009 级英语
班级 5
学号20094031084
学生姓名郑霞
2011年12月24日
浅谈语义学视角下的英语歧义现象
摘要:语言作为一种系统符号,语言符号与所要表达的意义并不是完全一致的。
因此歧义普遍存在于语言现象中,它是语言结构形式与其意义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
本文从语音﹐词汇﹐语境和语法结构四个方面对英汉语言歧义现象进行对比分析。
指出引起英语歧义的原因和特点。
关键字: 语音歧义词汇歧义语境歧义
引言
英语中的歧义现象语言的歧义现象是指结构上遵循语法规则、语义上符合逻辑常理的语句,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释义的现象。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歧义现象。
Joseph F.Kess&RonaldA.Hoppe 在Ambiguity in Psycholinguistics一书中提出了“语言无处不歧义”的观点。
钱歌川在《翻译的基本知识》中也说“……英文原是一种含糊的语文”。
随着语言交流的频繁和跨文化交际的深入,歧义现象的关注度与日俱增。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William Empson 曾说:“Ambiguity is the enemy we have to watch(歧义是我们必须戒备敌人)”。
1﹑语音歧义
语音是指借助话语在发音上的完全相同或相似而构成的歧义,该现象主要是由于同音词造成的,同音异议词组和短语,不同的语音停顿和语调以及不同的重音都可能导致歧义。
1﹑1同音异义词产生的歧义
在英语词汇中,同音而异义的词数量很大,为歧义的产生提供大量的原始素材,如rain 和reign,它们发音完全相同,但意思有很大的差别。
“When does the banker follow his trade?”
“Whenever he kneads the dough.”
在这个例句中,knead(揉面)和need(需要)是一对同音异议词,在配上
“dough”的多义(既做“生面”,又做俚语的“钱”讲)从而让读者和听着难以辨出面包师到底是需要钱是就开始了生意,还是在他揉面时就开始了生意。
1﹑2 由不同的语音停顿和不同的语调而产生歧义
因为说话者不同的停顿和不同的语调,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语言效果。
a He is a nice man.
b He is an iceman.
由于连读,“a nice man”与“an iceman”读音相同,但意思却完全不同,“a nice man”指一位好人,但“an iceman”则指“零售冰的人”,或“善于在冰上行走的人”。
2 ﹑词汇歧义
词汇歧义是指由于对句子中某一个词语的意义有不同的理解而产生的歧义。
英语和汉语的词汇量很大,含义很多,加之英汉文化差异很大,因此在实际运用中往往容易产生歧义。
就词汇歧义而言,又可分为四种:因“一词多义”或“同形异义”引起的歧义;因词义变化引起的歧义;因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的不同用法而引起的歧义;因词态变化而引起的歧义。
2、1一词多义产生的歧义
Mr.Collins, the priest, is going to marry Jane at church.
在该句中,marry属一词多义现象。
我们可以理解为:①牧师Collins将在教堂与Jane结婚。
②牧师Collins将在教堂为Jane证婚(Jane与另外的男子结婚)
2、2因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不同引起的歧义
“I’m very glad to see so many homely faces…”
这是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在美国某个地方演讲所说的一句话。
当时举座哗然,尤其是女性,在英国英语中“homely”表示“亲切而又朴素的”,在美国英语中却含有“容貌丑陋之意”。
3、语境歧义
歧义是指同时至少有两种不同解释的语言结构,语境中的歧义现象是指依据话在特定语境中,对于不同的人可能产生不同的理解。
语境歧义是在语言交际中产生的。
说话并不等与语言,人们的说话过程是一个复杂过程,它包含着心理、生理以及个人、社会诸因素。
产生语境歧义的因素很多,同音异义,一词多义以及某些约定俗成的言语之外的意义。
一个语境可以同两种的话题语境相联系,说话人与听话人产生不同的理解。
①Girl: You remind me of the ocean. (你使我想到海洋。
)
Boy: Wild, romantic, restless. (狂热,浪漫而好动。
)
Girl: No, you just make ma sick. (不是,你让我恶心。
)
“海洋”一词在这里作比喻,不同的使用者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有不同的含义:姑娘以此来表示对男孩的厌恶,犹如航海使人恶心,而男孩却理解为一种赞扬。
4、结构歧义
结构歧义是指在同一个句子里,由于词序或语法结构的不同理解而产生的歧义。
4、1修饰关系引起的歧义
修饰语都有特定的修饰对象与范围,而当这种修饰关系不确定时,歧义由此产生。
① I met a friend of mine wearing a dirty clothe yesterday
在这个句子中,“wearing a dirty clothe”既可作为定语修饰本人,也可以作为后置定语修饰我的朋友。
所以它有两种理解。
a I met/ a friend of mine/ wearing a dirty clothes yesterday.
b I met /a friend of mine wearing a dirty clothes/ yesterday.
4、2 动词不定式短语引起的歧义
在英语里,有些动词既可做及物动词又可做不及物动词,这些动词构成不定
式短语做状语修饰形容词时,句子的主语可以是动词不定式的逻辑主语(因为不定式里的动词做不及物动词时是主动意义),也可以是动词不定式的逻辑宾语(因为不定式里的动词作及物动词时有被动意义)。
① The lamb is too hot to cat.
The lamb is so hot that it can not eat. (那只小羊太热了,所以它不想吃东西)
We can’t eat the lamb because it is too hot. (我们不能吃羔羊肉,因为他太烫)
② The horse is ready to ride.
The horse is ready to ride (in his trailer to the track). (这匹马已在跑道上做好了准备)
The horse is ready(for someone)to ride.(已为骑马人做好了准备)
4、3 否定范围不详引起的歧义
否定范围指的是否定意义在句中的辖域。
一般来讲,否定词都有一定懂得否定范围,有时否定句子的一部分,有时否定整句话。
一般来讲,根据逻辑推敲,不会产生歧义,但有时一个否定词有不同的否定范围,而且两个意义都能被接受。
① He didn’t go abroad because he wanted to write a book.
这句话可理解为“他并不是因为著书才出国的”,也可理解为“他并没有出国,因为他想著书”。
5 结语
歧义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它涉及语言的方方面面。
李淑香先生曾经说过:“歧义并不是一种稀有现象。
词典里的单词,除了专有名词外,很少不是多义的,而单词组合也往往可以有多中解释,然而放在一定的上下文或者一定的生活环境里,这些单词或词组的组合就只能有一种意义,真正存在歧义的情况很少。
”通过语音,词汇,语境,和结构四个方面,分析英语产生歧义的原因和特点。
从而更好认识语言结构及其运行规律。
了解语言各层面之间的关系,以便能
按照语言的规律去学习语言。
参考文献
[1]王萃田译. 英语结构上的歧义现象[J].现代外语,1984(3).
[2] 王安石.语义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4;130.
[3] 王少杰.英语歧义现象解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1):124
[4] Kess.F.J. & Hoppe.A.R. Ambiguity in Psycholinguistics [M]. John Benjanmins .Pub Co.1981.
[5] Kaplan .R. Cultural thought patterns in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J]. Language Learing.1996.
[6] 张义.现代英语歧义现象略说[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4月第17卷第2期第3页.。